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圓的運動,這也是太極拳的五大特點(松、柔、圓、緩、勻)之一。太極拳的體(拳架)和用(功能)都講究一個“圓”字,因為圓的運動使動作柔和圓活,連綿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再從其獨特的技法上講,將直來之力以圓相接成切線而化解,免遭打擊,然后采用粘隨、慣性或發勁使對方被我所制。因此,練拳時上肢的運動軌跡多為圓弧形(整圓、半圓、立圓、平圓、斜圓或弧線)。和螺旋形(外旋和內旋)。
起勢一式以如下練法為宜:轉動肩關節(利于松肩、拔背和柔臂)使兩手臂邊內旋(大指朝手心方向旋轉),邊緩緩略向里向前向上弧形提至與肩同高,兩手距離同肩寬,兩臂略呈弧形,肘尖朝下,手指朝前自然舒展,手心朝下微向里合,勁點在橈骨(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下端(近腕關節);隨即沉肩、墜肘、屈臂、坐腕(坐腕時,手掌宜緩緩立起,不宜突然一下子成立掌,以免造成速度不勻,動作僵硬之弊),帶動兩手邊外旋(大指朝手背方向旋轉)邊里收邊下采至胸前,兩手心斜相對,大指朝上;兩手再內旋繼續弧形下按至兩胯(腰腿連接處)側前方,兩臂微屈,雙肘微向后(藏肘),坐腕,手指朝前,手心朝下略朝里傾斜,勁點在小魚際。如果在練起勢時,兩手平起平落,一則不易產生高質量的氣感和勁力,二是易患亮肘的弊病,--N根據人體的骨骼構造不易做到自然放松。練習時不可不留意。
起勢至定勢時,動作是否到位?可請人用單手或雙手合用,來托我下按之左掌或右掌,如果手掌沒有被托起,則說明起勢的定式動作正確。
再談兩點體悟:其一,在做起勢兩手自下而上時,切莫手腕軟塌,手指下垂,成為丟手(死手),愿與讀者共戒之。其二,當雙手上行時,意在手(腕),以手帶肘;當雙手下行時,意在肩,以肩領肘,以肘帶腕、帶手。在練拳時如作此意想,將有助于沉肩墜肘和兩臂松沉,拳友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