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我見到很多孩子都有眼袋的問題,但家長都不是很重視。有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有眼袋,家長以為是遺傳的,有的家長以為是孩子睡不好才出現的眼袋。其實不然,孩子眼袋的形成絕大多數都和脾胃有關,小小的眼袋是脾胃虛弱發出的'信號’,家長一定要警惕。今天,我就來教教家長看懂藏在孩子眼睛里的'信號’。
《古今醫統》中曾寫道:“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敝嗅t講究“望聞問切”,“望”說的是望診,指通過觀察人體的表現如舌象、皮膚、排出物等,就可以基本了解人體的健康或疾病狀態。我每天強調的“10秒判消化”就遵循了這一原則,先望診辨證,再對證調理,才能事半功倍。
看眼睛也是望診的一部分。眼為五臟之精,內臟的變化是很容易體現在眼睛上的。如果家長能學會看孩子的眼睛,就可以及時觀察他的健康狀況。簡單來說,瞳孔主腎,角膜、虹膜主肝,內外屬心,眼白、結膜、鞏膜屬肺,眼瞼上下則屬脾。
脾乃后天之本,是抵抗力的根本。所以在幫孩子調理體質時,我更強調要觀察孩子的眼瞼。眼瞼分為上眼瞼和下眼瞼,中醫把上眼瞼稱為“風池”,下眼瞼稱為“氣池”。家長可以嘗試觀察風池、氣池的狀態及顏色,來判別孩子的脾胃狀態。
孩子氣池發青,警惕孩子脾胃虛寒
中醫看來,青為寒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下眼瞼有青色、泛青了,就要注意了,這是脾胃虛寒的一種表現。脾胃虛寒的孩子除了下眼瞼發青,往往還會伴隨著畏寒怕冷、臉色蒼白、容易腹瀉、沒精神、說話有氣無力等癥狀。
脾胃虛寒的孩子一定要及時助消化,避免積食的出現。我常說小兒“脾常不足”,脾胃虛寒的孩子,脾胃的承受能力更加有限,一旦吃得太飽就會增加脾胃的負擔,脾胃在高負荷的運作中再次損傷,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易生病、反復生病的情況。
想要解決孩子脾胃虛寒的問題,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消化,每天用“10秒判消化”來判斷孩子的消化狀態,消化不好時要及時消食導滯,可以給孩子喝2~3天的新三星湯,并配合素食。
當孩子無積食、無病痛時,家長要抓住時機,讓孩子適量吃一些溫陽益氣的食物,如黃鱔、韭菜、櫻桃、茴香等,或在烹調時加入辛溫的蔥、姜、蒜等調味;另外,每周給孩子安排1~2次的健脾食療如健脾養胃方,可以起到溫中祛寒、健運脾陽的作用。
健脾養胃方
材料:白術15克,山藥10克,谷芽5克,陳皮1克,太子參5克
功效:健脾和胃
宜忌:
◆適用于體弱、易患病、面色差、胃口差的孩子。
◆山藥的黏液可能致敏,食用時一定要煮熟。
◆3歲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更多調理食療方可查閱
《兒童食療大全電子課》
孩子眼紅紅不一定是哭了,還可能是脾陰虧損
孩子越小,越容易哭鬧,家長往往不以為意。有的家長看見孩子眼睛紅了就以為只是哭了,不放在心上,其實有時候,孩子眼睛紅了不一定是因為哭了,還可能是身體不適的一種癥狀,家長一定要注意起來。
● 氣池泛淺紅,表明脾陰虧損
如果孩子剛生過病,眼袋處會浮出淺淺的紅色。那是因為生病發熱耗干了孩子體內的津液,導致脾陰虧損,體內有股虛熱存在。
這時,家長要及時給孩子滋陰生津、健脾養胃,可以在病愈1~2周后、消化好的情況下適當安排健脾滋陰的食療。益氣養陰的麥斛飲對這類孩子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食療方中的石斛、麥冬、太子參能滋陰生津、健脾益胃,搭配白術燥濕利水,全方滋陰養陰而不礙脾胃,具有益氣養陰的良好功效,可以每周給孩子安排1~2次。
麥斛飲
材料:石斛8克,麥冬6克,太子參6克,白術8克
功效:益氣養陰
宜忌:
◆適用于面色差、汗多、少氣懶言、皮膚干燥、口干、大便干的癥狀。
