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
也許對大家來說家庭暴力離我們很遠,但其實現在有很多孩子正面臨著家庭暴力,也正承受著家庭暴力。有一些孩子是因為父母離婚了,孩子跟了其中一方,但是他再婚了,重組的家庭的繼父或者繼母,對孩子實施的暴力。
自己的親生父母對孩子使用暴力的,也是比較少的,因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大多不會對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但是繼父母就不一樣了,繼父母對自己的繼子女肯定沒有自己的子女那么的上心,畢竟不是從小就生活在一起的。
欣欣的爸爸和媽媽因為性格的原因,所以在欣欣4歲的時候就離婚了,離婚之后媽媽帶著欣欣到了另一個城市生活,本來媽媽已經對婚姻不抱有任何希望了,所以并沒有打算再婚。但是后來她遇到了欣欣的繼父小王,他對媽媽很好,并且保證會對欣欣視如己出,在媽媽面前他對欣欣真的很好,所以媽媽就嫁給他了。
這天,欣欣因為感冒發燒了,媽媽就請假一天照顧欣欣,沒想到欣欣發燒后一直念叨著:鉛筆盒,媽媽還以為她說胡話,但是欣欣一直在說,媽媽就打開了欣欣的鉛筆盒。到里面有張紙條,寫著:“我討厭這個新爸爸,他總是打我而且還不讓我跟媽媽說,說只有會影響他們的感情。”看到這樣的紙條媽媽情緒瞬間就失控了。
覺得心如刀割,她都不知道原來自己的女兒一直承受著這樣的暴力,她恨自己怎么沒有早一點發現小王的真面目,她不知道在她不在的時候,小王還對女兒做了什么。思考過后,她第二天就跟小王去把婚離了,因為不想在讓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
家長的暴力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會讓孩子一直生活在陰影下,家長在孩子的面前做出暴力的行為的時候,孩子會被這樣的行為影響,因為孩子的承受能力比較低,所以會被這樣的行為嚇到,有些孩子還會這種行為影響,變成童年陰影。
有些孩子會受到家長的影響,長大以后也變成施暴者,因為從小家庭環境的影響,所以孩子長大以后脾氣也變得異常暴躁,遇到跟別人有矛盾的時候,習慣性的揮起拳頭,用解決與別人的矛盾,這樣孩子容易犯罪。
會讓孩子在心里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事情了,所以爸爸媽媽才這樣的,如果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用暴力的行為對待孩子的話,孩子更加會覺得傷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且這樣暴力的對待孩子,孩子心理也會有創傷。
做個總結,引導家長往好的方向做
身為家長還是因為跟孩子用講道理的,不能使用暴力來解決事情,因為這樣并不能讓孩子真的聽話,孩子只是怕被打而已,而且一直使用暴力也會給孩子的心里造成不能磨滅的傷害。
如果孩子做了讓你生氣的事情的時候,父母要先冷靜一下,然后再去跟孩子談談,可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先讓孩子到另一個地方反思,趁著孩子反思的時間,父母也給自己時間冷靜一下,這樣對孩子和父母都是很好的方式。
這里提醒大家教育孩子是一件大工程,你的用心程度能最后決定這個工程的質量,所以當父母的要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先想想對孩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