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后宮是指古代中國君主配偶(后妃)、女官、宮女、未成年皇子、未婚皇女生活的居所,屬于內廷的一部分。有時也包括其他近支皇族如皇太子、親王、郡王之女眷生活的場所。通俗文化中常以“三宮六院”指稱后宮,實際上無論是后妃還是女官編制,歷代皆有不同的制度。
古代帝王對應星象天廷將王后寢宮稱為后宮,也就是北極四,并不包括勾陳六星所對應王妃宮。后來反而不包括同體天王正位宮闈的皇后寢宮中宮,而專指妃嬪寢宮或再加上紫微垣其他相關職務如陰德二星、御女四星等。
為了保持后宮女性的貞潔,后宮限制成年健全男性進入。勞動職務由女官、宮女與宦官負責。
君主配偶
妃嬪與皇后是君主經過正式冊封的妻妾。在中國政治傳統和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度下,除一位皇后(或稱王后)外,歷代中國君主(皇帝、王)通常擁有人數眾多的妃嬪。皇帝將眾多妻妾室分為不同的等級,冊封各種位號,給予相應的待遇。后宮指她們生活的地方,或其生活圈子。
除此,君主有權與宮女發生性關系,因此她們亦視為準妃嬪。同時,以為君主生育皇子為修辭,使得擁有眾多妃嬪成為合乎道德準則的行為。
后妃常見的出身有多種。君主登基前的妻妾,通常情況是把嫡妻冊封為皇后,妾室冊封為妃嬪。也有特殊情況是妾室冊封為皇后,嫡妻冊封為妃嬪或得不到冊封,亦或是妻妾皆冊封為妃嬪。已逝世的妻妾,會有追封。嫡妻通常追封為皇后。妾室中,以生育子女者獲得追封為常見。宮女、女官與君主發生性關系有些可以獲得妃嬪待遇,各朝政府會有不同的處理。也有按后宮相關制度,以選妃入宮,亦有由大臣或皇親國戚推薦、進獻入宮。還有由地方或臣民、外藩進獻入宮的貢女。少數是君主以有夫之婦或未婚女子為情婦,后來冊封她們為妃嬪,但中國歷史上并不多見,君主情婦正式入宮為妃嬪者更少,金廢帝則無所顧忌,后宮中多有入宮前既與其私通者。此外在一些多個地位相當的國家并立的時代,如魏晉南北朝時期,還有各國皇室之間互相聯姻。
除了妃嬪之外,有些君主還有些沒有正式冊封,但得到皇族身份的妾室。
其他被臨幸女性
有些女性雖然與君主發生性關系,但沒有得到皇族身份,可分為宮女、女官出身的婢妾,以及身為貴族女性或民女又與君主發生性關系但不被視為君主配偶的情婦。有些婢妾雖然得到特殊身份、額外賞賜或擢升官品,但因為出身卑微,得不到皇族待遇,仍被視為宮中仆役身份,例如宋代一些皇帝婢妾封為紅霞帔、紫霞帔,清代皇宮中的官女子等。情婦有些會因為受寵而獲君主賜爵位,例如唐高宗情婦武順、賀蘭氏分別封韓國夫人、魏國夫人,唐玄宗情婦、楊貴妃之姊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也有些沒有得到任何特殊身份。
女官、宮女
后宮除了君主配偶外,還有大量女性仆役,即宮女。而有一定品級、官職的宮女則稱為女官,各種宮女、女官有不同的職務,從文書工作到體力勞動皆有。
歷朝的具體制度均有不同。例如北魏時女官有內司(位視尚書令、尚書仆),作司、大監、女侍中(位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書史、書女、小書女(位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位視四品),春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位視五品)。
唐朝時,后宮仿照六部設六局: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六局首席女官合稱“六尚”,各定員二人,正五品,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相當于六部尚書。六局統領二十四司,皆為正六品;其下又有二十四典,皆正七品;再之下有二十四掌,皆正八品;掌之下又各設女史。管理宮中一應事務。六局制度一直延續至明代,清代廢除六局女官制度,宮女由宦官管轄的內務府管理。
女官有的品高位顯、有權有勢,不僅在宮中受尊重,甚至得到外朝官的逢迎,有的因此得以干預朝政,但實際上并沒有參與朝政的權利,她們實際上仍然是后宮的仆役,《舊唐書》就記載唐高祖李淵之子、舒王李元名的保傅曾經對李元名說尚宮品秩高,他應該去拜見她,李元名卻說尚宮只是二哥(唐太宗)的家婢,自己不需要對她行拜禮。
但也有女官如唐朝中業時期的內學士、尚宮宋若莘姐妹,由唐德宗召入宮,考問經史大義,深為贊嘆,唐德宗能作詩,每次與侍臣作詩唱和,都要宋氏姊妹出席,唐德宗欽佩她們卓爾不群的氣節,不以宮女妾侍對待,稱呼她們為學士、先生,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三帝都稱她們為先生,六宮嬪媛和諸王公主駙馬也都以禮相待,十分尊重她。
皇族后宮
自漢代起,皇太子正妻稱皇太子妃,側室有良娣、孺子,共三級;皇孫正妻稱夫人,側室無正式位號,稱家人子。
唐代親王正妻為親王妃,側室有孺人、媵兩等;嗣王、郡王在正妻(妃)以下有媵。
明代親王正妻為親王妃,側室有次妃、夫人兩等。
清代親王、郡王及其兒子的妻妾中,地位較高者稱為福晉,正妻稱嫡福晉,側室等級依次為側福晉、庶福晉、格格、官女子。
后宮建筑
漢朝后宮位于未央宮內,主殿為椒房殿,位于中軸線上,多為中宮居所,其側有飛翔殿、合歡殿、披香殿、鴛鸞殿、昭陽殿、增成殿、蘭林殿、鳳凰殿、漪蘭殿,為妃嬪及皇子女住所,另有掖庭。
唐朝后宮于大明宮紫宸殿北。
明朝后宮和清朝后宮為“三宮六院”中的西六宮,即: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咸福宮、啟祥宮。后來“西宮”也成為妃嬪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