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功夫明星,這些功夫明星不僅有男性,還有大量的女性。
數數中國這些年出產的功夫女星,惠英紅、楊麗菁、胡慧中、李賽鳳、大島由加利……
而這些年風頭最近,成就最高,地位最盛的當屬楊紫瓊。
想當年楊紫瓊戴著44.5克拉鉆石首飾走戛納紅毯,被國外媒體追著拍,風頭簡直壓過范冰冰啊有木有!
雖然名氣最大,但是楊紫瓊的功夫其實不及鄭佩佩多矣,如果要給中國熒幕“打女”排一個名次,鄭佩佩起碼能排到前兩名。
不過今天我們要提到的這位,雖然不混娛樂圈,但她卻是功夫界公認的“華人女性中武功最強”,而且她還培養出了當今娛樂圈最能打的男明星——甄子丹,她就是甄子丹的媽媽,一代太極宗師麥寶蟬。
麥寶嬋出生于臺山都斛鎮銀塘村,自小隨家遷往廣州,其父親、叔伯皆為武術愛好者,耳濡目染麥寶嬋也喜歡武槍弄棒,先習長拳劍術,麥寶嬋這種早慧的優秀引起了著名大師傅永輝的注意。傅先生的父親是八卦大師傅振嵩,是傳奇人物北方五虎之一, 南京中央國術館的創始人。
傅派武功包容了中國拳法中的三門內家功夫(太極拳,八卦掌和形意拳), 同時還有武當劍。傅永輝最擅長的是慢蹬腿,慢蹬腿對于腰胯以及腿的穩健的要求很高:“常在伸手不見指的夜晚到凹凸不平的地方去練攻防技擊,以鍛煉在大動蕩中能掌握重心的穩健;為把肩部練得松沉,常如鳥之振翼上下飛動連續一千多下;又常把一桶水吊在前伸的手上練八卦走步。”
當麥寶蟬出師的時候,傅永輝對她的評價是:”一位盡學我之所有”并且” 能夠真正成為我的繼承者的徒弟”。
60年代,麥寶蟬在廣州遇到了同出生在臺山的“老鄉”甄云龍,甄云龍這時候只是華南歌舞團的一名成員,但他多才多藝,文采好還能演奏小提琴以及二胡等樂器。兩人相遇后很快就走到了一起。1963年7月27日甄子丹出生。
由于希望甄子丹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的接班人,麥寶蟬從小就督促他練功、拉筋、壓腿。甄子丹曾笑說:我很早就知道自己是“練武之才”。
在這段時間,海外掀起了一股“功夫熱”,香港有多本專門出版“功夫”的雜志,報紙還專門開辟專欄介紹。在香港,麥寶嬋開始在武術界嶄露頭角,一方面負責武術教學培訓,另一方面編撰專著,麥寶嬋第一個將綜合太極拳套路成書出版。麥寶嬋在香港武術界名聲漸起,她先后登上香港《功夫》、《新武俠》的封面。
1975年,甄云龍、麥寶嬋一家人決定移民美國發揚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干出一番事業。在籌備一年后,麥寶嬋在波士頓創立了“中國武術研究所”。但是武館初開不久,就有一些好事之徒無故鬧事。甄云龍對記者表示,最初移民美國時碰到的困難也是促使他后來成立亞美聯誼會的動因,“一個目的就是可以幫助新來的同胞盡快適應新環境。”與此同時,麥寶嬋招手學生、教功夫,同時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武術表演隊。
但是這時候傳統武術正從一個現存古代戰斗技能博物館逐漸轉變成令人眼花繚亂的高體能運動。麥寶蟬決定在傳統功夫和新型武術之間架起橋梁。因此,1981年,她開始跟從李天驥學習劍術、太極拳和推手(李是新派武術的領袖之一,曾經主管24式太極拳和32式太極劍競賽程序的制訂,這兩項皆是百萬人的每日運動)。
