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靜月荷
現在普遍認為,年輕人生活不易:房貸、車貸每月要還,再加上還要養孩子,每月工資到手已經所剩無幾,真有點捉襟見肘之窘態。
老人辛苦一輩子,退休后大部分都沒有選擇享清福,而是去幫兒女帶孩子。
這些老人,有的來自小縣城、有的來自農村,可為了當好“保姆”這一角色,正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為的是讓自己快速融入兒女的家庭。
大家都知道,帶孩子可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帶好了,那是你孫子,辛苦是應該的;帶不好,孩子稍有閃失,兒子媳婦的臉色會讓你“如坐針氈”,甚至會讓你后半生都活得不開心。
然而,對于老人的付出,作為晚輩經常是“熟視無睹”。他們不僅沒有感激之情,有的還嫌父母把退休工資存起來沒有給他們,這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且不說,你們請保姆帶孩子要花多少錢?父母免費給你們帶孩子,你付過他們工資、付過他們辛苦費嗎?
現實中,年輕人生活壓力大是實情,缺錢花也不假。可你們也不能去算計老人的養老錢吧。
其實,老人把退休工資存起來,這也是在為他們今后養老做打算。畢竟,老人手里有點錢,總比將來急需用錢的時候,伸手向你們要錢要好吧。
只想說,這樣的兒女太自私,對自己的父母,不僅不感恩、不思回報,反而總想算計老人,總惦記著老人手里那點養老錢。
如果要讓老人交退休工資也行,那就請先把老人給你們帶孩子的保姆費給付了吧,算一算看是多少?
就像電視劇《安家》里面的顏叔顏嬸,兩人在城里開包子鋪,起早貪會,一點點攢下的辛苦錢,后來全部拿出來給兒子在城里買了套大房子。
顏叔顏嬸滿心歡喜,原以為,媳婦懷孕后,顏嬸他們就可以過去和兒子媳婦住一起了,她也好幫著照顧孩子。
可現實給他們上了一課:老人出錢買房可以,但是要想住進房子里,卻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
媳婦寧可讓娘家媽來照顧孩子,也不希望和公公婆婆住一起。可憐的老人,拿出全部積蓄后,他倆已一無所有了。除了包子店,他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不禁為老人晚年擔憂。
當時,他倆還干得動,還能為自己掙飯錢。等到哪一天生病了,動不了啦,手頭沒有一點積蓄,日子可怎么過呀?問兒子媳婦要錢,不僅臉色難看,就是開口都很難。
劇中的結局還是不錯,顏叔顏嬸在徐姑姑和房似錦的幫助下,給他們在郊區租了套房,老人總算安頓了下來。他們一邊繼續做包子生意,一邊也是在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再攢點錢。
人生不易,不管到什么時候,父母都要為自己留條后路。即使兒女再孝順,也會有媳婦、女婿在里面。你沒有生養他們,他們自然不會對你的事情那么上心。想幫他們,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拿出來。你拿出來的時候,大家都開心,可當你想要管他們要點錢時,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其實,人在年輕的時候,吃什么苦都不算什么。因為,年輕就是資本、就是財富。只要你不是好吃懶做、好逸惡勞,想要掙錢比父輩們強多了。
可是,現如今有許多年輕人,真是被父母、老人寵壞了:吃要吃最好的、穿要穿名牌,工作嫌辛苦,讓加班就說老板黑。三千元工資嫌低,說還不夠零花錢。索性不上班,在家里宅著,上網、玩游戲,做起“混世魔王”。
而頭發斑白的父母,起早貪黑地掙著辛苦錢,年紀一大把也沒有想要停下來。反倒是老人掙錢年輕人花,他們花得那么心安理得、那么理直氣壯,好像父母生就欠他們似的。
和女朋友看一場電影花一百多,吃個宵夜花二三百;給女朋友買個包包八千多,做個頭發五百多……
說實話,這些錢花得并不算多。但前提是,你花的不是自己掙來的錢,你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錢!
你可知道,父母為了給你買婚房、為了給你籌備婚禮,已經傾其所有。
再看看他們平時生活上的節儉, 真的讓人心痛:你打包回來的剩菜、放過期的面包,父母那里舍得扔掉。你只看見父母端上桌的都是你喜歡吃的,卻沒有看見父母吃白水煮面條。
真實可憐天下父母心!為兒女操了大半輩子的心,如今兒子長大了,成家立業了。在你們本該享清福的時候,卻要停下來,還在為兒女操心。
閨蜜的兒子磊磊,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等到接回自己身邊時,已經上小學六年級了。
閨蜜費盡心思想要把兒子身上的壞毛病糾正過來,可積重難返。再加上爺爺奶奶還時不時過來幫倒忙,讓閨蜜傷透了腦筋。
最后兒子大專畢業后,爺爺托關系讓孫子進了一事業單位。大家都松口氣,覺得這下磊磊總算安定了,可好景不長。一年后,磊磊嫌工作沒意思,辭職了。
閨蜜原以為兒子長大了,會懂事一些。可兒子被爺爺奶奶真的寵壞了:好面子、不能吃苦、眼高手低。
后來又找過好幾個工作,磊磊都不滿意。最后,索性待在家里,爺爺奶奶每月給孫子發工資,說是,只要他們活一天,就不會讓孫子沒飯吃。
再后來,磊磊結婚時,父母給他安排好一切:婚房、車子,沒有一分錢貸款。可以說閨蜜為兒子日后的生活沒有留任何隱患。
可就是這樣,兒子還是不滿意。揚言:我們的孩子將來由你來帶。你們工資那么高,以后孩子的奶粉錢和后期教育費用,就由你們出吧。
閨蜜聽了,感覺自己的后半生看不見希望了。她經常感慨:早知道兒子是今天這個樣,當初就不該要他。
生下孩子,她沒有好好盡到一個母親的職責,讓爺爺奶奶寵得“不著調”。如今,后悔又有什么用?
其實,人到晚年,最不希望看見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成才、不務正業,只能恨鐵不成鋼。
結語:
如今,年輕人有了自己的小家,過上了幸福甜蜜的小日子。父母沒有指望他們給以回報,還是想著怎么能幫幫你們。
當小孫子出生了,老人想著你倆要工作,請保姆還要花錢,就主動當起了免費保姆。你們不僅不懂得感恩,還要算計老人的退休工資。難道非要榨干父母的血汗才甘心嗎?
說什么父母幫你們帶孩子把退休金存起來,讓你和媳婦感覺壓力大?只想問,你說這話時臉紅嗎?
你們現在養一個孩子,父母還幫著帶,你們感到有壓力。當年父母把你養大,你可知道父母容易嗎?
生活上有壓力是好事。因為,人有了壓力才有動力,沒有錢可以想辦法去掙。靠父母能靠一輩子嗎?況且,你們也有自己的孩子,為給孩子做個榜樣,你們也要自立自強。
天上不會掉餡餅,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不下決心,不想吃苦,生活永遠會有壓力。
只有做到不等不靠不伸手,才能讓自己從思想上真正站起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擔當、敢于直面挑戰的人。
今日話題:如果你給自己的兒女帶孩子,你是把自己當退休金存起來,還是拿出來補貼他們的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