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委托“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后臺。
本文編輯字數5022字,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不是我嚇你,很多年輕人,已經有了老年癡呆癥前兆。
明明吃過午飯了,睡一覺起來就忘記,嚷嚷要吃飯。
明明鎖了門,卻又要跑回去確認一下,是否鎖好。
拿起手機,上一秒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被一個微信信息跳出來,看完信息后,死活想不起來。
阿爾茨海默癥,被稱為老年癡呆癥,很多人被這個名字騙了,實際上,它并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現代社會的很多年輕人,都開始有了這些征兆。
201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比較研究發現,在發病的20年前,阿爾茲海默癥的進程就已經開始了。相關閱讀→30多歲,就開始老年癡呆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In summary,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lzheimer's disease process begins more than 20 years before the clinical onset of dementia.
阿爾茲海默癥病人發病前20年大腦中β-淀粉樣蛋白就開始聚集②▼
是的,很多30多歲的年輕人,就開始有了癡呆癥狀了,今天是9月21日,世界阿爾茲海默癥日。
我們就來說說,阿爾茲海默癥都有什么癥狀?為什么那么容易癡呆?以及我們要怎么預防和改善?
阿爾茲海默病,許多人都沒聽過,但是,提到老年癡呆,大多數人都很熟悉。
圖片來源:adcouncil
老年癡呆,又被稱為老年失智,阿爾茲海默癥是老年癡呆最常見的一種情況。
全世界,每3秒鐘,就會增加1例阿爾茲海默病患者。
65歲以上,患病幾率為5%;80歲的老人,患病率上升到10%;到90歲,發病率到了驚人的50%。
這意味著,在百歲人生的時代,超過一半人,都要面對阿爾茲海默癥的問題。
目前,阿爾茲海默癥,沒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案,過去三十年,人類發明的能夠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總數,是0。
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收官時,“店長”黃渤聊起自己的父親,也是一名阿爾茲海默癥患者。
黃渤說:“開始以為父親老了,記性不好”,直到有一天父親說“我從來沒有兒子”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黃渤跟舒淇講述,他小時候被父親打的經歷,幾度哽咽:“他現在要是能打我一頓那該多好?!?/p>
騰訊視頻:黃渤爸爸患老年癡呆癥,忘記兒子,心都碎了!
阿爾茨海默病,常見于65歲以上的老人,表現為記憶力喪失,認知能力低下,病癥從初期到死亡,平均會持續4-10年左右。
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第1—3年)為早期癡呆
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判斷能力下降,不能分析思考,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難以區分距離和顏色;情感淡漠,社交困難;對時間和空間判斷出現障礙;焦慮情緒增加。
→第二階段(第2—10年)為中期癡呆
表現為記憶嚴重受損,語言困難;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等方面均需要幫助;
無法學習新任務或者應對意外情況;不能控制自己,比如在不合適的地點脫衣、或使用粗俗語言;行為惡化,比如煩躁、流淚、經常走動不停,在傍晚尤其嚴重。
→第三階段(第8—12年)為晚期癡呆
病人已經完全依賴看護者,記憶力嚴重喪失,無法溝通,認識親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經常睡覺,并發出呻吟和咕嚕聲;最終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發癥。
偶爾喪失記憶,是正常衰老的表現。但是,如果還伴隨其他的癥狀,比如,語言能力大幅減退、記憶大量缺失或錯誤,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
1838年出版的《精神病癥》一書中,對阿爾茲海默癥有這樣的描述:
“他們沒有欲望,也沒有憎恨;沒有憤怒,也沒有慈愛;
他們對過去最珍愛的事物,全然無動于衷……
幾乎所有癡呆病患者,都有某種荒謬的習慣或激情。
有些人不停地走來走去,好像在尋找永遠失落的東西;有些人步伐緩慢……還有些人則長年累月坐在同一個地方……或四肢攤開躺在地上……他們身體虛弱,只剩下皮包骨……若不幸癱瘓,許多并發癥會接踵而至。”
——《精神病癥》
有人描述阿爾茲海默癥,就像腦海中橡皮擦,擦掉親朋好友,慢慢地,也會丟掉基本的生存能力。
圖片來源:qbi.uq.edu.au
這是一種病變在大腦的神經性疾病,病因復雜不明。
目前大眾比較認可的原因假說有兩個:β淀粉樣蛋白沉淀、胰島素抵抗引起的大腦中葡萄糖代謝異常。
簡單說,它們是一些出錯的蛋白質,在腦中聚集就會“擠死”腦細胞,讓大腦萎縮,腦功能退化,使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認知障礙。
201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比較研究發現,在發病的20年前,阿爾茲海默癥的進程就已經開始了。
In summary,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Alzheimer’s disease process begins more than 20 years before the clinicalonset of dementia.
