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8 12:02:17 / 個人分類:雙頭鷹的前世今生
說到俄羅斯,就不得不提到斯拉夫,近200年來,俄羅斯的興衰無時無刻不與泛斯拉夫主義聯系在一起。直至今日,俄羅斯依然把自己看作整個斯拉夫民族的象征和中堅力量,雖然他的那些“斯拉夫同胞”們已經與他漸行漸遠。
斯拉夫一詞,英語寫為slav,拉丁文是Sthlaueni,這個名稱最早來自于拜占庭帝國對他們所接觸到的來自于東方的這個印歐部落的名稱Sklábos,關于這個詞的來源,眾說紛紜。不過,在大部分斯拉夫國家,人們普遍接受這么一種說法,這個詞的本意是“光榮”,也就是俄語的Слaвa。
斯拉夫人的早期歷史缺少文獻記載,古希臘人記載在黑海北岸一直到東歐的東部生活著伊朗系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和薩爾馬特人,古羅馬人記載的最多的是跟他們頻繁接觸的日耳曼人和高盧人。而早期的斯拉夫人生活在斯基泰人和薩爾馬特人以北,日耳曼人以東,遠離文明的記錄。最早被確認應該是屬于對斯拉夫人的記載來自于.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亞志》中的記載,他把生活在古代日耳曼人東邊的居民稱為維內德人。現在一般認為維內德人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而斯拉夫人真正為人們所熟悉,是自從南支的一些斯拉夫部落進入東南歐,與拜占庭帝國發生密切的接觸,他們先是作為入侵者,后來又作為傭軍和屬民,與拜占庭的本土居民逐漸融合,成為了現在東南歐各民族的祖先,而對南
經過語言學家的研究,在印歐語系各語族的語言中,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日耳曼語族,波羅的海語族和斯拉夫語族,所以有人假設,可能在歷史上存在著這么一個前日耳曼-波羅的海-斯拉夫民族共同體。他們是現今這3個族群的共同祖先(比較諷刺的是,希特勒和納粹黨一直把跟他們血統非常接近的斯拉夫人當成劣等民族來對待)。后來,日耳曼人的祖先首先脫離了這個族群,形成了新的民族,而波羅的海人
有意思的是,當代的基因研究也為原始斯拉夫人的來源提供了一些佐證,我們來看一張圖,這張圖來自于歐盟的一個網站,上面顯示的是歐洲各民族Y染色體單倍型抽樣的結果
其中,淺黃色的部分代表R
另一個語言學方面比較有趣的現象是,作為歐洲最大的語族,斯拉夫語的內部差別遠比其他語族要小,斯拉夫語的三大支,西斯拉夫語,東斯拉夫語和南斯拉夫語在內部完全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其中,斯洛伐克語和捷克語,克羅地亞語、波斯尼亞語和塞爾維亞語幾乎就是完全相同的,只在部分詞匯上有差別;保加利亞語和馬其頓語區別很小,邊界地帶可以無障礙交流;東斯拉夫語中的俄羅斯語,白俄羅斯語和烏克蘭語雖然略有區別,但卻是同一種語言里的幾種方言發展而來的;而據說捷克人聽波蘭人說話就跟廈門人聽臺灣人說話一樣容易。我曾經看過一些同時有俄語和波蘭語同步翻譯對話的俄羅斯電影,發現即使我這個對這兩種語言都不懂的人來說,也能很容易聽出其中的共同點。
斯拉夫人分成3支以后,西斯拉夫人和一部分南斯拉夫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由于跟日耳曼人的長期接觸,在習俗上逐步日耳曼化,并逐步接受了天主教的信仰。其余大部分南斯拉夫人與拜占庭帝國的居民融合,接受了拜占庭文化和希臘正教的信仰。而在他們的東面,北到波羅的海,南到黑海,東到第聶伯河以東,西到維斯杜拉河的廣袤地域中,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