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養不教父之過'。這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的定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人們終于弄明白這句話是帶有片面性的。
為什么?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氛圍的影響雖對學生的成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些絕不是決定的因素。
在教育和接受教育的這個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
毛主席曾說過:'母雞能把雞蛋孵成小雞,是不能把石頭孵成小雞的'。如果把學生的不成器的責任,全推在家長,家風,教師身上,是不正確的。
展望從前,君不見有很多名門旺族,其家規家風是好的,聘請的老師是優的,但其結果如何?出的敗家子那是屢見不鮮的。
父母應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并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成長環境,這是應該和必須的。
如果一個家庭出了一個敗家子,不去作全面的調查和分析其根本原因,把責任全推在父親的頭上,恐怕很多父親會覺得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