不少孩子有便秘問題,家長看著孩子幾天都不解一次大便都會心急不已。有些家長只要看到孩子便秘,就會下意識地認為孩子是上火了,用上寒涼之物給孩子通便,初期的確能快速見效,但后續癥狀反復,一直不能斷根。那么該如何調理便秘問題才是對的?今天就跟家長講講調理孩子便秘的常見誤區。
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叫做“同病異治”,意思是說,就算是同一病證,也會根據病情、病機的變化,而采取不同的治法。比如說,同樣是孩子得了便秘,也有分陰結、陽結。陰結還是陽結,就代表了疾病性質是偏寒、還是偏熱,如果不加辨別就給孩子亂用通便方法,就算偶爾取效,長期以往還是會傷害了孩子的體質,更有可能會發展成長期便秘。
通便的3個常見誤區,家長要小心注意
1、用水果、涼茶通便,結果是越用越壞
孩子是“純陽之體”,有些家長會顧名思義地認為孩子就是容易上火,或者看到孩子拉出又黑又硬的羊糞狀便便,就認定孩子是上火了,要吃點寒涼的食物來中和一下。
實際上,孩子的“純陽”并非熱,小兒以虛寒為本,所以他們的便秘往往是虛實夾雜。特別是能吃不長肉的孩子表現出的熱象,更多是胃中的虛火引起的。甘寒之物確實能潤下通便,但如果一味地用涼茶、火龍果、香蕉、獼猴桃、酸奶這些寒涼之物來通便,就像用冷水來澆灌胃中的虛火。因為脾胃一體,冷卻的不只是胃中虛火,也損傷了孩子稚嫩的脾陽。脾胃運化生化之功,更多是依賴于脾陽的運輸生化作用。一便秘就用涼茶水果來通便,這種“一刀切”的方法很容易會讓孩子的體質越來越差。尤其是當孩子有拉羊屎便和拉肚子交替出現的情況,證明他的脾胃功能已經嚴重受損了,便秘也會出現得更頻繁,調理起來也更難。
2、乳果糖、益生菌,并非通便良方
乳果糖口服液,是通過刺激結腸蠕動來促進排便的,但其副作用也很明顯,初服時會有腹脹,還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的問題。而對于便秘,益生菌確實能起到調理恢復腸道菌群、改善胃腸道的環境,從而促進排便的積極作用,但絕對不建議長期使用。總的來說,無論是乳果糖還是益生菌,都并非多多益善,不建議長期作為通便良方。這兩種具有通便功效的保健品其實都屬于外來物,而人體的腸道菌群是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如果過度補充會導致調理功能紊亂,打亂腸道本身的菌群平衡,甚至產生依賴反應,反而得不償失。
3、開塞露只能應急,長期使用危害大
開塞露是一種潤滑劑,有軟化糞便和刺激腸道排便的作用,但只能用來應急。長期、過度使用開塞露會提高了排便刺激的閾值,慢慢地腸道要依賴于開塞露的刺激才能順利排便。家長一定要警惕,長期依賴開塞露通便危害很大,會影響到孩子肛門括約肌的正常發育和收縮功能。
徹底擺脫便秘困擾,消積健脾不可少
便秘雖然病位在腸道,實際上與脾胃密切相關,而且小兒便秘多數離不開積食的問題。家長希望調理孩子的便秘問題,首先要每天用好“10秒判消化”,發現孩子的舌苔、口氣、大便、睡眠其中一項出現異常,就要用新三星湯消食導滯,減輕脾胃壓力。前文也提過孩子的體質是虛寒為主,新三星湯組方偏溫性,其中的萊菔子也有利腸通便的作用,全方既能通便,也不會損傷脾胃。
(食療見文末),還可以適當
總的來說,小兒便秘問題分虛實,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癥狀來辨證,并安排對應的食療,效果會更好。
● 實證便秘
如果孩子是因為吃得多、吃得雜而突然出現的便秘,而不是習慣性便秘,那多數屬于實證便秘。這類孩子大多是積食入里化熱導致積滯郁熱、燥熱內結。此時,他還伴有腹部脹滿一按壓就痛、口苦口臭、沒胃口、沒有發燒但手腳心發燙等表現。
對應食療:可以安排甘寒清熱、滋陰的食療,如紫薯雪耳湯水(食療見文末),還可以適當吃點香蕉、白色火龍果來助排便,能起到清熱潤腸的作用。
