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托“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后臺。
本文編輯字數4695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不知道,有多少素食主義者關注我。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我不認為嚴格的純素飲食是最佳的。
但是,確實有人在無肉,無蛋和無乳制品的情況下,身體也表現得更好。
最近,看到國外一個博主denise minger,他曾經吃素10年,寫了這篇文章,給所有素食者的一個忠告。
它不只適用于素食者,我覺得,所有人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送給素食主義者的13條建議
→吃真正的食物
不是所有能入口的東西都叫食物,只有那些來自大自然的食物,才是真正的食物。
大豆蛋白人造肉,高果糖玉米糖漿,各種甜味劑,膨化食品,速凍微波食品,這些加工食品,無論是否素食者,都應該避免。
為了健康,要吃真正的食物,這意味著,要和超市貨架上的很多商品說拜拜。
如果想購買食物,農貿市場,或有機商店,是更好的選擇,蔬菜,海藻,豆類,堅果,這些食物各有風味,豐富你的味蕾。
→不要吃高Omega-6的植物油
Omega-6脂肪酸是致炎好手,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它在人們餐桌上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了。
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和人造植物黃油,是很多家庭必備的食用油,盡管它們價格低廉,但是富含Omega-6脂肪酸。
如果你喜歡炒菜,可以選擇熱穩定性強的脂肪,如椰子油,紅棕櫚油,牛油果油進行烹飪,制作沙拉或涼拌菜,可以選擇亞麻籽油,橄欖油。
除了避免Omega-6脂肪酸,還要注意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以平衡飲食中的Omega-6,減輕體內炎癥。
對于純素食者,可以服用基于藻類的純素DHA補充劑,從奇亞籽,火麻籽或亞麻籽中,補充ALA,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更是要注意補充。
→不要忽略維生素K2
如果你想擁有健康的牙齒,或者已經出現了牙齒問題,那么這一點一定要重視了。
如果鈣在動脈中積累,會導致牙菌斑的產生,而維生素K2有助于把鈣從動脈中排出,讓鈣去到它應該去的地方——骨骼和牙齒。
維生素K2能夠保持骨骼強壯,和軟組織柔韌,還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與維生素K1不同,維生素K1在一些純素食品,如深色綠葉蔬菜中含量豐富,維生素K2僅存在于某些細菌和動物產品中,如乳制品,動物內臟和雞蛋。
K2的主要素食來源是發酵大豆產品,如納豆,豆豉,腐乳,因為發酵食品中,含有生產K2的微生物。
如果你不喜歡發酵食品的味道,也可以選擇維生素K2補劑,有兩種形式,甲萘醌-4和甲萘醌-7(MK-4、MK-7),理論上MK-7更好些,也可以選擇這兩種混合的產品。
→服用足夠的維生素D3
血液中維生素D3的水平達到35 ng/ml,才算是健康水平,現代人白天都呆在辦公樓里,沒有曬足夠多的太陽,很容易缺乏D3。
維生素D對各種功能都至關重要,它幫助鈣吸收,調節免疫,具有抗炎作用,還能與維生素K和A協同作用,以保持牙齒和骨骼強壯。
我們常吃的食物中,海產魚類,蛋奶類中維生素D3的含量較多,而純素食中主要是維生素D2,效力不如D3。
只靠食物補充,很難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3,對于素食者更是如此,因此要多曬太陽,如有必要,可以選擇D3補劑。
少數人對補充維生素D3有負面反應,所以在補充D3的同時,要留意是否出現了任何不良癥狀,及時咨詢醫生。
→增強β-胡蘿卜素的吸收和轉化
維生素A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對視力、生長、上皮組織及骨骼的發育和胎兒的生長發育都是必需的。
但植物中,不含"真正的"維生素A,而是含有維生素原,如β-胡蘿卜素,身體會將其轉化為維生素A。
但不幸的是,轉化效率極低,攝入的β-胡蘿卜素,只有一小部分會轉化成維生素A,即使你吃的胡蘿卜比兔八哥還多,也可能會缺乏維生素A。
轉化效率由基因決定,有些人天生就難以轉化維生素A,對于這類“天選之子”,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提高吸收和轉化效率:
吃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因為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同時吃一些脂肪,可以大大增加吸收量。
識別和治療食物過敏,乳糜瀉,寄生蟲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或胃酸低等問題,這些都會擾亂我們的腸道健康,并阻礙吸收。
確保從飲食中獲得足夠的鐵和鋅,因為這些礦物質,有助于將β-胡蘿卜素,轉化為維生素A。
吃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如胡蘿卜,綠葉蔬菜,長葉萵苣之前,可以用油水煮一下,比生食更有利于吸收。
→正確處理豆類和堅果
豆類和堅果在素食者的餐桌上很常見,是很多素食者的蛋白質和脂肪的來源。
但是,這些食物含有植物酸鹽,可阻止鈣和鐵等礦物質的吸收,以及可引起消化不良的酶抑制劑和單寧。
因此,在食用這些食物之前,可以進行一些處理,來中和一些抗營養物質,增加礦物質的吸收:
將豆類放入裝滿足夠溫水的碗中,1杯豆類加1湯匙的蘋果醋或檸檬汁,然后在室溫下浸泡7個小時,瀝干后,就可以像往常一樣進行烹飪。
較大的豆子,要浸泡至少24小時,如果它們開始發酵,就更換浸泡水;小豆子的醋或檸檬汁的量加倍。
扁豆、豌豆和生堅果,應該浸泡7小時,不添加任何醋或檸檬汁,可以在浸泡水中撒上海鹽,浸泡完成后風干。
這些操作可能比較費時間,但操作起來很簡單,只要多這么一個步驟,你的消化系統就會感謝你。
→高維生素C食物,促進鐵的吸收
植物性食物中的鐵,是非血紅素鐵,其生物利用度要低于動物產品中的血紅素鐵,而維生素C可以增強非血紅素鐵的吸收。