研究發現, 在阿爾茲海默病的早期,神經纖維纏結和老年斑病理特征發生之前, 產生了氧化應激。
圖片來源:chinalowcarb
為了對抗氧化應激, β淀粉樣蛋白沉淀作為疾病發展的第一階段的代償反應。
也就是說,β淀粉樣蛋白沉淀是“好心辦壞事”了。
本來好好一個人,因為出現氧化應激反應,身體自我保護,β淀粉樣蛋白沉淀會出現在大腦中,最終形成比較嚴重的神經纖維纏結。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素抵抗,米面糖吃多了,可能導致糖尿病,而也可能加速老年癡呆。
阿爾茨海默癥,也被人稱為3型糖尿病,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它和胰島素抵抗分不開。
有研究發現, 在早期阿爾茲海默病中, 神經細胞對葡萄糖代謝下降、能量代謝受損等均可能與胰島素信號通路受損有關。
胰島素信號出現障礙,必然會導致認知功能障礙。
胰島素不僅是一種調節血糖和能量代謝的重要激素, 而且作為一種神經營養因子,還參與細胞存活和學習記憶形成,并且抑制細胞凋亡。
胰島素抵抗,會引起的大腦中葡萄糖代謝異常。
圖片來源:mpsa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阿爾茲海默癥和2型糖尿病,都會出現葡萄糖代謝異常,而這種代謝異常,會損傷人的大腦。
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國家老年研究所(NIA)的研究人員,嘗試從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尸體上找到答案。
研究者把參與者的腦組織樣品分成了3組:
第1組:有明顯阿爾茲海默癥狀,并且大腦中有纏結和淀粉樣斑塊
第2組:癥狀不明顯,但是大腦中有纏結和斑塊
第3組:無阿爾茲海默癥
結果發現:與正常大腦相比,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大腦中,某些控制代謝葡萄糖的酶活性降低,且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水平降低。
谷物中的麩質(面筋),也被認為是導致老年癡呆的一個原因,它可能導致炎癥,大大提高老年癡呆的風險。
這就意味著,大腦對葡萄糖的代謝能力降低,可能與阿爾茲海默癥的產生及發展有關。
除了以上兩種原因,還有其他原因也逐漸被發現:
→ 睡不好,也容易癡呆
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失眠加速了大腦中毒性團塊的擴散,這是腦損傷的先兆,可能會導致老年癡呆癥。
圖片來源:bulletproof
2013年發表在《科學》上的一項小鼠的研究表明,睡眠有助于恢復大腦,在睡眠時腦脊液會“沖刷”大腦,“洗走”β-淀粉樣蛋白,相反,睡得少,增加β-淀粉樣蛋白。
研究者發現,一晚不睡覺腦內β-淀粉樣蛋白增加5%,并聚集在右海馬體(海馬體掌管短時記憶),而阿爾茲海默病患比正常人高45%。
圖片來源:chinalowcarb
一晚不睡覺,就會造成β-淀粉樣蛋白的積累。
所以,熬夜是老年癡呆的兇手之一,建議經常加班熬夜的年輕人,珍惜生命,不要熬夜。
→牙齒健康
很多人,上了年紀,都有牙齒問題。但是,并沒有引起重視。
研究發現,在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大腦中,找到了牙齦卟啉單胞菌,這是一種慢性牙齦疾病相關的細菌,可能跟阿爾茲海默癥有關 ↓
圖片來源:sciencedaily
所以,如果你有慢性牙齦疾病,一定要重視,很有可能會成為老年癡呆癥的幫兇。
→ 膽堿缺乏,不愛吃肉的人,容易癡呆
膽堿是一種必需的營養素,通常存在于肉類食物中,比如,牛肉,雞蛋,乳制品,魚類和雞肉等。
很多人為了減肥,素食,甚至節食。結果就是,導致了身體的營養素缺乏,其中就包括膽堿。
膽堿,是形成乙酰膽堿所必需的物質,乙酰膽堿是一種神經遞質。
早期研究已將膽堿攝入與認知狀況聯系起來,并且足夠的膽堿攝入可能在預防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中發揮作用 ↓↓
In fact, choline is nowadays used in a multinutrient medical drink int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early Alzheimer's.
