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家里做飯?本來不是什么問題。因為很多年輕小夫妻本來在很少做飯,平時上班時間是各吃各的,周末去父母家吃,或者是與朋友聚餐。
01疫情之下我們面臨的雖然是不能外出,考驗出來的是婚姻生活本質
疫情的突如其來則打破了這種平淡而快樂的生活,完全宅在家里讓有序的生活變得樸實而瑣碎,誰做飯這個無足輕重、無關緊要的問題卻成了觸及年輕小夫妻婚姻本質的拷問。
正是這種簡單而瑣碎的問題打破了年輕小夫妻的花前月下、擊碎了生活表面的虛假繁榮,面對婚姻生活的本質成了一些年輕小夫妻婚姻生活的分水嶺。
02重塑婚姻生活秩序 建立家庭生活新結構
每個家庭在組建的那一刻甚至在組建前的時候,就已經建立或者正在逐步建立婚姻生活秩序和家庭生活結構,包括家里的錢歸誰管、家務活誰干?
任何的愛情向往的都是琴棋書畫詩酒花,但婚姻生活的真實本質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人們向往的婚姻生活是不僅有生活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但婚姻生活的本質就是生活的茍且。
在正常的生活常態下,如何吃飯不重要?因為隨時隨地可以吃任何東西;在哪里吃飯不重要?想在哪里吃就在哪里吃。吃什么不重要?想吃什么吃什么,只要你有錢就行。
如今,疫情之下宅在家里,平時沒有遇到的吃飯問題就成了大問題。而在家里誰做飯就成了婚姻生活遇到的根本問題。
肖揚和張路結婚以后一直是吃飯的自由派,平時根本不為吃飯的問題操心,宅在家里以后,誰做飯的議程就成了最大的現實。
開始肖揚仍然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面對張路的嘮嘮叨叨難以忍受,也想到這樣的生活規則確實有問題,應該適時調整一下家庭生活。
所以就修改為張路做飯、肖揚負責洗碗,這也許是大多數小夫妻共同的家務分擔模式。一段時間倒也相安無事。
幾天以后,肖揚覺得張路做得飯太單調了,每天就那么幾樣菜飯,不是蘿卜青菜就是豬肉牛肉,張路覺得已經盡力了,在特殊時期應該不錯了。但肖揚卻覺得難以繼續過這樣的日子。為了吃什么,兩個人天天吵架。
經過兩天的賭氣,最終兩個人覺得應該改進和妥協,重新構建家庭家務結構,最后決定肖揚負責做飯,張路負責洗碗和家務整理。第一天,肖揚做得特別豐盛,四菜一湯、兩葷兩素,喝點小酒,非常愜意。
第二天,肖揚就遇到了問題:一是家里的蔬菜儲備已經不多了,為了減少外出的機率就必須對家里的蔬菜進行合理搭配;二是第一天已經把做飯的熱情消耗得差不多了,現在已經沒有了昨天的熱情,而且要想再一次搭配出新的花樣很難了。勉強又做了一天,第三天已經難以堅持了。
肖揚這才體會到了家里做飯的不易,也體會了張路做飯和做家務的不易,他們第一次正式坐在一起,討論什么是真正的家庭生活?討論兩個人一起生活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
兩個人突然覺得直到現在才真正認識了對方,并確定了遇到問題時的溝通和交流方式。兩個人確定每個人做飯兩天、另外一個人負責其它家務活。
03 如何做飯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事實上這就是年輕人婚姻必須面對的本質
平時恩恩愛愛的小夫妻,遇到做飯就成了仇人;平時浪漫無比的小情侶,遇到做飯的俗務就成了婚姻的試金石。
也許疫情給了很多年輕夫妻檢討生活方式的機會,更給了他們真正體會家庭生活的真諦到底是什么的機會,面對這個問題,有的年輕家庭解體了,有的年輕家庭找到了解決了的辦法,更多的家庭則通過人間的煙火回歸了人間。
實際上,以做飯為代表的家務最難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家里畢竟不是飯店和酒店,你可以換著花樣去吃,家里就是平平淡淡的老三樣,油煙和蘿卜青菜。
想想平時你能想到的媽媽的味道,可能也就是媽媽常做的幾個飯菜而已,你不能希望媽媽是一個叮當貓,能夠可以隨時變出你希望的豐盛浪漫晚餐。
日復一日的生活可以消磨你的浪漫,年復一年的油煙可以讓你不再幻想,疫情之下,誰做飯考驗了年輕的小夫妻如何過下去,并不是每一對都能經受考驗。(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