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制情緒的媽媽,才能教出好孩子!
很多家長都覺得對孩子發火是一件難以避免的事,我也對家長們深表理解,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依然要說,父母們還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對孩子憤怒地吼叫不僅難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還會極大地傷害親子感情,無論從效果上還是情感上來說,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 我是個壞脾氣媽媽,我也知道這樣不好,可我一看到孩子犯的那些錯就控制不住自己
▲ 我也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總是對孩子發脾氣,以后一定得改!!
▲ 突然發現自己平時做的很不好,對孩子太兇太苛刻了,從現在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對孩子溫和些,希望不會晚
▲ 一直想溫和的和孩子相處,但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太可怕了!
▲ 我也是一個壞脾氣的媽媽,導致了現在孩子覺得我很煩而罵我
▲ 我喜歡打孩子,罵孩子,可打過、罵過又后悔,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 我也是經常吼孩子的家長,看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不是一好媽媽,與孩子溝通太少,需要改正
這些媽媽的感受絕非個案,很多家長都在發脾氣、打罵過孩子之后后悔不已,但是對孩子的傷害已經造成,無法挽回了!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逐漸改變自己的壞脾氣,做個溫和的好媽媽。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給媽媽們支三招。
01/認知上,明白發火對孩子的巨大傷害
家長發火的時候,孩子心中會充滿恐懼。如果爸媽經常大吼大叫、發脾氣,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也會表現得很沒有自信,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對其他人發脾氣,性格會比較孤僻、冷漠。在經常發脾氣、不會控制情緒的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往往都難以獲得幸福。
02/情緒上,學會自我放松
當孩子的行為讓你感到憤怒時,可以嘗試做深呼吸,自我放松緩解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后再和孩子溝通,可以坦誠地和孩子交流我們的情緒感受,比如,告訴孩子,“你的行為讓媽媽很生氣,很不開心”,但是要注意,語氣一定要溫和,教育效果才會更好。
03/行為上,可以暫時離開現場
如果深呼吸之后,你依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忍不住想要對孩子發火,就先暫時離開現場,去一個自己覺得舒適放松的地方待一會兒,比如家里的書房、臥室、陽臺……等到自己冷靜下來,情緒緩和之后,再回到孩子身邊去,采用更為理智溫和的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罵。
結語:
大吼大叫、對孩子發火,其實是最無效的教育方式,而且還會給孩子樹立壞的榜樣,讓孩子養成用發火去處理事情的不良習慣。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個溫和的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