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托“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后臺。
本文編輯字數3689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過年了,你有沒有上火啊?
記得自己以前胖的時候,三不五時的就要上火、口腔潰瘍、起燎泡......
其實胖并不是原因,主要是因為吃了太多的垃圾食品。
像過年期間,我們也會吃到不健康的植物油,還有堅果、加工食品,比如瓜子、砂糖桔、薯片等等......
有時候,就算你堅持低碳飲食,也會中招,哈哈。
因為導致上火的原因很多:比如說: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加工食品、反式脂肪以及omega-6脂肪酸,比如植物油等。
很多人上火之后吃冰糖雪梨,實際上,冰糖雪梨不降火,反而可能加重火火。
今天,我來告訴大家一種快速降低火火的方法。
上火是炎癥的一種
在不同的理論里面,對上火有不同的解釋。
中醫認為上火是熱癥表現,分為心火、肝火和胃火等,根據不同的部位和癥狀判斷。
但是,很多癥狀其實是相同的,比如牙痛、喉嚨痛、口角糜爛等。
長輩們的養生論一般會說,是因為吃的東西太干火氣太旺。
在西醫的理論里面,上火非常簡單,就是炎癥、感染病毒和營養素缺乏的表現。
這些理論的優劣我們不討論,雖然它們對上火的分析都不一樣,但是處理方式倒是殊途同歸,比如多喝水、控制飲食,尤其是加工食品。
造成上火的原因
與其找到上火的原因,不如先找到引起炎癥的原因。
→飲食習慣炎癥風險太高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Miriam Merad博士,提出過一個有趣的理論,她認為炎癥主要和飲食相關。
不要一聽到炎癥就害怕,炎癥是我們身體用來對抗感染的工具。
只是很多時候,身體產生炎癥并不是因為細菌或病毒的感染。
梅拉德博士指出,很多現代人體內,通常有大量引起炎癥的細胞——單核細胞,可能更多是暴飲暴食的產物,而不是必需品。
所以,你發現自己吃多暴食后,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而且這種炎癥對抵抗感染毫無幫助,急性炎癥是正常免疫過程,會調動身體的免疫反應,如淋巴細胞和白細胞的免疫因子。
但慢性炎癥,不會產生免疫介質,還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后果,包括心臟病、糖尿病、癌癥和炎癥性腸病等等,上火也不過是其中比較輕微的反應。
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加工食品、反式脂肪以及omega-6的飲食,有太多促炎介質和能量,容易引起氧化應激,以及分泌炎癥因子。
→營養素缺乏和炎癥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口腔潰瘍時補充大量維生素就可以好轉,尤其是維生素C 和維生素B,這是因為缺乏維生素導致了上火。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理論,對上火的飲食建議里都有補充維生素,以及飲食清淡,少吃高糖高鹽的加工食品。
這都是因為,平時的高糖、精加工食物,缺乏人體必須的營養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 C、維生素D以及omega-3等。
促炎介質多而有益因子少,這一正一反,就容易引起炎癥了么?
斷食,快速降低炎癥
Miriam Merad博士還發現,斷食可以減少炎癥,并改善慢性炎癥性疾病,而不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急性感染的反應。
→斷食控制炎癥的機制
熱量控制可以改善炎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這基本是科學界的共識,斷食和輕斷食作為熱量控制的一種,大家都知道可以消炎。
但是,控制炎癥的機制卻并不是那么明顯,Merad博士對人類和小鼠免疫細胞的研究揭示,斷食減少了單核細胞的釋放。
Merad博士說:單核細胞是高度炎癥性免疫細胞,會導致嚴重的組織損傷。
在斷食期間,這些細胞進入“睡眠模式”,就算被釋放,也比正常的單核細胞發炎更少。
Merad博士的研究發表在CELL雜志上,分別從以下方面揭示了作用機制。??
