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議案
閱讀次數:  84
四川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梁慧星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頒布于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1985年。當時仍實行單一公有制的計劃經濟體制,全社會長期物資嚴重匱乏,廣大工人、農民家庭基本上沒有什么財產,繼承關系極為簡單,加之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剛剛恢復,對于繼承法律制度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因此造成現行繼承法過分簡略,僅有36個條文,遺漏了許多重要繼承制度。《繼承法》實施至今已有26年之久,26年來,我國已經成功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現代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了相當發展,黨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即將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擁有的私有財產種類和數量日益增加,同時由于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家庭關系和親屬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繼承法》已經無法滿足和適應社會經濟生活的需求。同時,繼承法本身的諸多漏洞和缺陷,也限制了繼承制度的調整功能的進一步發揮,不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法律調整的要求。特此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將《繼承法》的修訂工作提上立法日程。
附件:繼承法修改草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修改草案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立法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
第二條 [繼承的定義]
本法所稱繼承,是指自然人死亡時其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親屬按照死者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或者法律的規定取得死者所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在繼承中,其生前所享有的財產因其死亡而移轉給他人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依法承接被繼承人財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第三條 [繼承開始的時間]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前款所稱“死亡”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
第四條 [數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先后的推定]
相互有繼承關系的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后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各死亡人都有繼承人的,若死亡人輩份相同,則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死亡人輩份不同的,若晚輩未成年,則推定晚輩先死亡,若晚輩已成年,則推定長輩先死亡。
第五條 [繼承開始的地點]
繼承于被繼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開始。
第六條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遺贈扶養協議間的效力]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遺贈扶養協議辦理。
第七條 [繼承能力]
繼承開始時生存的自然人有繼承能力。
被繼承人死亡前已受孕的胎兒,有繼承能力。但胎兒出生時為死體的除外。
第八條 [繼承權的喪失]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二)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但屬于正當防衛的除外;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五)以欺詐或者脅迫的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銷遺囑,情節嚴重的。
繼承人因前款第(二)、(三)、(四)、(五)種情形喪失繼承權,如經被繼承人寬恕的,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繼承權喪失的事由準用于受遺贈權的喪失。
第九條 [遺產的范圍]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前款規定的遺產包括自然人因其死亡而獲得的未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補償金、賠償金以及其他基于該自然人生前行為而應獲得的財產利益。
下列權利義務不得作為繼承的標的:
(一)與被繼承人人身不可分離的人身權利;
(二)與被繼承人人身有關的專屬性債權債務;
(三)因被繼承人死亡而發放的死亡撫恤金;
(四)法律規定不得繼承的其他財產。
第十條 [贈與的沖抵]
