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有望迎來長期投資價值。我們認為核心邏輯主要包括三點:1)科技企業開始加快自主核心零部件替換;2)19年以來核心科技股賺錢效應明顯,5G加速行情催化;3)當前公募基金對科技股的配置占比創近6年新低,后續存在提升空間。科技股當前盈利基數很低,綜合半導體行業周期見底、運營商資本開支出現拐點、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持續三大因素,科技行業有望重新進入景氣度向上周期,公募基金配置有望上升。進入5G時代后,以華為為首的國內自主品牌企業迎來彎道超車機會。因此,我們通過復盤蘋果產業鏈的黃金十年,對未來如何投資華為產業鏈給出一定的指引思路,從中挖掘出確定性較高的投資機會。
蘋果產業鏈黃金十年復盤。從投資時間順序來看,各產業鏈環節并無先后關系。第一階段呈現普漲格局,投資對象主要受估值推動,標的稀缺度、與概念相關度等因素直接決定對資金的吸引程度。第二階段主要挑選好賽道,資金開始對標的基本面進行挖掘,股價與業績相關度開始提升,賽道短期沒有天花板壓制的公司更易脫穎而出。第三階段邊際資金參與度大幅下降,個股定價趨于理性,基本與業績保持同步,業績持續釋放的公司更受資本市場青睞,最終能走出獨立行情。
華為產業鏈分析。華為全球供應商中,軟件與服務、半導體設計、生產服務、電子裝備等行業供應商數量相對較多,其中大部分核心供應商來自國外。而在國內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27家公司來自華為的收入占其營業收入比例超過10%。在產業鏈環節中,集成電路設計、存儲芯片、PCB、連接器和光模塊5個子行業的市場空間相對較大,增速較快。5G時代下,通信建設、智能手機以及物聯網、車聯網等應用將帶來廣闊的成長空間。
華為產業鏈受益方向。華為三大業務均已具備全球競爭力,相關產業鏈公司將迎來巨大的投資機會。從消費者業務來看,5G手機推出將開啟新篇章,屏幕、電池、攝像頭、天線等企業受益明顯。從運營商業務來看,從前期的網絡規劃,到建設端的核心零部件,再到傳輸及系統集成,都將充分受益。從企業業務來看,云計算的快速發展為相關產業鏈公司開辟新的成長空間,芯片相關核心部件進口替代不斷加速,光模塊領域相關標的受益確定性較高。
19年以來核心科技股賺錢效應明顯,5G加速行情催化。2010年后A股進入了一段很長時間的熊市,但以蘋果產業鏈為代表的科技股卻逐漸嶄露頭角。根據統計我們發現,2010年1月至2017年末,A股上證綜指最高漲幅59%,最大跌幅40%,而蘋果產業鏈指數最高漲幅達到1079%,是上證綜指最高漲幅的18倍。因此盡管在多數時間,大盤指數表現低迷,但科技股卻一枝獨秀,迅速崛起,造就了一大批明星企業。2019年初至今,上證指數經歷了過山車行情,但部分核心科技股表現亮眼,如滬電股份、生益科技、立訊精密和匯頂科技等,2019年初至今分別實現漲幅288%、170%、142%、166%,賺錢效應明顯。5G風口已至,科技股迎來最強催化劑,未來投資價值將不斷凸顯。
你的鼓勵和支持是富貴我行動最大的動力,喜歡請關注、點贊、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