1984年,麥寶嬋在中國武漢獲得第一屆國際太極拳(劍)比賽金獎。
題外話:1985年,她在西安參加第一屆國際武術邀請賽時認識了如今陜西省武術總隊總教練趙長軍,趙長軍在比賽上一口氣拿下了長拳、刀術、棍術及個人全能四項金牌。(中間紅衣服的是趙長軍)
麥寶嬋回美國后考慮咱三,給趙長軍寫了一封長信,希望兒子甄子丹可以拜趙長軍為師。最終趙長軍所在的專業隊領導決定手下了甄子丹。而作為專業隊手第一個美籍學生,甄子丹也享受了不少“特殊待遇”:譬如沒有安排他住運動員集體宿舍,而是讓他住在離訓練館不遠的陜西體育賓館;他吃慣了西餐,對陜西人鐘情的面食和運動隊的大魚大肉很不習慣,有段時間還經常鬧肚子,于是食堂大師傅每天為他做清真飯菜,以清淡為主,不想吃飯就水果、酸奶供著;吃飯的時候為了防止被人打擾,還專門把他吃飯的桌子用屏風圈了起來。下圖中間的是趙長軍。
一段時間之后,甄子丹仍然無法適應西北人的飲食習慣,隔三差五去“西安金花飯店”吃西餐。“金花飯店”是當時全西安唯一一家五星級的酒店,只有這家飯店供應地道的西餐。金花飯店當時有架鋼琴,甄子丹毛遂自薦給人家彈鋼琴,彈一個小時,大堂經理就免費管他一份自助餐,還給他報銷往返出租車費。這么一看,甄子丹那時候可以算是陜西省武術總隊的隊草了吧。
1986年,麥寶嬋開始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當體育系的武術老師,負責教武術與太極拳。八十年代那會外國人可是相當迷戀中國武術的,現在也是。自麥寶嬋去波士頓大學任教后,武術開始成為美國大學里有學分的正式體育課程。
1992年,麥寶嬋應邀在哈佛大學的戲劇系授課,她開始不局限于傳統,大膽創作。她將武術和“白蛇三盜仙草”、“猴王拜觀音”、“昭君出塞”等戲曲揉合成武術劇;把武當劍法配上“陽關三疊”的音樂,創出一套武當劍舞;又將太極拳和絲帶舞融成了太極彩帶舞,讓人們以一種新的眼光看中華武術。這位只有一米五幾高的中國女性曾培養出了無數的“武林高手”。
1990年,國立中國武術聯合會創立,麥寶嬋是三位創始者之一。麥寶嬋別邀請到在許多地方授課,包括在哈佛大學。麥寶嬋的授課方式流暢,自如,優雅。
1995年麥寶嬋和她的學生在全球最盛大的功夫錦標賽,世界武術冠軍大賽中獲得巨大勝利。
同年,首個麥寶嬋太極武藝協會在美國波士頓成立。三年后,12個麥寶嬋太極武藝協會遍及歐亞美洲,麥寶嬋還榮膺《黑帶》雜志年度武術家。
麥寶嬋一生帶了不知道有多少學生,除去甄子丹,她的女兒甄子菁也是個高手。甄子菁1974年出生,四歲習武,1985年,11歲的她就獲得第一屆國際武術邀請賽女子全能第三名,女子長拳銅牌。她曾在香港演出幾部電影後,被美國很多影視劇看中,她現在多在美國發展。
可能是練武的原因,如今已經43歲的甄子菁看起來像個小姑娘一般。而太極講究的又是陰陽平衡,長期練習太極的麥寶嬋如今看起來除了頭發花白之外,臉部看起來依然相當緊致。
如今的麥寶嬋已經不怎么出現在公眾場合,今年的母親節,甄子丹曾在自己的微博上面公開與母親麥寶嬋的合影,麥寶嬋看起來相當精神。
甄子丹是國際知名的影星,但是關于他的母親,這位僅有150厘米的嬌小女性,雖然武藝高強,為發揚武術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知道她的人卻沒幾個。不知那一天會不會有位導演愿意把她的故事搬上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