繼承開始之前,繼承人因結婚、分居、營業以及其他事由而由被繼承人贈與的財產應當列入遺產范圍,但被繼承人生前有相反意思表示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贈與財產數額應在遺產分割時從該繼承人的應繼份中扣除。
贈與財產的具體數額應依贈與當時的價值計算。
第十一條 [繼承回復請求權]
繼承人在其繼承權受到侵害時,得請求回復。
前款規定的請求權,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繼承權被侵害之日起二年內不行使時消滅;自繼承開始經過二十年的,亦同。
第二章 法定繼承
第十二條 [法定繼承的定義]
法定繼承是指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繼承條件、繼承份額、遺產分配原則及繼承程序由法律直接規定的繼承。
第十三條 [法定繼承的適用范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適用法定繼承: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或者受遺贈人喪失受遺贈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第十四條 [法定繼承人及其順序]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三順序:四親等以內的親屬。
第十五條 [配偶的界定]
本法所稱配偶,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與被繼承人有合法婚姻關系的人。
第十六條 [子女的界定及繼承]
本法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經夫妻雙方協議實施人工生育的,其父母子女間的關系等同婚生父母子女關系。
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的關系,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七條 [父母的界定及繼承]
本法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第十八條 [兄弟姐妹的界定及繼承]
本法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第十九條 [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子女在繼承開始前死亡或者喪失繼承權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只能繼承被代位人的應繼份。
代位繼承不受輩份的限制,但以親等為序。
第二十條 [轉繼承]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未放棄繼承,但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所應繼承的遺產份額由其繼承人承受。
第二十一條 [繼承順序的優先]
前一順序繼承人優先于后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
第二十二條 [共同繼承]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有數人的,為共同繼承。
共同繼承中,遺產屬于數繼承人共同共有,各共同繼承人,按其應繼份承繼被繼承人的權利義務。
第二十三條 [應繼份]
同一順序繼承人有數人時,按人數平均繼承,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繼承份額的不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可以多分遺產。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但被繼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勞動能力,明確表示不要求其扶養的,其繼承份額不受影響。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
第二十五條 [繼承人以外可適當分得遺產的人]
下列繼承人以外的人可以分得適當的遺產:
(一)依靠被繼承人生前繼續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
(二)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
(三)其他與被繼承人有特別關系的。
第三章 遺囑處分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十六條 [遺囑的定義]
遺囑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規定處分自己的財產,安排與此有關的事務,并于死亡后發生效力的單方民事行為。
第二十七條 [代理的禁止]
遺囑應由遺囑人親自訂立,第三人代理設立的遺囑無效。
第二十八條 [遺囑自由原則]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設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其遺產,或者將其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
第二十九條 [特留份]
遺囑人設立遺囑時,必須為特留份繼承人預留法律規定的份額,并不得為特留份設定負擔。遺囑人違反法律規定對特留份所作的遺囑處分無效。
在被繼承人死亡前,特留份繼承人放棄特留份的聲明無效。
本法規定的第一順序、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為特留份繼承人。
第三十條 [特留份份額的確定]
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的特留份為其應繼份的二分之一;
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的特留份為其應繼份的三分之一。
特留份的繼承順序準用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第三十一條 [特留份的喪失]
繼承人按照本法的規定喪失繼承權的,其享有特留份權利同時消滅。