顧護原則:便秘有改善之后,家長要堅持給孩子清淡飲食,慢慢調理恢復為佳。孩子臟腑嬌嫩,過量食用甘寒的水果和食療方,或者使用過于寒涼的藥物、涼茶,都會對脾胃攻伐太過,反而不利于改善便秘。日常注意防止積食,清淡飲食為主,要吃溫、吃軟、吃易消化的食物,這樣就能取得很好的調理效果。
● 虛證便秘
孩子體質虛弱,易反復感冒生病,而且反復出現便秘的問題或長期被便秘困擾,那大多數是虛性便秘。這類孩子還會伴有易腹脹喜按揉、黑眼圈、鼻梁根部有青筋、大便前干后硬、汗多、舌質偏淡、齒痕舌等表現。
虛性便秘是脾胃虛寒日久導致的結果,調理見效往往不如實性便秘那樣立竿見影。家長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要靈活運用好消積和健脾的食療方,才能改善孩子虛性便秘的問題。
對應食療:以溫中補虛為主,無積食、無病痛時可以安排黨參核桃仁粥(食療見文末),黨參性溫,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肺;核桃性溫,能潤燥益肺,補腎健腦;粳米性溫,能溫中和胃,益氣止泄。此粥潤燥與補氣相結合,能改善孩子虛性便秘的情況。
顧護原則:虛證便秘的孩子更要避免積食問題,在飲食上要格外注意,要吃少、吃軟、吃爛、吃溫熱避寒涼,特別是在使用抗生素、消炎藥以后出現的便秘問題,大多也是虛證便秘,切勿再用寒涼之物攻伐。消積后,抓緊健脾,可以每周安排2~3次新四神湯,重新增強脾胃功能,才能徹底改善孩子虛性便秘的問題。
3歲以內的小寶寶,消食搭配推拿
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小兒很少出現便秘的情況。對于6月齡以內,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出現便秘,媽媽一周以內都要注意清淡飲食,盡量保持素食,避免喝過補的湯水使乳汁過分濃稠導致孩子積食;6個月到1歲以內的孩子,可以適量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如水果泥或者蔬菜泥等等。日常調理也可以搭配小兒推拿(文末附手法)。
1歲到3歲以內的孩子,要保證食物品種的多樣性,不挑食,飲食中要適量加入綠葉蔬菜,有積食的問題就要減少肉蛋類攝入。清淡飲食搭配使用小兒推拿(文末附手法),也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 手部手法
清大腸:1歲100~300次,3歲500次,退六腑:1歲100~200次,3歲300~400次,按揉膊陽池:1~3分鐘。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 腹部手法
順時針摩腹:1~3分鐘,挪揉全腹:1~2分鐘,震顫腹部:20~30下,停幾秒再做一次,可做2~3次,按揉天樞穴:1~3分鐘。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 肛門附近手法
推下七節骨:100~300次,揉龜尾:100~300次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黨參核桃仁粥
材料:
黨參8克,核桃仁2個,粳米50克
分次服用。
功效:
健脾補益、潤腸通便的功效。
宜忌:
◆適用于氣虛便秘的癥狀。
◆3歲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紫薯雪耳糖水
材料:
紫薯75克,銀耳(雪耳)15克,去核紅棗2枚,枸杞子5克,冰糖5克
功效:
具有健脾和血、潤腸通便的效果。
宜忌:
◆適用于大便干結、宿便難解的癥狀。
◆3歲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更多調理食療方可查閱
《兒童食療大全電子課》
<<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