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不要把它當作洪水猛獸,抑郁癥是可治的疾病,它和許多軀體疾病是一樣的,在得到有效治療后可以緩解和康復。抑郁癥的治療,根據輕重程度的不同,采用的治療方式也不同。
大部分患者抑郁的程度為輕度,一般的輕微抑郁可不需要常規抑郁藥物治療,或者以藥物治療為輔,以心理治療和情感關懷為主。很多輕度抑郁癥患者,社會功能影響不明顯,能夠堅持上班上學,只是內心不好受;如果能夠及時發現,還可以通過自我治療來緩解甚至消除抑郁癥。這一節主要說一下自我治療,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在中度、重度抑郁中再進行講解。
1、運動療法。
抑郁常因惰性而起,行動則是它的克星。在輕度抑郁中,運動療法與心理療法及藥物治療效果相當,對改善抑郁狀態有很明顯的作用,具體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式:
一是跑步。人在跑步時,大腦會大量分泌內啡肽,也稱快樂激素或年輕激素;它能讓人產生歡樂、愉快、滿足的感覺,幫助人排遣壓力和憂郁。
二是跳繩。跳繩可以增加人體的協調性,還能有效加強前庭功能;這些都能產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
三是散步。能在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攝氧的同時使人感到愉快,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
四是瑜伽。通過呼吸來釋放時間,釋放自我,感受肢體的變化,和周邊環境的融洽,能疏泄負性心理能量。
2、讀書療法。
讀書的過程中能減輕讀者的心理困擾,有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讀書的內容需要思考,讀書的過程需要啟迪,這些都有利于形成自我思維模式,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模式,會在堅持中達到自己想要的內心寧靜。
3、寫作療法。
寫作可以讓你跟隨自己的情緒線索,描述情緒體驗,可以感受時間的流逝,感受抑郁癥狀的消解,找到真實的自我;將它作為你感受的手段,把寫作當做一種工具,通過寫作來釋放自我,融入環境,融入那些現實中,你無法融入的世界。
4、音樂療法。
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干網狀結構,對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主要調節作用,而音樂對這些神經結構能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平時多聽音樂,讓優美的樂曲來化解精神的疲憊,輕快、舒暢的音樂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
5、宗教信仰。
抑郁癥是身心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懷,導致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懷疑,認知體系產生了坍塌,卻沒有重塑的勇氣,更沒有找到理想的出路。如果有信仰的依托,學會放下執念,就像佛學里的“出離心”,和情緒或者欲望保持距離,覺察它,感受它,直到它離你遠去。
6、開發興趣。
為自己找一點感興趣的事物。因為抑郁癥的人總是很茫然,不知道該干些什么,這時候,給自己找一些興趣愛好,比如說書法、攝影、繪畫、看電影、逛公園、登山等,可以轉移一部分注意力,逐漸將注意從迷茫調節到生活工作中。
7、自我放松。
比如開懷大笑,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方法;也可以多曬日光浴,因為陽光的照射能改善一個人的心情,多活動會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有意識的放慢生活節奏,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事情,即使做錯了事,也不要責備自已,這些都有利于心理平衡,同時也有助于舒緩精神壓力。
8、積極交際。
與人隔絕、離群索居是抑郁癥的主要原因,所以,人際交往是自我痊愈的重要因素。要積極參與社交,在人際交往中,以利他精神給人以幫助,自己能意識到對他人是有價值的,是被他們需要的,提升自我價值感、認同感。
9、飲食調理。
多吃糖類食物,有助于提高腦部氨酸的含量,具有安定的效果;多吃含鈣的食物,可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夠讓人保持愉快的精神面貌;多吃含鎂的食物,能夠起到抑制神經應激性的作用;補充氨基酸,大腦必須利用氨基酸來制作神經遞質的,適當的補充氨基酸能夠緩解抑郁的癥狀;補充維生素b族可以幫助人體內的氨基酸代謝,對治療抑郁癥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對于中度和重度的抑郁癥,可以采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對于特別嚴重的,比如有自殺想法或自殺行為的,則需要電痙攣等物理治療。
1、心理治療。
在治療抑郁癥時,心理治療主要是起輔助作用,幫助患者改變抑郁思想,正確的看待世界,正確的認識人或事,并能積極地接受治療,了解治療的目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恐懼癥是心理疾病不同的表現形式,究其根本都是來自人的思想。心理學中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任何事物及現象都不會對人產生壓力和恐懼,令人產生壓力和恐懼的是人們對此事物及現象所持有的觀點和看法導致的”。人們有什么樣的看法,就會有什么樣的感受,進而產生情緒,而抑郁、焦慮、恐懼、強迫等癥狀嚴格來說,只是長期情緒感受的積累所導致的癥狀。唯有改變思想,感受和情緒才就會隨之改變,癥狀也會慢慢消除。走出抑郁癥,最好是采用認知行為療法,而催眠療法、完形療法等心理治療都有較好的效果。
2、藥物治療。
對于重度抑郁癥,想不吃藥僅憑意志力走出來,完全是小概率事件。因為抑郁癥有大腦的化學反應,如多巴胺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組成了神經遞質出現了不平衡,引起神經調節不穩定,從而出現情緒調節功能下降或出現紊亂,導致抑郁癥的發生,這些變化不是想改變就能改變的,也不是外人所說的“想開點”就能解決的。
多數醫院都會給患者采用藥物治療,如百憂解、阿普唑侖、黛立新等,一定要謹遵醫囑,按時按量吃藥,讓藥物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范圍內起作用,不要擅自增減劑量;切記不能突然斷藥,否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反復。
特別要說的是,不要以為醫生一次性就能對癥下藥,治療抑郁癥的藥有幾十種,醫生一般會首先開最廣譜的藥,然后讓你先吃兩周再來復診,看看效果再決定是否需要換藥。而每一種藥起作用的時間可能需要至少一個月;有的病人可能需要花好很久的時間,才能找到療效最佳和毒副作用最小的藥物組合。雖然理想的抗抑郁藥應該是給藥后立即生效,療效好且效果可被預測,不良反應少等,但目前尚缺乏如此完美的抗抑郁藥物。
3、物理治療。
在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上,也是常見的方法,但一般是針對重度的抑郁癥患者,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電休克治療、迷走神經刺激術、重復跨顱磁刺激、光療、微創等。但目前,針對抑郁癥的治療,物理療法的應用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
但不管應用哪種方法,抑郁癥的治療目標不僅僅是為了消除癥狀,避免復發,還要讓患者能夠恢復社會功能,回歸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自我療愈、心理干預、藥物治療、甚至物理治療,都要根據自身情況,選取真正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此外,患者這個時候最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對患者最重要的是家人的關懷和陪伴;家人長久、耐心的陪伴與傾聽,是很關鍵、很重要的幫助其康復的手段;當然,周圍人對患者正確的理解和對待也很重要。
這是繼上一篇《抑郁癥的表現癥狀》后的第二篇,下面會繼續寫第三篇關于《抑郁癥的預防措施》,希望對抑郁癥患者以及正在受到疑惑困擾的疑似患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