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對于大多數茶友來說,是老朋友了。尤其是紫砂壺持久運用,壺身會因撫摸擦洗,變得越發光潤,這一特性使得很多茶友都愛不釋手。
紫砂壺既然越用越好,并且強調表里皆用,泡多樣的茶豈不是對壺的保護更有用的呢?但為什么大多壺友都說“一壺不事二茶”呢?我們這次就來講講這其中的微妙。
好壺不事二茶,不少紫砂壺玩家在用紫砂壺泡茶時都會固定運用一種茶葉,意思是說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壺沖泡出的茶湯才能保持茶原味的鮮度與純度。其間原因很多人并不知道。這種習氣的養成是與紫砂壺的特性有關的。
紫砂壺是一種介于陶和瓷之間的茶器,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透氣性極佳且不滲漏,善于吸收茶汁。所以一把久經運用并且“不事二茶”的紫砂壺,即使不加茶葉,單用沸水也能沖出淡淡茶湯來。因而,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壺沖泡出的茶湯才干堅持原味的鮮度與純度,如果今天泡普洱茶,明日泡烏龍茶,后天又泡白茶,這樣混亂使用,必定會使各種茶味混合,根本不能發揮紫砂壺的特性。
喝茶品茶這種休閑類的文化活動,除了本身品嘗茶的滋味,另外講究的一是心性,靜心、養心、從容、淡定,二是快樂、隨意、舒暢、歡心。當你堅持“一壺不事二茶”時,你體會到的是茶湯細微的原味本色,是沒有一丁點香氣混雜的最原始的清雅之味,感受到的是一把好壺帶給你的快樂。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壺中的茶垢絕不能留,有些人為了在壺內構成“茶山”,覺得這樣看起來更具古意,便將茶葉留存壺中,任其陰干。但假如所居住的地方高溫多濕,茶壺內就很容易長出霉菌,若就清洗角度來說,此法實在是不可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成心將最后一泡茶湯保存于壺內,直至下次泡茶前再倒掉,認為這個方法可一起到內浸外養之效。但是殊不知,紫砂壺的氣孔結構既長于吸附茶湯,天然也易于吸收霉菌,這樣的方法壺友們千萬不要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