未絕經的女性,或者貧血的素食者,更應該注意是否缺鐵,在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甜菜,菠菜,扁豆等時,最好佐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甜椒,檸檬汁。
也要注意少喝茶或咖啡,因為這類飲品含有鞣酸,易于低價鐵結合,形成不溶性鞣酸鐵,阻礙鐵質吸收。
→改善甲狀腺健康
長期素食主義者,可能會在無意中,傷害的自己的甲狀腺健康。
如果你吃海鮮少,只吃不添加碘的天然海鹽,可能缺碘。
碘攝入不足,身體就無法生成足夠的甲狀腺激素,嚴重缺碘時,就可能導致甲狀腺增大,也稱為甲狀腺腫,缺碘還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
如果你吃很多十字花科的蔬菜,里面的致甲狀腺腫素,也可能傷害甲狀腺健康。
而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異硫氰酸鹽,會競爭性抑制甲狀腺細胞上的,鈉碘轉運體(NIS)的活性,進而抑制甲狀腺吸收碘,從而導致甲狀腺激素生成障礙,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功能受損,會導致疲勞,手腳冰冷,脫發,注意力不集中,難以減肥以及記憶力下降,這些也是很多素食者經常抱怨的問題。
干擾甲狀腺功能的食物包括:
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花椰菜,羽衣甘藍,白蘿卜,蕪菁和卷心菜;
某些水果,如桃子、草莓等;
淀粉類植物,比如紅薯、木薯等;
豆制品,包括豆腐、豆漿、大豆油等;
某些堅果和谷物,比如松子、花生和小米等;
這些食物確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抗氧化劑,對我們的健康是有益的,特別是十字花科植物,如果你的甲狀腺功能良好,就可以正常吃。
但如果你甲狀腺有問題,那么就要注意了,平時也要多吃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裙帶菜,紫菜。
→補充維生素B12
這一條絕對值得重視,因為幾乎每一個有關研究,都表明,純素食者B12缺乏率,比非素食者或蛋奶海鮮素食者高得多,并且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著名的素食者H. Jay Dinshah和T.C. Fry,他們早死,可能與低B12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脫不了干系。
如果你堅持純素食在3年以上,或者懷孕或哺乳,那么更應該補充B12。
植物性食物中幾乎沒有維生素B12,素食者可以考慮服用補劑,每天約10μg,或每周一次2000μg。
如果想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可以選擇藻類,如海帶、紫菜、海苔等,增加B12的來源;腐乳、天貝等發酵豆制品中,也有豐富的B12。
→嘗試無麩質飲食
有些素食者,會將全谷物作為蛋白質和能量的主要來源,但是,全谷物的麩質問題,值得引起重視。
有些人會對麩質過敏,但是由于沒有特異性癥狀,很容易被忽視,如果你曾出現過,如腹脹、腹痛、關節疼痛、頭痛等癥狀,那么最好嘗試一下無麩質飲食。
麩質過敏不僅會讓你有不愉快的生理體驗,而且還會影響營養的吸收,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如貧血,精神分裂癥。
將谷物制品,如面條、饅頭、全麥面包、燕麥片等從飲食中剔除,看看身體狀況,會不會因為調整飲食而改善。
→多吃發酵食品
發酵食品富含益生菌,可以幫助恢復腸道菌群,改善消化,有助于人體從食物中吸收營養。
豆類和蔬菜經過發酵,植酸會被分解,減少了對吸收營養的阻礙;而且,還會產生很多微量元素,如維生素K和維生素B12。
常見的發酵食品,有泡菜(注意不是腌菜),納豆,豆豉,奶酪,腐乳。
→考慮補充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種僅在動物性食物中發現的氨基酸,它在大腦發育,維持正常血壓,控制血糖,減少氧化應激,和防止視網膜損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雖然身體可以利用其他氨基酸,來少量合成牛磺酸,但有些人,如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在沒有飲食來源的情況下,無法產生足夠的牛磺酸,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有研究表明,素食主義者的牛磺酸水平,要低于非素食者,素食者應該考慮,使用牛磺酸補劑。
→考慮一下“吃貝類的素食”
貝殼素食(Bivalveganism, Bivalvegan Diet)也是素食的一類,以素食為基礎,但是允許吃沒有知覺的貝類。
這種素食方式變得越來越流行,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種素食方式更健康。
雙殼類動物是軟體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有貽貝,牡蠣,蛤蜊和扇貝,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
這些營養素,包括鐵,B12,鋅,硒,銅和維生素D,并且還含有少量真正的維生素A,這些是植物性食物所缺乏或難以獲得的。
雙殼類動物沒有中樞神經系統,人們認為它們沒有知覺,因此,很多素食主義者認為,食用這些動物產品,是合乎道德的。
關鍵的瘦龍說
盡管我一直都強調,動物性食物中,營養更加全面豐富,但是對于選擇素食的朋友,我也是持著尊重和理解的態度。
吃素的目的是為了健康,還是為了道德,或者哪一個更重要,這是素食者要清楚的一個答案。
如果是為了健康,建議大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去看看身體的改變。
如果你感受很好,可以一直堅持,如果感覺自己不并沒有收益,建議你做一些調整。
我今天分享的這13條建議,全部是針對飲食的,除此之外,運動,心情,睡眠都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過合理的飲食安排,為身體打好營養基礎,積極參加體育運動,保持樂觀的心態,優質的睡眠。
能做到這些,不管你是素食者,還是肉類愛好者,一定更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