◆3歲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更多調理食療方可查閱
《兒童食療大全電子課》
● 氣池泛深紅,表明積滯內熱
有的孩子總是眼袋泛著深紅,實際上是脾胃有積熱的表現。家長仔細再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的嘴唇、舌頭也是紅紅的,還常常有舌苔黃厚、手心發熱、大便不順暢甚至羊屎便的情況。這通常是因為孩子長期脾胃虛弱導致積滯難消,積滯在體內時間太長就會積滯化熱,產生內熱。
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要幫孩子消積熱、調脾胃,及時給孩子消食化積,通腑泄熱。家長可以用五指毛桃、土茯苓、豬瘦肉等食藥材做桃苓湯給孩子喝。五指毛桃能健脾補肺、行氣利濕,土茯苓清熱祛濕,加上蘆根生津除煩、雞內金健脾消食,這個食療方能很好地調和脾胃,適合需要消積滯、清內熱的孩子用,每周可以安排1~2次。
而對于長期積熱難消、找不到健脾機會的孩子來說,可以喝三天停四天,堅持用桃苓湯調理一段時間。
桃苓湯
材料:五指毛桃15克,土茯苓10克,蘆根8克,雞內金6克,豬瘦肉50克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生津
宜忌:
◆適用于胃強脾弱、易積食的孩子,如口氣大、大便不調者。
◆1歲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更多調理食療方可查閱
《兒童食療大全電子課》
孩子氣池發紫,是積熱、體內有瘀的表現
孩子的氣池出現發紫的情況,同樣是代表孩子體內有積熱,而且積熱的情況已經有些嚴重了。
孩子脾常不足,脾胃運化能力差,積食得不到消導,就會在脾囤積堵塞,無法消化的垃圾越堆越多,就會形成積熱。不及時給孩子進行調理,積熱就會越來越旺,脾也會越來越疲憊,營養、津液、氣血都會出現淤堵,不能順利流通。
積熱重、持續時間長,會損耗津液,還會影響孩子的氣血,導致氣血不暢通,無法上承于面,孩子氣池就會慢慢發紫。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家長要用消食導滯力度較大的方給孩子清熱利濕、消積瀉火、疏通淤堵。因為這時,一般的消食健脾方已不足以把孩子體內嚴重的積熱清出體外了,在積熱未清的情況下,家長再怎么給孩子補充營養、津液、氣血都是徒勞無功的。
氣池發紫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脾虛日久的,所以家長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調理。家長每天要堅持用好“10秒判消化”,觀察孩子的舌苔、口氣、大便、睡眠是否正常,如果有一項或以上不正常,就提示孩子積食了,要及時地消食導滯。這類孩子一般都是有明顯的積熱,家長可以在新三星湯的基礎上加入5克的獨腳金,不僅可以增強消積的功效,還可以起到清熱的作用。
另外,四磨湯口服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的主要成分有木香、積皮、檳榔、烏藥等,適用于兒童內滯食癥、厭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能有效清除積熱。
等孩子的積熱清除,相關癥狀消失2~3天后,家長要積極地給孩子健脾。消化好的情況下,可以每周安排1~2次白術佛手湯 冬斛飲,把兩個組方的材料放在一起煮。白術佛手湯能健脾化濕、理氣疏肝、調和肝脾,冬斛飲能益氣滋陰,能幫助孩子補充因積熱重而損耗的津液、氣血。
白術佛手湯
材料:白術10克,佛手6克,土茯苓15克,陳皮2克,豬瘦肉適量
功效:健脾化濕
宜忌:
◆適用于孩子胃強脾弱、口氣大的癥狀。
◆3歲以上辨證服用;1~2歲只喝湯不吃渣。
◆蠶豆病可以用。
冬斛飲
材料:石斛8~10克,麥冬8~10克,菊花3克,枸杞子5克
功效:益氣陰,降虛火
宜忌:
◆適用于口干舌燥、睡眠不安的癥狀。
◆3歲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