→單核細胞數量和活動降低
Merad 博士進行了實驗是這樣的:
1. 選擇12名健康正常體重志愿者(平均年齡=30±5歲,BMI正常)。
2. 分為兩種情況:食物攝入后(進食狀態)和斷食19小時后(斷食狀態)。
3. 測量兩種情況下3h的血液循環免疫細胞組成。
4. 為了控制晝夜節律變化,所有血樣均在一天中的同一時間(下午3點)抽取。
最直接的實驗結果是,斷食后血液循環中單核細胞數量顯著降低,在動物實驗小鼠實驗中也獲得了相似的結果。
(禁食減少了健康人和小鼠體內循環促炎單核細胞的數量)
不只是短時間的單核細胞數量降低,斷食后血液循環中的單核細胞池減小。
研究測量了單核細胞的代謝,斷食還可以降低單核細胞的代謝和炎癥活動。
研究人員還發現,深層次的單核細胞降低原因,是因為肝臟能量感應器在能量降低后,通過細胞因子調節單核細胞數量。
同時,為了探究哪種營養素的作用更大,對斷食后的小鼠進行口服管飼,研究人員發現,單核細胞池的大小取決于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
也就是說,肝臟的能量感受器感應到能量,尤其是碳水化合物降低,才會調整單核細胞數量,最終使單核細胞池數量減少。
→抗菌免疫不受影響
在發現斷食可以減少單核細胞數量及代謝后,研究人員不禁擔心,斷食是否也會損害急性炎癥反應,比如組織損傷和病原體入侵。
因為損傷后的組織恢復,和細菌的治療性免疫都嚴重依賴于單核細胞。
然后研究發現,不管是短期(20h)還是長期(6周)的斷食,都不影響細菌感染后的單核細胞緊急動員,以及免疫T細胞數量。
(禁食不會損害組織再生)
在感染后,斷食也不影響傷口修復潛力,及傷口愈合速度。
不僅如此,在單核細胞數量本來就較少的情況下,斷食也沒有降低單核細胞數量到生理范圍以下。
種種結果都顯示,斷食并不像普通的饑餓和營養不良,會拖慢人體的愈合速度,只會降低慢性炎癥而已。
→斷食提高Galectin-3水平
不只是單核細胞,另一項研究發現,斷食提高了Galectin-3水平。
Galectin-3稱為半乳糖凝集素3,是一種與緩解炎癥相關的細胞修復蛋白。
只不過實驗所遵循的斷食方案有點特別,每周禁食兩次,持續4周;后來每周禁食一次,持續22周,總之每周至少一次禁食24小時。
他們推斷,按照這個時間表禁食,與SGLT-2抑制劑具有一些相同的效果,那就是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藥物。
研究并沒有測試其他的斷食方案,也沒有進一步探究深層作用機制,但是結果是明確的,這是斷食抵抗炎癥的另一個原因。
關鍵的瘦龍說
斷食是一種自然的、相對安全地減少體內炎癥的方法。
只有體驗過斷食的人,才會知道斷食的妙處。
這幾年,斷食有了越來越火的趨勢,很多名人都輕斷食,比如李健、微博創始人,蔡志忠老師。
個人感覺,斷食的消炎機制其實是進化結果,斷食模擬了能量不足的極限狀態,組織和器官可能會進入“自我保護模式”。
不必要的身體反應就會被限制,比如炎癥等潛在的有害反應,具體表現就是單核細胞減少,但是又不會影響真正的損傷和病毒免疫。
因為炎癥畢竟是微小的長期反應,所以這種模擬極限狀態對它就很有效。
可能正是由于炎癥屬于微小反應,所以我們也一直沒有太過重視,這種長期的積累下來,可能釀成嚴重后果,比如糖尿病等慢性病。
如果一時不能適應嚴格的斷食,也可以采用更友好的/輕斷食方法。實在不能接受,不吃高糖高碳水、加工食品和omega-6脂肪等,也能夠去掉很多炎癥源。
如果你在過年期間吃了很多上述食物,還深受上火困擾。
最好用的辦法是什么都不吃哦,斷食2天試試,對了,千萬別吃冰糖雪梨,糖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