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一是年齡上,見識上喜歡居高臨下,“曉之以理蘊含著“我比你能耐”之意。
二是暗含著言語暴力,孩子你小,你啥也不懂,你的想法不重要,必須聽我的才會有好結果。
三是,操心過度,擔心過頭;站在自己的高度俯視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私密的領域,是小孩子的權利。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要經歷才明白,要經歷才會有切身感受,要自己身體力行,結論才有意義。而很多所未過來人,這些孩子的家長們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粗暴的剝奪了初中生這種權利。不聽話的人一旦吃虧,比如不鍛煉,體育就不及格,不學習將來就沒有出息,孩子不聽話就會受到家長們(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的嘲諷。并作為下一次說教的事實依據。周而復始。
孩子的成長,父母是第一見證人,孩子不聽話主要原因在于原生家庭,在于父母;大多數被父母責罵、動粗的小孩都會慢慢變得性格內向,不愛講話,也會慢慢跟自己的父母疏遠,因為你在他們的心目中已經不是非常正面的形象。父母不重視孩子內心的想法,只一味逼迫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是錯誤的教育方式。父母和孩子在更多時候應該是對等的身份,要心平氣和地交流,指出他們的錯誤,并告訴他們下次再做好就可以了。這樣小孩才愿意和你溝通,才愿意聽你的話。
當然還有就是你孩子的叛逆心理,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一般12歲以后),都會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父母那種強硬的態(tài)度和說一不二的作風,都會讓孩子厭惡。
當所有的話語都蒼白無力,當拳打腳踢已不在管用,多帶孩子去實踐吧!一起去吃吃苦,受點罪,勞累一下筋骨(與孩子一起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弗亂其所為,什么時候也不晚,只要去做了-----------
明天話題預告:鬧鈴(鬧鐘)是喚不醒“裝睡”或者懶惰孩子的
超級鏈接,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