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溫也逐漸下降。俗話說:多事之秋。在人們看來,秋季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例如咳嗽、感冒、支氣管炎、哮喘、胃病、腦血管病復發等等。
中醫養生強調“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中醫認為,秋季容易傷肺,而五行中肺屬金,土生金,脾胃屬土,所以要解決肺部的問題就先強壯脾胃。補肺氣潤肺陰的主要穴位有膻中、天突、中脘、足三里和氣海。所以秋季穴位養生既要照顧好脾腎,又要保養好肺部。
一、揉按天突穴
天突穴是屬于肺經的穴位,用手指每天揉按天突穴,隨時可以操作,每次2—3分鐘,堅持做可以有效緩解或預防例如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
二、揉按迎香穴
迎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迎香穴常被用于治療各種難愈的鼻炎、鼻塞。
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可以濕潤鼻腔。鼻腔濕潤了,就可以加大阻止病邪的力量,尤其是在燥邪盛行的秋季。做法是每天用食指在迎香穴快速搓法,搓熱為止。
三、揉按中脘穴
中脘是任脈穴位,經常按揉中脘穴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益運化功能,促進水谷的吸收和排泄。
健脾養胃,以后天養先天,進而腎氣充盈。每天用手掌順時針摩上腹3分鐘,可以有效緩解消化不良、胃脹、胃痛等癥狀。
四、揉按腎俞穴
腎俞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經常按摩可以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增強腎的納氣作用,進而達到益壽強身的功效。
每天雙手擦腰部,每次5分鐘,不僅可疏通帶脈和強壯腰肌,而且助于防治遺精、早泄、痛經和月經失調等病。
五、揉按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為全身最下部的腧穴,是腎經的首穴,別名“地沖穴”。涌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每天艾灸或按揉涌泉10分鐘,可以防治高血壓,使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
天氣轉涼,氣候干燥,津液易耗,因此常會出現口干咽苦、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的現象??啥喑砸恍┖S生素的水果蔬菜或用中藥食療,如西洋參、沙參、杏仁、川貝等。此時飲食宜減苦增辛,以養心肝脾胃;也不宜進食太飽,以免腸胃積滯,變生胃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