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瘦骨嶙峋、面如死灰的男子被綁在病床上,眼神中透漏著萬般無奈和絕望。
據了解,徐海(化名)今年31歲了,是一個車間技術員,在7月底查出患有肝癌,已到晚期,得知消息后的他一時難以接受,幾次輕生,都被醫生和家人攔了下來,無奈只好將他綁在床上。
徐海的平時工作很辛苦,每天一上班就鉆到車間里,忙個不停,有時候為了不耽誤生產,機器出問題需要等到工人們下班再去修理,經常加班到深夜。
7月初,徐海發現小便的時候尿液發黃,異味嚴重,而且經常腹瀉,大便也不成形,極為腥臭。
他認為是腹瀉,喝的水少,之后就弄了點治療腹瀉的藥,也注意喝水了,可幾天下來情況依舊沒見好轉,便跟隨家人來醫院,在醫生建議做了一系列肝部檢查,甲胎蛋白560ug/L,確診肝癌。
醫生解釋:上廁所出現這4種“異常”,是身體在向你“求救”,別再忽視了
第1種:尿液濃黃
肝臟在人體中會代謝,因此肝臟發生損傷會通過尿液觀察出來。肝不好的人,尿液顏色非常重,偏于重黃色,猶如濃茶一般,這與膽紅素代謝有很大關系。
膽紅素是膽汁的主要色素,雖然是神經毒素但是經過肝臟代謝后并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但是肝臟發生病變,對膽紅素的代謝和攝取出現問題,血液中膽紅素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一部分經過循環代謝進入體液,隨著尿液排出體外,這時尿液的顏色就會呈現濃黃色。
第2種:腹瀉
如果出現頻繁上廁所,檢查腸胃并沒有出現問題,那么建議檢查一下肝功能。
肝臟有分泌膽汁的功能,因此與消化系統息息相關。肝臟發生病變,膽汁分泌減少,食物無法被消化堆積在腸胃中,就會產生腹瀉。
由肝臟損傷所引起的腹瀉,因為食物消化出現障礙,排出的大便難以成型,多為泥狀且泛有油光。
第3種:大便發黑
如果大便顏色呈現黑色,上面附著有黏液,這是肝臟嚴重受損的表現,建議盡早去醫院檢查。
肝臟發生損傷會導致凝血因子數量減少,和血小板粘連數量降低,凝血機制發生障礙,容易造成消化道異常出血,胃部粘膜發生糜爛,因此大便顏色就會呈現黑色。
此外,肝臟受損所造成凝血功能下降,還會出現牙齦出血,流鼻血、皮下瘀斑等癥狀。
第4種:小便腥臭
晚上肝臟代謝排出的毒素會進入腎臟,因此很多人都有早上排宿便的習慣。但在一天發現,尿液味道濃重,有股強烈的腥臭味,很有可能是肝功能下降,肝臟正在衰竭。
肝臟發生病變后,循環代謝發生障礙,蛋氨酸難以被消化,會產生更多的氨氣,這種物質堆積在身體中,部分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就會出現小便腥臭的情況。
堅持做好3件事,肝臟健康不癌變!
1、多補充肝臟營養
養肝一方面要忌煙忌酒,忌霉變等傷肝食物,此外還應該適當給肝臟補充營養。如魚、瘦肉、牛奶、蛋類、豆類及豆制品等,蛋白質可減輕肝臟負擔,利于肝細胞功能的恢復和再生;胡蘿卜等,可修復肝功能,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
2、多喝水,幫助促進排肝毒,修復肝損傷
多喝水不僅能夠補充體液所需的水分,加快體內血液循環,減輕毒素損害肝,促進肝臟排毒,還可以有效預防肝部疾病。
藏須人參搭配黃芪:
藏須人參在護肝方面主要修復肝組織,對于肝組織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夠修復受損的肝組織,促進肝細胞的產生,恢復肝臟功能。還能加強自身免疫體系,激活白細胞和T細胞的活性,控制肝病毒復制,修復受損肝臟。
經常泡水喝,可提高肝功能,降低肝硬化、肝癌發作風險。
3、作息規律,養足肝血
早睡早起,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是保護肝臟健康的前提。
身上各個臟器都需要血液來供給氧氣和營養,肝臟也不例外,在晚上十一點之后,肝臟進入代謝排毒、自我修復的高峰期,在這期間肝臟需要大量的血液來供給養分。
中醫講:人臥而血歸于肝,在十一點之后若進入深睡狀態,會使更多的血液流經肝臟,使肝臟有充足的能量工作。
若你在十一點后沒有入睡,肝臟就不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導致毒素在肝臟內堆積,對肝臟造成損傷,長期以往,不堪重負,肝臟就會病變。
小知識:多運動
運動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一種方式,同時還可提高肝臟的代謝能力及排毒能力。
但建議肝病患者要選擇適應自己的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此類運動相對較為輕緩,不會加重肝臟的壓力。
此外,運動時間最好保持在20分鐘以內,每周堅持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