第三十二條 [遺囑合法原則]
當事人設立遺囑,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德。
第三十三條 [遺囑能力]
遺囑人設立遺囑時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設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人的遺囑能力以其設立遺囑時為準。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恢復了民事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民事行為能力,其后喪失了民事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第二節 遺囑的形式
第三十四條 [遺囑的形式]
設立遺囑可以采用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等法律規定的形式為之。
第三十五條 [公證遺囑]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公證遺囑必須由遺囑人親自申請辦理公證,不能委托他人辦理。
辦理遺囑公證應當有兩個以上的公證員參加,公證員辦理遺囑公證應當遵守回避程序。
遺囑人須在公證員面前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表述出遺囑的內容。遺囑人親筆書寫遺囑的,應在遺囑上簽名,并注明年、月、日;遺囑人口授遺囑的,由公證員作出記錄并向遺囑人宣讀,經確認無誤后,由在場的公證員和遺囑人簽名,并注明設立遺囑的年、月、日。
公證員辦理公證遺囑應當對相關事項進行審查。審查的具體內容包括:遺囑人的遺囑能力、遺囑意思表示的真實性、遺囑形式的合法性以及其他按照公證規則應當審查的事項。
第三十六條 [自書遺囑]
自書遺囑應當由遺囑人親筆書寫遺囑的全部內容并簽名,注明年、月、日。
自然人在遺書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視為自書遺囑。
第三十七條 [代書遺囑]
遺囑人可以口述遺囑內容,并由他人代為書寫遺囑。
代書人應當忠實地記載遺囑人的意思表示,不得對遺囑人的意思表示作簒改和修正。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第三十八條 [錄音遺囑]
遺囑人可以用錄音(含錄像、光盤以及其他電子讀物)的方式制作遺囑。以錄音形式設立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錄音遺囑應當由遺囑人親自制作,遺囑人在錄制完遺囑后,應將記載遺囑的磁帶封存,遺囑人、見證人應當在封存好的錄音遺囑的封口上簽名并注明年、月、日。
錄音遺囑應當在見證人、繼承人、受遺贈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都到場的情況下當眾啟封。
第三十九條 [口頭遺囑]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訂立口頭遺囑。
遺囑人按前款規定設立遺囑的,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能夠以其他方式將其訂立遺囑的真實意思告知見證人的,見證人可以不出席現場。見證人應當及時將其見證的遺囑內容作成書面形式,注明遺囑設立的時間、簽名并在危急情況解除后迅速交付繼承人、受遺贈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
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其他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自危急情況解除之日起兩周后失效。
第四十條 [遺囑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是證明遺囑真實性的第三人。遺囑見證人應由遺囑人設立遺囑時親自指定。在緊急情形下,雖未經指定但確能證明口述遺囑真實性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遺囑見證人。
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二)繼承人、受遺贈人及其配偶或者其他直系血親;
(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人。
第三節 遺囑的內容
第四十一條 [遺囑的內容]
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對下列事項進行指定:
(一)指定繼承人、受遺贈人以及候補繼承人、候補受遺贈人以及后位受遺贈人;
(二)指定遺產的分配順序、分配方法或份額;
(三)規定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的附加義務;
(四)指定遺囑執行人;
(五)指定遺囑信托的受托人和受益人;
(六)其他事項。
遺囑不完全具備上述內容的,不影響其效力。
第四十二條 [遺贈]
遺囑中指定的受遺贈人只能是國家、集體、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及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受遺贈人須為遺囑生效時生存的人,但遺贈人死亡時已經受孕或在遺囑生效期間內受孕的胎兒可以作為受遺贈人。
遺贈的財產須為遺產,且在遺贈人死亡時執行遺贈為可能和合法。
遺贈的效力及于主物的從物及自遺囑生效時起由遺贈物所生的孳息,但不影響遺囑生效時已經存在于遺贈標的上的權利。
受遺贈人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而導致遺囑人及其直系血親死亡或重傷的,其受遺贈權消滅,但遺贈人明確表示寬恕的除外。
第四十三條 [遺囑信托]
遺囑人設立遺囑信托的,應當符合信托法的有關規定。
第四十四條 [遺囑附條件的限制]
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對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加一定的條件。
