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03 22:17:56
來源:聘茶網
作者:老易
困鹿山喬木茶的特點是:困鹿山有大小葉之分,條索緊結黑亮,顯毫;山野氣尚好,杯底留香,苦澀不顯,苦中帶甜,澀短,回甘好,湯飽滿,滑順,較甜滑,湯色金黃明亮,葉底較勻整。區別:大葉種山野氣更好,苦更顯,回甘更好,更耐泡,小葉種十多泡大葉種二十泡。
困鹿山本寫作困盧山,困鹿山栽培型古茶園位于寧洱縣城北31公里的鳳陽鄉寬宏村。據當地老人說過去每年春茶開采時,官府要派兵進駐,監制貢茶上貢給皇帝。困盧山茶成為清代普洱府的貢茶基地之一,因而才有了“皇家古茶園”這一說法。
困鹿山古茶園有兩大特點。一是與村寨共生,構成茶樹在村中,村在茶園中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二是栽培型古茶園與野生古茶林相連。在困鹿山古茶園旁邊就是困鹿山野生古茶樹群落。這片野生古茶地跨普洱縣鳳陽、把邊兩鄉,海拔1410~2271米,總面積達1 01 22畝c著名演員張國立出資1萬元認養的古茶樹就是其中之一。
困鹿山古茶園位于北緯23度 1 5 分,東經1 01 度 04 分,海拔1 640米。
困鹿山古茶園內共有古茶樹372棵,據考證樹齡已有400多年。困鹿山古茶園的古茶樹不同于多數古茶園的茶樹.它沒有人為的剪枝,因而樹型很像一般的喬木,高大挺拔。困鹿山古茶園的茶樹高度一般都在2米以上,徑千10~30厘米。大葉種與小葉種共生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古茶園小葉種占了一定比例。困鹿山古茶園的300多棵古茶樹都顯得非常高大而古老,在這樣一個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這么多高大的古茶樹在其它茶區是很少見的,這也是普洱茶在明代因普洱地方得名的一個重要的實物證據。
困鹿山喬木茶的特點是:困鹿山有大小葉之分,條索緊結黑亮,顯毫;山野氣尚好,杯底留香,苦澀不顯,苦中帶甜,澀短,回甘好,湯飽滿,滑順,較甜滑,湯色金黃明亮,葉底較勻整。區別:大葉種山野氣更好,苦更顯,回甘更好,更耐泡,小葉種十多泡大葉種二十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