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通訊錄里,一拖拖不到底,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好友陳列在那里。里面有同事、有領(lǐng)導(dǎo)、有同學(xué)、有朋友、有網(wǎng)友……看上去人緣不錯。
微信群里人頭攢動,看上去一片和諧,熱鬧非凡。
可是,真正能和你聊得來的人并不多,有時候,你想找個人說會話,把好友翻個遍,不曉得該找誰,這是為什么?
1.這貌似已經(jīng)成了一種城市孤獨綜合癥。
社會越來越喧囂,人心越來越浮躁,朋友遍天下,知心能幾人?不信你仔細整理一下你的微信列表吧。多半是僵尸好友。朋友圈里的孤獨,才是最可怕,也最孤獨。
就是自從你接受他的添加成為好友那一刻起,你就不記得你們曾經(jīng)聊天什么。有時,甚至只是在網(wǎng)海中,一聊之緣,頭腦一熱就添加好友了。可是,進來了,卻又無話可說,只好選擇靜默了。
還有一類人,是你和他聊天比較投機,怕錯過在茫茫網(wǎng)海,然后也進來了。
最初在聊天激情期,彼此相互吸引力爆棚,然后你來我往,一口氣聊個夠,直到把所有的激情都耗盡,然后轉(zhuǎn)為平淡。即使每天能打個招呼,也感覺沒啥聊了,再也找不到共同的話題。然后彼此潛水。
2.同事、同學(xué)、領(lǐng)導(dǎo)、親戚朋友排排座數(shù)數(shù)看
同事和一般就為了了解單位的一些事宜或互相通個信方便參加好友的,領(lǐng)導(dǎo)的加入有時也是緣于工作關(guān)系。這兩類人,一般很少聊天,屬于有事說事,沒事潛水的那種。
大家在一個鍋里攪飯勺,言多必失,少說不妙。
同學(xué)不少,除了三兩個一直聯(lián)系的還會在微信里互動,別的大多還不如陌生網(wǎng)友,幾百年不見,加上微信,從沒有聊過。生命里只剩下,曾經(jīng)同學(xué)那一段回憶,再無任何交集。
家人、親戚朋友、老婆孩子,一般屬于一類,也一般少有相同,為了彼此通聯(lián)方便添好友,建群的。
夫妻之間很少在網(wǎng)上你你我我,一般就叮囑買飯買菜之類的,父母與子女,也不過每月提供月供時,互動幾句。
還有一類就是你大浪淘沙過后,還留在你的微信里那幾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比如,你的微信置頂、星標(biāo)朋友。這是你生命里比較重要的幾個人。就算是這幾個比較重要的人,也不見得每天都有時間聯(lián)系。
大家都很忙,彼此交情厚重的人,不聯(lián)系也代表忘記,有事就聯(lián)系,沒事就潛水。到是沒有間斷過來往。屬于情深意厚的一類。
所以,這一路捋下來,你掐著指頭數(shù)數(shù),有幾個能聽你傾訴心事的人。一般的聊友關(guān)系,你不想說。同事朋友,一般也說不得。
你要有啥心事,不小心和同事說了,遇上廣播電臺式的同事,不出十分鐘,全單位全知道。這就是微信里看著熱鬧非凡,卻沒有可以聽你傾訴心事的人的癥結(jié)所在。
摔礁瑤琴鳳尾寒,知音不在與誰彈,春風(fēng)滿面交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黃金萬兩容易得,知音一個也難求。這都是很經(jīng)典的名言了。
俞伯牙如約去見鐘子期,沒想到他已病故了。他淚如涌泉,割斷琴弦,摔碎瑤琴,這一生一世不復(fù)再有知音了。
自古知音難得難尋,但不代表沒有。比如,同性之間心心相印的知已朋友,男人的紅顏知已,女人的藍顏知已等。
都是精神世界里能與你高度相通的人。你們之間可以彼此傾訴自己的心事。
很多時候你心里積攢了太多太多心事,你和他傾訴的目的,倒不一定是讓他幫助你做什么,而是他只需要傾聽就夠了。
因為生活在這個世界里,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八九,每個人都有不心事重重心境慘淡情緒不好的時候,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心靈宣泄的出口。
那么,這個可以傾聽你訴說的人,就是生命里最好的朋友。而上升為知已那款,基本就是他聽完,還會幫助你提個建議啥的。
好的朋友或知已關(guān)系,他不出賣你,不會到處傳播你的心事。一般話到他這里,就到此為止了。
還有一類,屬于微信里的網(wǎng)友,也應(yīng)該屬于關(guān)系比較正常常來常往的那種。現(xiàn)在很多人會選擇跟陌生人傾訴,因為陌生因為遙遠所以安全系數(shù)相對來說要高。心靈垃圾倒完,也就完了。
大家都很忙,如果有人能抽出時間聽你訴說,真的是難能可貴,而那些幫你出出主意的人更為可貴與難得。
錯,他不是很閑,而是他心里有你的位置。不管他多忙,他都愿意抽個小空跟你扯幾句。一來,他有情感傾訴需要,二來,你也需要聆聽和訴說。
朋友也好,知已也罷,有來有往有互動,才可以長久交往下去。所以珍惜那個每天都會找你聊天的人。
如果每天都是你一個人主動去問候,對方愛搭不理敷衍或者應(yīng)付,那么,時間長了,你也會停止主動與付出。
因為感情,需要的是雙向互動,而不是一個人在唱獨角戲。
紅塵浩蕩,人心最易變,人事最易涼。能擁有一個半個心靈的知已,他懂你知你疼你愛你,懂你傷痛,知你冷暖,是你一輩子的財富。
一句話,微信好友三千,不及有知己兩三,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若有,好好珍惜。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作者簡介:柳七公子,另用筆名柳如眉,山東省作協(xié)會員,已出版作品《蕭何的奮斗筆記》《待我相思放下,許你浪跡天涯》《最美流年遇見最美古詩詞》《一宵冷雨,半世浮萍:納蘭容若詞傳》等作品。喜歡我的文,歡迎點贊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