遺囑人對遺囑繼承或遺贈所附的條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或他人的利益。遺囑人不得對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加非財產性質的限制條件。
遺囑人違反上述規定所設立的條件無效。
第四十五條 [遺囑內容的推定]
遺囑人在遺囑中僅指定了遺囑繼承人和遺產的名稱、范圍或者數額但沒有指明各遺囑繼承人應繼承的具體遺產和份額的,遺產應在其指定的遺囑繼承人中作等額分配。
第四十六條 [遺囑的解釋]
對遺囑的內容作出解釋時,應根據遺囑的上下文采納最符合于遺囑人意思的解釋。
第四節 遺囑的變更和撤回
第四十七條 [遺囑的變更和撤回]
遺囑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遺囑設立的條件和方式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第四十八條 [遺囑撤回的方式之一:明示撤回]
遺囑人得以任何一種法定遺囑形式撤回其先前依其他法定形式所設立的遺囑。
第四十九條 [遺囑撤回的方式之二:推定撤回]
遺囑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視為其撤回遺囑:
(一)遺囑人立有數份遺囑,且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二)遺囑人生前的行為與遺囑的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就相抵觸的部分視為撤回;
(三)遺囑人故意銷毀遺囑的,視為撤回遺囑。
第五節 遺囑的效力
第五十條 [遺囑生效的時間]
遺囑自遺囑人死亡時生效。遺贈附有生效條件者,自條件成就時起生效。
遺囑對繼承附停止條件的,所附條件無效。
第五十一條 [遺囑的無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囑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
(二)代理設立的遺囑;
(三)偽造的遺囑;
(四)受脅迫、欺詐所訂立的遺囑。
(五)被篡改的遺囑部分;
(六)遺囑處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部分;
(七)違反法律規定對特留份進行處分的部分。
無效的遺囑不具有執行效力,遺囑部分無效的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
第五十二條 [瑕疵遺囑的撤銷]
遺囑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求的,繼承人、受遺贈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撤銷。
遺囑被撤銷的,溯及自遺囑人死亡時起無效,尚未執行的,停止執行;已經執行的,應當返還被執行的遺產,不能返還的,受益人應折價補償。
前款撤銷權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可撤銷事由時起經過五年即消滅。
第六節 遺囑的執行
第五十三條 [遺囑執行人的條件]
遺囑執行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五十四條 [遺囑執行人的確定]
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指定遺囑執行人,也可以在遺囑中委托第三人指定遺囑執行人。
遺囑人未指定遺囑執行人或者指定的遺囑執行人不能執行遺囑的,遺囑人的法定繼承人為遺囑執行人。
既沒有遺囑指定的遺囑執行人也沒有法定繼承人能夠執行遺囑時,遺囑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繼承開始地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為遺囑執行人。
第五十五條 [遺囑執行人的接受或拒絕]
繼承人以外的人被指定為遺囑執行人的,有權決定是否擔任遺囑執行人;不愿擔任遺囑執行人的,應當及時通知繼承人、受遺贈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
第五十六條 [多數執行人]
指定遺囑執行人為二人以上的,除遺囑人在遺囑中有另外的意思表示外,應共同執行遺囑。
在無指定遺囑執行人時,法定繼承人為多數人的,全體繼承人為共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可以共同推舉一人或者數人為代表執行遺囑。
遺囑執行人對遺囑的執行意見不一致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裁定。
第五十七條 [遺囑執行人的權利和義務]
除遺囑中另有特別規定外,遺囑執行人有下列權利和義務:
(一)查明遺囑是否合法真實;
(二)清理遺產;
(三)管理遺產;
(四)訴訟代理;
(五)召集全體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公開遺囑內容;
(六)按照遺囑內容將遺產最終轉移給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
(七)排除各種執行遺囑的妨礙;
(八)請求繼承人賠償因執行遺囑受到的意外損害。
第五十八條 [遺囑執行人的責任]
遺囑執行人執行遺囑時,應當按照法律的要求和遺囑人的意愿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遺囑執行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而給繼承人、受遺贈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時,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遺囑執行人有償執行遺囑的,應對自己的一切過失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九條 [遺囑執行人資格的撤銷]
遺囑執行人不能適當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時,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撤銷遺囑執行人的資格。
第六十條 [遺囑執行人的報酬]
