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有人問,一個好的婚姻標準是什么?是浪漫的愛情加上豐厚的面包?還是擁有一個完美的伴侶?其實并沒有什么標準可言,因為每個人的婚姻生活都是不一樣的,好與壞,幸福不幸福,冷暖自知。
最近跟朋友聊天,突然聊到了“一個好的婚姻標準”的話題,她講到了一對可愛老夫妻的故事。這對老夫妻是朋友出租房里的房客,兩人結婚算一算,也有30多年了,兩人通過相親認識的,一樣都是來自上海。
雖然已經結婚多年,但是兩人依舊恩愛非常。因為孩子早早就已經定居在了法國,所以這對老夫妻也跟著孩子來到了法國。平日里,不管去哪里,老大叔都會帶著阿姨一起,生怕阿姨一個人在家無聊。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結婚30多年,阿姨沒有做過一次飯,一直都是老大叔負責洗菜做飯和做家務。阿姨也不是沒有嘗試過自己做,但是老大叔卻覺得阿姨做的飯菜不如自己,于是乎老大叔就把家庭煮夫的角色發揮的淋漓盡致。
而阿姨在家里,除了偶爾在老大叔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其他時間都在自娛自樂。平日的買菜這種活,老大叔都是自己一個人完成的。他們的相處方式,儼然和普通夫妻女主內男主外的標準是完全相反的。
有人說:
“如果我是丈夫,我可做不到像老大爺這樣,愿意洗手作羹湯給老婆吃,而且是一直做,老婆也不分擔一下,男人要賺錢養家而不是在家買菜做飯的,這樣的婚姻怎么可能相處的下去呢”。
也有人說:
“沒有誰規定一定要女人負責買菜做飯吧,羨慕老大爺的妻子,這輩子能夠找到那么賢惠的丈夫,簡直是人生贏家?!?/blockquote>老大爺也聽過很多朋友的意見,在朋友看來,這樣子相處會把另一伴慣壞的,而且有損男性的尊嚴。畢竟,長久以往的傳統一直都是女主內男主外。但是老大爺和阿姨并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能夠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婚姻相處方式就好,又何必在意世俗的標準是什么呢?
雖然他們沒有像小年輕一樣,把“我愛你”隨時掛在嘴上,也沒有堅持每一年都過結婚紀念日,更沒有在各種節假日給對方送驚喜,但是他們把對方都放在了心里,這比多少的儀式感和禮物都來的重要。
不管別人怎么說,婚姻的幸福與否都是自己說了算的。每個人的婚姻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粘貼復制的模板,也沒有固定的標準,怎么相處才是舒服的,只有自己知道,誰主內誰主外并不能決定婚姻的成敗。
那些總是用各種條條框框去框定婚姻幸福標準的人,其實都錯把婚姻當成了一段簡單的關系?;橐鍪且粋€綜合體,它的構成不僅是感情,還有家庭,雙方的性格,能力等等,這些東西又怎能用簡單的標準去定義呢?
有人說,一個好的婚姻,一定是男人愿意把工資卡交到女人的手中,但是現實生活中全然不是如此。
初中同學和她的老公,愛情長跑了8年,兩人終于在大學畢業后的第一年結婚了?;楹竽腥朔浅m槒牡陌压べY卡都交到了她的手里,家里的財政大權也是被她掌管著。老公愛家又聽話,在別人看來,他們的婚后生活一定是非常的如意。
可惜的是,婚后的第二年,他們就爆發了婚姻危機。男人覺得她管的太多,不僅生活上沒有了自由,就連經濟上也失去了自由。漸漸的,兩人的感情產生了隔閡,兩人之間的信任感越來越低,以至于后來,男人私藏了自己的小金庫,用自己的小金庫給別的女人買禮物。
這件事情東窗事發后,他們才明白過來,如果一昧的按照別人說的婚姻標準來做事,忽略彼此的感受,這場婚姻最終會成為一盤散沙,兩人互相傷害,落得一敗涂地。
談及婚姻相處的最好方法,其實都是需要雙方在感情磨合中摸索出來。比如錢鐘書和楊絳夫婦,錢鐘書曾經說過一句話,“遇到她之前,從未想過結婚”。在大家看來,錢鐘書純屬于那種精神上的巨人,生活上的巨嬰。
在楊絳住院生孩子的時候,錢鐘書一個人在家里做家務,結果弄的一團糟,不是把飯煮糊了,就是把家里的東西弄壞了。就連最簡單的劃火柴這種生活小事,都需要靠楊絳手把手教。盡管如此,幾十年來,他們的婚姻依舊甜蜜如初,伉儷情深,不僅僅是彼此的伴侶,更是精神上的知己。
創造出《澀女郎》的漫畫作者朱德庸和他的妻子馮曼倫也是自有自己的一套相處模式。還記得馮曼倫剛生了孩子,不懂人情事故的朱德庸第一次面對新生命,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面對,竟然連續三天獨自蹲在墻角不說話。
妻子馮曼倫看到后只好嘆氣,孩子我來照顧就好了。但是他們的婚姻生活仍是充滿了愛,生活上照顧彼此的想法,互相體諒。馮曼倫愿意用最寬容的態度去接納不懂人情世故的朱德庸,而朱德庸也用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去愛著馮曼倫。
無視世俗標準,因為這些并不能影響他們成為恩愛的夫妻。雖然他們的相處模式在常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但是生活是自己的,只需要彼此相處的舒服,焦不離孟孟不離兮。
所有的婚姻都離不開一個平衡。平衡兩者的付出和努力,平衡婚姻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當一方付出的比較多,另一方會主動去承擔責任,就像錢鐘書夫婦一樣,楊絳照顧著錢鐘書的生活起居,而錢鐘書也會主動承擔起給楊絳最好的愛。
在婚姻生活中,一定會存在諸多的問題。只要主動的去解決問題,去接納對方的好與不好,讓雙方的關系達到了一個平衡,那些多余的爭吵和矛盾也會隨之消失。比如朱德庸夫婦,或許在別人看來,照顧如兒童一般的朱德庸,對于馮曼倫來說一定很累吧。問題是,爾非魚焉知魚之樂?
他們之間必然也是存在著一種平衡,而外人看到的只是馮曼倫的付出,卻沒看到他們能夠一直相愛下去的那個平衡點。好的婚姻,不需要太多的標準。幸福與否其實考量的事彼此的匹配度罷了,互相支持,維護彼此的底線和原則,確保彼此在生活上有一致的步伐,達成共同的頻率,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