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我養娃的經歷和體會,聊聊這個給娃選玩具的問題。
1.玩具不是越貴越好
比如有些價格昂貴的聲光玩具,對孩子的心智發育反而無益,這種強烈的刺激反而會破壞孩子與大人間的交流以及創新能力。高科技智能玩具往往消滅了游戲中的想象力,很多智能玩具之需要孩子坐著看,讓孩子們被動地接受,而不能主動地創造玩法。
2.玩具不是越多越好
育兒專家建議,一次提供給孩子的玩具不要超過3種,多于3種,他們會迷惑并有“選擇困難”的傾向,最后反而無法下手,啥都不感興趣了。
3.玩具比不上父母的陪伴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的著作《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金伯莉·布雷恩可以說是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第一人,她認為父母比任何玩具都更讓孩子喜歡和著迷。
“孩子們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電視節目,他們需要的是你!他們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他們需要被重視,需要和父母單獨相處而不被打擾的時間,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親密關系!”
1.玩具的安全性
這個是首要考慮的問題,玩具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比如玩具的材質(是否環保)、顏色(是否過于刺眼夸張)、棱角(是否會傷到孩子)等等,是否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2.選適合孩子成長階段的
給孩子挑選玩具要慎重考慮玩具和孩子的特點,最好能夠加強孩子已有的技能,又能增加一些難度。你可以先想想,孩子現階段喜歡玩什么游戲,然后給她選一個能幫她玩得更好的玩具作為工具。比如我2歲的女兒最近迷上玩沙子,我就給她買好各種沙灘工具,然后我會陪她一起,當沙子從漏勺里出來時,我會告訴她:“下沙子雨了。”我們每次都玩得很開心。我兒子那會,我特意去海邊裝了幾瓶沙子帶回家給他玩。
3.玩具不應區分性別
玩具真的不必分性別,別“插手”孩子的選擇,這種性別刻板真不必有。比如,我女兒就會玩哥哥的槍和玩具小車。
布娃娃和玩具廚房有助于培養孩子們的溝通和社交技能,而搭積木和拼拼圖有助于培養空間技能。這些技能對每個孩子來說都很重要,而不應該因為刻板的性別區分被分類給男孩和女孩。
蒙莫斯大學的副教授Lisa Dinella說:“如果我們限制孩子們的發展軌道,導致他們無法自由探索,那么這兩種性別都會失敗的。”
1.經典永不過時
育兒專家說,積木和球是最理想的嬰兒玩具。因為寶寶們用這些簡單的玩具能做很多事。有些建筑師就曾把自己的才能歸功于幼年期對積木的著迷。
積木、球類和容器游戲,對孩子開發移動技能、理解空間關系很有幫助。所以這兩種玩具可以說必備。
2.發展大動作的玩具
推拉玩具,比如拉繩小車等玩具,甚至是我的購物拉車;
球類玩具;
攀爬類的,比如帳篷洞那些,利用紙箱爬進爬出等,有些孩子很喜歡逆著滑梯爬上去就是攀爬上癮了。
3.發展精細動作的玩具
積木:疊高和推倒
穿繩玩具:串珠等。
插棍玩具:比如我家有款小蘑菇插板玩具,就是有很多小蘑菇形狀的可以插到一個有洞洞的板上,組成一定圖形。
4.親近生活和自然的
我在廚房忙活時,孩子喜歡去看我,我就讓她玩豆子,分豆子玩(玩這類物品時要看著,以免寶寶誤食)。
我們到戶外玩時,就會去撿樹葉,新鮮的葉子、枯萎的葉子,不同質感,不同顏色,不同形狀和大小,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和玩樂。
最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注意力有限,什么都玩不久是正常的,而在她專心玩的時候,請別打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