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對遺囑執行人指定報酬。遺囑人沒有作出上述指定的,遺囑執行人不得請求報酬。但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自愿支付報酬的除外。
第四章 遺贈扶養協議
第六十一條 [遺贈扶養協議的定義]
遺贈扶養協議是自然人(遺贈人、受扶養人)與扶養人或者集體組織訂立的,以被扶養人的生養死葬及其財產的遺贈為內容的協議。
關于遺贈扶養協議,本法未作規定的,適用合同法有關規定。
第六十二條 [遺贈扶養協議的形式]
遺贈扶養協議應當采取書面形式。
第六十三條 [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
遺贈扶養協議一經成立即發生法律效力,并受法律保護。
遺贈扶養協議生效后,扶養人應當履行對受扶養人的生養死葬的義務。在受扶養人死亡后,扶養人得依照遺贈扶養協議的約定取得受扶養人的遺產。
第五章 遺產的處理
第六十四條 [繼承開始后的通知]
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為繼承開始通知的義務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為繼承開始通知的義務人。
其他利害關系人知道繼承開始的事實的,也可以通知繼承人或遺囑執行人。
第六十五條 [遺產管理人的選任]
繼承開始后兩個月內,繼承人應當舉行會議推選遺產管理人。共同繼承人未推選遺產管理人的,由全體繼承人共同行使遺產管理人的職責。
遺囑中指定有遺囑執行人的,由遺囑執行人行使遺產管理人的職責。
在下列情況下,經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指定遺產管理人:
(一)遺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繼承人對遺產管理人的選任有爭議的;
(二)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下落不明,而遺囑中又未指定遺囑執行人的;
(三)遺產債權人有證據證明繼承人的行為已經或將要損害其利益的。
人民法院在指定遺產管理人之前,經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可以對遺產進行必要的處分。
第六十六條 [遺產管理人的報酬]
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以外的人擔任遺產管理人的,有權請求與其所執行職務相當的報酬。遺產管理人的報酬應列入繼承費用優先受清償。
第六十七條 [遺產的保管]
繼承開始后,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并將其存有的遺產的種類、數量和狀況及時通報遺產管理人,由遺產管理人與繼承人協商決定該項遺產此后的保管方式。
第六十八條 [編制遺產清冊]
遺產管理人應當及時清理被繼承人的財產,編制遺產清冊。
遺產管理人在編制遺產清冊時,應當將被繼承人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家庭共同財產及其他人的財產區分開。
第六十九條 [遺產的使用、收益和處分]
繼承人有數人時,遺產在分割以前歸全體繼承人共同共有。未經全體繼承人同意,任何繼承人不得進行有損于遺產價值的使用、收益和處分。
遺產占有人在緊急情況下,為保存遺產價值而進行處分的,事后應當及時通知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并將所得價款移交遺產管理人。
第七十條 [遺產份額的轉讓限制]
在遺產分割前,共同繼承人不得將其所繼承的遺產份額轉讓于共同繼承人以外的人。
違反前款規定為遺產份額轉讓的,其轉讓行為無效。
第七十一條 [繼承的接受和放棄]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知道繼承開始后兩個月內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逾期未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接受遺贈的,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逾期未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繼承人接受或放棄繼承、受遺贈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但在受欺詐、脅迫情況下做出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 [附條件、期限的接受和放棄及部分的接受和放棄]
接受或者放棄繼承不得附條件或期限。
部分接受或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無效。
第七十三條 [放棄繼承的溯及力]
放棄繼承的效力,溯及于繼承開始之時。
第七十四條 [放棄繼承的無效]
繼承人放棄繼承損害其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繼承人放棄繼承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人民法院作出放棄繼承無效的裁定,但繼承人提供充分擔保的除外。
第七十五條 [遺產債務的范圍及共同繼承人的連帶責任]
遺產債務是指被繼承人生前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完全用于個人生活和生產需要所欠下的債務。家庭債務中應當由被繼承人承擔的部分也屬于遺產債務。
共同繼承人對遺產債務的清償負連帶責任,但遺產債權人同意免除的除外。
第七十六條 [繼承人償還責任的限制]
繼承人以其所接受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對遺產債務承擔責任。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不負償還責任。
第七十七條 [遺囑繼承和遺贈的扣減]
遺囑生效時,實際遺產的數額不足遺囑所列的遺產數額時,應當對遺囑繼承和遺贈的數額按應得份額的比例進行扣減。
第七十八條 [遺產處理的順序]
遺產首先應當用于清償遺產債務。清償遺產債務后有剩余的,應當按遺囑繼承辦理;仍有剩余的再由法定繼承人按法律規定的比例分配遺產。
