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勞動素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在具體的勞動教育實踐中,這四個維度的目標相互關聯,密不可分。
本期研討邀請沈陽市沈河區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員張麗華及其團隊成員王睿、李娜、張穎、田海英分別以四大勞動素養之一為目標,來分享她們在勞動教育實施中的經驗。
文章3461字,閱讀預計9分鐘
1勞動觀念正確的勞動觀念,就是要理解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認識勞動創造人、勞動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我在指導學生們開展“小小花博士”的項目主題中,在各個階段滲透勞動的價值觀。
活動一:種植小博士---(采訪勞動者感悟勞動觀念)
活動中,學生通過采訪園藝師了解校園花卉的種植和養護方法。園藝師傅就是同學們身邊的勞動榜樣,美好的校園環境都得益于他們的付出。勞動崇高、勞動偉大的觀念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潤入學生的心田。
校園花卉種植和養護方法采訪提綱
2勞動能力
勞動能力是指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正確使用常見工具,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要明確技能要點
目前尚無明確的勞動項目關鍵環節的標準和指導說明,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觀察、實踐,結合教師多年的經驗和學生們一起梳理出一些要點,并邀請了相關專家和具有精湛技藝的手工藝者向學生們介紹制作技巧。
3勞動精神
勞動能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弘揚勞動精神,就是要弘揚精益求精、嚴謹專注、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創造力培養要鼓勵學生突破
《折紙服裝》這一主題活動中,在學生學會服裝基本折法基礎上,給學生丟了一個這樣的問題:折紙的方法很多,由基本形可以變化出很多新穎的服飾,關鍵是你敢不敢、想不想去嘗試。
在這樣的鼓勵下,學生們在基本折法基礎上做了各種嘗試,有學生折出不同的裙子,有的同學將套裝進行改良,搭配小襯衫,不僅如此,還通過探究找到了比折紙圖例更簡單的折法。
4
勞動習慣和品質
勞動習慣和品質的培養要求學生能夠自覺自愿、認真負責、安全規范、堅持不懈地參與勞動,形成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品質,珍惜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杜絕浪費。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因此日常生活勞動在培養學生勞動習慣和品質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契合學生興趣點,選擇合適的生活勞動
日常生活勞動比較枯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增加趣味性和價值感,引導學生實踐。如:吃水果之前,對水果的處理是一件很平常的勞動項目,教師可以設計花樣“水果拼盤”,引導學生去掌握洗、切、擺盤,造型顏色搭配的技巧,把勞動當成藝術創作,提高學生積極性。
秋日美食家
AUT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