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榮瑞祥,帶你了解更多茶知識、資訊
巴達山,西雙版納茶區新八大茶山之一。同為巴達山茶,名氣不及章朗,而價格卻被眾多勐海茶,諸如南糯山、勐宋茶、南糯山及布朗山(例如,老班章)等“七大天王”強勢碾壓......總結下來,巴達山茶注定是最沒名氣的勐海茶?一無是處?
扒開迷霧看巴達山,如此低調的它是否有真實力?接下來我就來為大家講講。
1.有仙人足跡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巴達”為傣語,意為有仙人足跡的地方。巴達山的古茶園分為4大板塊,分別是曼邁(為避免與勐海其他地方的曼邁混淆,因此有時也稱曼邁兌)、曼皮村委會曼帕勒寨、及布朗西定。而我們今天要重點講述的巴達山小黑山就處于四大片區之一的布朗西定鄉古茶園。
對于茶友們來說,相比起布朗山的茶界王者——老班章、老曼峨等等,聽過巴達山的茶友本就不多,提到此處的普洱茶,很多人會立即聯想到名氣稍大的章朗,而對于隱匿在高山密林中的巴達小黑山,知道其名甚至是喝過其茶葉滋味的人就更是屈指可數。
但真正對巴達山的茶有過細致研究的或是身體力行,親自到過此地的茶友,對西定鄉的茶必然不會陌生。
2.西定的風+巴達山的雨=另類的巴達山茶
從地理位置上看,它處于山區,以布朗族和哈尼族為主。此處的平均海拔為668-2200千米,由于獨特的地形地貌,這里“窄巷效應”突出,使得西定常年經受狂風的洗禮,而巴達山因處于河谷密布之地,再加上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因而形成了多雨的氣候風貌。
綜合下來,也就使得巴達山的茶,具有澀感稍微偏重的特點,不過口感滋味上卻是香香甜甜的,但這卻并不妨礙好茶客對此的狂熱追逐。
3.特別說說巴達山小黑山
另外,作為一個有著豐富茶樹資源的產茶大戶,茶樹資源不可謂不豐富,茶樹品種分為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樹兩大類,而野生型大茶樹即分布在小黑山。
并且此地還有一棵樹齡為1700年的巴達茶樹王,不過要令世人扼腕嘆息一番的是,這棵千歲茶樹王早在2012年就不幸仙逝了。
4.巴達小黑山古樹茶口感特點
以2020年巴達小黑山頭春古樹茶口感品鑒為例
干茶條索肥碩、色澤墨綠黑亮且白毫滿披,湯色明黃;溫嗅杯香,蜜香馥郁濃甜。

品飲茶湯,湯感順滑細膩,滋味香甜并帶有清雅的花香;齒間有澀感,不過在口腔中的停留時間極短,隨著澀感快速化開,舌面生津也如狂風暴雨一般席卷而來,迅速攻占整個口腔。

三兩泡茶吞咽入腹,胃腹頓時形成極強的飽腹感,茶氣猛烈,飲后后背發汗不已。

如果說老班章、老曼峨之類的茶在勐海茶中屬于絕對的茶味霸道的存在(ps:特指它們的茶氣,而非其中茶味風格差異較大的苦茶種和甜茶種),那么巴達小黑山則是勐海茶界茶味略顯中庸的那一類。
口感香甜和略帶微弱苦澀的茶味使得它的茶味口感協調,并同時賦予了小黑山普洱茶更高的適口性,無論是普洱茶權新晉茶友還是閱茶無數的老茶友,對此都會有更高的接受度。
喝普洱茶,如果總是追逐山頭名氣,免不了讓腰包受累,徒增負擔,而巴達小黑山則正好輕松化解茶友們的喝茶煩惱,價格親民,好喝不貴,有鐘意小黑山口感的茶友嗎?歡迎留言與我分享喲~
作者:簡抒
圖片來源:榮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