同一順序繼承人有數人時,應當按其應得份額的比例進行分配,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前二款規定完成遺產處理程序可能導致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難以維持生活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為其保留維持六個月生活所必要的費用。
第七十九條 [對遺產債權的公告]
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應當于知道繼承開始后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遞交遺產清冊,由人民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催告債權人申報債權。
前款公示催告程序的期間不得少于三個月。
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在本條規定的公示催告期間內,得拒絕任何債權人和受遺贈人的給付請求。
第八十條 [遺產債務的清償]
本法前條規定的催告期屆滿后,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應當依據已申報債權和其他已知債權的數額或比例,以遺產分別償還。對遺產享有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申請就擔保物優先受償。
對于尚未到期的遺產債務或有爭議的遺產債務,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應當在遺產分割前保留為清償此債務所必要的財產。
第八十一條 [損害賠償責任]
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違反第七十八條至第八十條規定,對遺產債權人和受遺贈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前款受有損害的遺產債權人和受遺贈人,可向明知有不當受償情形的遺產債權人和受遺贈人請求償還其不當受償的數額。
第八十二條 [不申報債權的效果]
遺產債權人不依本法規定的期限申報債權,而又為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所不知者,僅得就剩余遺產,行使其權利。但就遺產享有擔保物權者,不在此限。
第八十三條 [遺產分割自由及其限制]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有下列情況的除外:
(一)遺產債務尚未清償完畢;
(二)遺囑指定遺產于一定期間內不得分割,但此期間不得超過五年;超過五年的,縮短為五年;
(三)繼承人協商同意于一定期間內不分割遺產。
胎兒未出生的,請求分割遺產時,應為胎兒保留其應繼份。出生后為死胎的,保留份額按法定繼承處理。
對特定遺產進行即時分割將會嚴重損害其價值的,人民法院經繼承人申請,可裁決暫緩分割。
第八十四條 [遺產分割的原則和方法]
遺產的分割應當依照遺囑中指定的遺產分割方法進行。遺囑中未指定的,應當依照有利于生產和生活、不損害遺產的效用的原則進行。
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采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
第八十五條 [遺產分割的溯及力]
遺產分割溯及于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但不得侵害第三人的利益。
第八十六條 [繼承費用]
為完成管理、分割遺產及執行遺囑而支出的繼承費用先于遺產債務清償。
因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過失而支出的費用不屬于繼承費用,由負有過失的繼承人和遺產管理人承擔。
第八十七條 [瑕疵擔保責任]
遺產分割后,各繼承人以其所得的遺產份額為限,對其他繼承人分得的遺產,負與出賣人同樣的瑕疵擔保責任。
受遺贈人所接受的遺產為種類物的,有權要求繼承人承擔前款規定的責任。
各繼承人對其他繼承人分得的債權,就遺產分割時債務人的支付能力,負擔保責任。
前項債權如附有停止條件或者未屆清償期的,則各繼承人應就清償時債務人的支付能力負擔保責任。
第八十八條 [擔保責任的分擔]
依前條規定負擔保責任的共同繼承人中有無支付能力不能償還其分擔份額的,其不能償還部分由有請求權的繼承人與其他繼承人按其所得遺產份額的比例分擔。但不能償還部分是由有請求權的繼承人的自身原因所致的,其他共同繼承人不負分擔責任。
第八十九條 [遺托的實現]
附義務的遺囑繼承或遺贈,如義務能夠履行,而繼承人、受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經受益人或者其他繼承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義務部分遺產的權利,由提出請求的繼承人或受益人負責按遺囑人的意愿履行義務,接受遺產。
第九十條 [無人承受遺產的處理]
無人承受的遺產,在人民法院指定的遺產管理人依本法規定清償了遺產債務和繼承費用之后仍有剩余的,由遺產管理人移交有關部門上繳國庫所有;如果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則應移交所在的集體所有制組織并歸其所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最新繼承法全文20153
(試行)律師辦理繼承法律業務操作指引(2009)
律師擔任遺產管理人操作指引(廣州市律協)
《民法典》中的遺囑執行人
《民法典》實務 | 《民法典》繼承編的主要變化與適用簡析
學習民法典丨繼承編修改的八大重點問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嘉黎县| 阿荣旗| 金山区| 永和县| 札达县| 鹰潭市| 合作市| 庄浪县| 广安市| 虞城县| 望都县| 建宁县| 陇南市| 阜南县| 惠水县| 卢湾区| 志丹县| 鲁甸县| 双辽市| 罗田县| 天门市| 陈巴尔虎旗| 托克逊县| 施甸县| 岳普湖县| 嘉兴市| 长汀县| 罗江县| 北安市| 潜山县| 衡东县| 晴隆县| 彩票| 明水县| 胶州市| 临武县| 察雅县| 手游| 米林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