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孩子現在上小學了,和大部分現代的學校一樣,家長工作之外還多了一個工作——免費家教。
畢業多年的他們不但要重新拿起書本學習,還要教自己年幼的孩子寫作業。很多家長更是被孩子氣得住進了醫院。
很多成年人在畢業后除了工作也要自己學習自己的專業,但是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了,損失了很多時間。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都是老師給檢查作業,或者講課的時候給我們一邊講課一邊對答案,家長只是在孩子回家后監督他是不是做作業了,并不要看寫得對錯,那是老師的工作。
朋友的就這件事也在家長群里問了老師:“老師,我把孩子作業判了你干什么?”結果引發了很多家長的熱議,家長群里各位家長都對此有不滿,只是大家都這樣就不好意思提意見了,這次朋友的微信讓群里“炸鍋”,老師退群了。
很多家長都在質疑:給孩子判作業到底是家長還是老師的責任?為什么現在要家長判作業?
1.家長應該了解孩子學習情況,但是檢查作業寫得對錯是老師的責任。
就像網友A說的:
“我兒子小學初中的老師在剛開學時跟家長溝通好了:家長只要檢查孩子有沒有按時完成作業,不用檢查對錯。因為老師會通過檢查作業的對錯從而知道每位同學對上課內容的吸收情況!如果家長都把對錯檢查并改好老師就不知道每位學生對知識的真識掌握了。”
網友B的觀點則是:
教育體制的問題,學校考核老師的唯一標準就是考試成績,直接與工資和獎金掛勾,孩子們的成績跟家長的學歷很大程度上成正比,因為在學校根本上形成不了差距,全在家長們的輔導上,家長的素質直接就給孩子拉開了差距。很多家長其實早已怨聲載道,只是不敢明說。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學業重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老師的做法家長有時并不理解,也不認同。
2.家長幫孩子改正錯誤,有時會造成孩子的“知識混亂”
比如數學很多公式是高年級時才學得到的,但是家長并不知道孩子學到什么程度,給孩子講題的時候用了超前的公式來解題,這會造成孩子知識上的混亂的,加大了后面學習的難度。
3.老師在教學上力度比家長大
父母對于孩子來說職業是家長,而老師就是孩子的“師父”,在學習上面孩子對老師的認可度更高。
而且老師也是最了解學生學習進度的人,知道幾年級的孩子該學什么,該怎么解題。
4.家長應該多途徑來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
除了判作業之外,家長應該通過與老師溝通、家長會、考試成績等途徑多方面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在孩子的學習上要以學校的教導為主,學校除了教育孩子之外還要幫助家長提高對孩子教育的認識,改善教育方案。
家長和學校要根據孩子的差異性互相配合,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今日互動:你覺得孩子的作業應該誰來判?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努力,關注孩子心理,尊重孩子選擇,鼓勵孩子積極面對困難。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家長們的困擾與煩惱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