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學堂
學了那么多,目的是要會用!周末我們花上1分鐘的時間,看看在生活中怎樣實際運用吧!
脾虛、積食、便秘惡性循環,
怎么辦?
以下是真實案例
如果是你的寶寶,你會怎么做呢?
問:
女寶,6歲11個月,身高128cm,體重48斤。舌苔常常厚白、帶有紅點,大便干結,便意不強,沒有腹脹腹痛情況,最近小便多,嘴角,眼角有濕疹,手心,腳心略黃。胃口好,不挑食,精神愉悅,睡眠佳。最近一直中醫調理,服藥期間大便正常,停服反復。就診的醫生有說血虛,有的說氣虛,堅持服藥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答:
案例中的孩子一直有便秘,服藥期間大便正常,那說明藥是對證的;但是停服反復,而且堅持服藥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很可能是治療的時間不夠,或是停藥之后飲食喂養錯誤,又重復了原來的問題。
那他的便秘應該怎么解決呢?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只看到了最緊急、最嚴重的癥狀,比如說咳嗽、便秘,一心想著只要把這個癥狀消除,病就好了,但是沒有追溯引起這個癥狀的根源是什么,從根源去解決。
想祛除癥狀很容易,怎么斷根才是最重要的。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這個案例的“標”和“本”,看看應該怎么調理。
脾虛、積食、便秘,三種狀態容易惡性循環
帶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孩子的情況:
1、舌體淡白、眼袋紫黑、手腳心黃、大便無力,是脾虛的表現,脾虛脾胃運化無力,容易導致飲食的積滯,造成反復的積食;
2、舌苔白厚膩、草莓舌(舌體滿布紅點)、便秘,是脾胃積滯化熱、內熱明顯的表現;
3、脾胃積滯卻很能吃,是胃強脾弱的表現;胃里有火,因此經常感到饑餓,造成消化好的假象,但是脾虛無法消化所吃的食物,因此反復積滯。
脾虛、積滯、便秘三種狀態會互相影響,進入惡性循環。脾虛容易造成積食,積食也會反過來損傷脾胃加重脾虛;而脾胃積滯的狀態會影響胃腸的傳送與轉化,造成很多孩子羊咩屎的便秘狀態,而便秘不通,積滯沒有出路,會加重積滯的狀態。
案例中孩子表面上看是便秘的問題,實際上是脾虛的問題。無論是血虛還是氣虛,歸根到底就是脾胃受損形成脾虛,導致的氣血皆不足。
那么,要解決便秘問題,就要調理改善脾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孩子長期的、反復的便秘,更重要的是改善孩子虛的體質,孩子不會反復生病。
這個孩子的調護記住以下幾點:
1、先緩解眼前的便秘
2、再調理長期的脾虛
● 及時消積,先緩解眼前的便秘
目前孩子的便秘情況不會過度影響孩子的日常,甚至已經形成了慢性的便秘,那么不建議家長使用開塞露或者使用一些通便的藥物,避免造成依賴,降低腸道的蠕動功能。
脾虛積滯引起的便秘是因為飲食在腸道的堆積與壅堵,脾胃的積滯消除了,腸道自然會通暢。家長要把注意力放在消導上而不僅僅是急于通大便。
? 可以連續三天使用新三星湯 素食,及時消食導滯。新三星湯中把谷芽替換成萊菔子,加強了消脹通便的力量,更適合脾胃積滯引起便秘的孩子;
? 案例中的孩子內熱嚴重,也可以加一些孩兒草、獨腳金在三星湯中幫助清解內熱;
? 可以使用消積通便的小兒推拿手法輔助治療:
內熱嚴重時,家長需警惕:
當脾虛積滯出現大便多日未解時,會引起中醫里“腑實不通”的情況,很容易積滯化熱。一旦出現便秘 積熱的癥狀,小孩煩躁失眠、張口瘡、面紅口干、小便黃、草莓舌時,家長一定要及時消食導滯;特別是內熱積滯嚴重,出現發燒、腹痛時,可以用開塞露暫時解決閉塞不通的問題,避免引發甚至高燒、熱性驚厥、腸絞痛、痔瘡等并發癥。
● 積滯消,再調理長期的脾虛
脾胃之氣是胃腸的動力,積滯消除后,給脾胃增添一點動力非常的必要。家長要學會每天運用好10秒判消化法,記住消化好的標志:舌苔薄白、無口氣,大便成形、通暢、無臭味,睡眠安穩;在消化好的時候,及時給孩子健脾益氣:
? 添加高纖維而且補脾胃的食材,比如番薯、南瓜、山藥、胡蘿卜、板栗、土豆等等,這幾種食材性質溫和,能夠健脾養胃,且富含膳食纖維,適量添加可以促進腸道蠕動;
? 可以用白術佛手湯、健脾養胃方等食療健養脾胃;
? 多給孩子捏脊,我的建議是每天洗完澡后向上捏9遍,再向下捏6遍,即有利于脾胃的運化,也可以幫助長高。
把消化的源頭脾胃顧護好,才能承載更多的飲食,才能有足夠的動力把積滯的垃圾沖刷出去,從根本上解決便秘的問題。
▍春節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