圖片來源:foodinsight
大腦最需要蛋白質和脂肪的滋養,不愛吃肉,支持素食,更容易癡呆。
→基因影響
人類,從黑猩猩進化到人類,可以說炎癥基因幫了大忙。
有了炎癥基因,人類在捕獵受傷感染情況下,自身有抵御系統,才得以生存。
而最重要的炎癥基因就是ApoE4這種炎癥基因。
據研究,大約在22萬年前,偶然機遇,可能是宇宙射線或者某種化學元素,促成了ApoE3基因的出現,一代又一代的傳遞。
圖片來源:《The end of Alzheimer's》
今天,大多數人攜帶兩份ApoE3基因,這意味著,他們患阿爾茲海默癥的風險約為9%;有人攜帶一份ApoE4基因,他們的患病風險高達30%;
還有些人,攜帶兩份ApoE4基因(從父母雙親處各繼承一份),他們的患病風險高達50%。
圖片來源:Roche
說了這么多原因,讓人真正絕望的是,以上這些,都只是相關性研究,尚未找到引起阿爾茲海默癥的根本原因。
更絕望的是,所有針對可能性研究的靶向藥物,都以失敗告終,也就是,面對這個疾病,我們不知道為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辦。
2016年發布的《中國老年人走失狀況白皮書》,中國平均每天都有1370位老人走失,而老年失智則是其主要原因。
阿爾茲海默癥,除了本身的危險,病情會給病人和他人帶來各種危險、意外,比如,摔倒、車禍、失火、走失等等。
阿爾茲海默癥的人,不僅他們自己,會一點一點迷失;他們的家人,也要承受親人毫無尊嚴的失智,眼睜睜的看著親人“生離”。
再強調一遍,這種病,目前沒有很有效的藥物治療,只能靠提前預防。
圖片來源:chinalowcarb
由于阿爾茲海默癥和胰島素抵抗的密切關系,飲食對于預防阿爾茲海默癥尤其重要。
低碳飲食,多吃肉,從以下5個方面預防老年癡呆:
① 低碳飲食預防“胰島素抵抗”,避免老年癡呆。
② 低碳飲食,能有效減少高碳水帶來的身體炎癥,對預防老年癡呆有幫助。
③ 豐富的好脂肪的攝入,可以產生“特供”大腦的能源——酮體,可以給大腦提供“清潔能源”,預防甚至改善老年癡呆。
④ 脂肪還可以養護腦細胞(大腦60%是脂肪,每個神經元外都包裹著脂肪“做成”的髓鞘,來保護神經元)。
⑤ 大量的肉類脂肪攝入,也會補充膳食膽堿,對老年癡呆有益,還有富含omega-3深海魚脂肪,這個有益大腦。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
除了飲食方面,改善阿爾茲海默癥,其實能做的還有很多:
→增強鍛煉
經常鍛煉,特別是參加有氧運動,比如慢跑、騎自行車、跳廣場舞都行,可以增加大腦的記憶中心,使其保持活力。
→多聽聽音樂
聽音樂會增強認知,并且改善人的精神焦點,舒緩壓力。
→保持積極的社交關系
積極的社交關系,可以幫助預防記憶喪失,有益身心健康。
→堅持思維訓練
比如去學習一門課程,或者玩玩棋盤游戲,思維訓練,可以讓大腦保持健康。
我之前給大家分享過一個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案例,或許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曙光。
2001年,51歲的SteveNewport就開始犯起此類記憶錯誤,并且愈演愈烈,他甚至給一只腳穿上襪子,而忘記給另一只也穿上,連鞋子都經常穿反。
他的妻子Mary Newport覺得事情并不簡單,于是帶他去看神經科醫生,結果確認是早期阿爾茲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癥)。
Mary 說:“看著他病情一天天惡化,逐漸失去記憶和認知能力,而我站在一邊,卻束手無策,我有一種臨深淵般絕望”。
然而,她一直沒有放棄,一直在尋找可能有效的方法。
2008年,了解到生酮飲食對癲癇的作用,她開始嘗試讓Steve Newport生酮飲食,同時攝入椰子油。
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短短37天內,他的行為和認知就開始出現質的飛躍?!?/p>
圖片來源:chinalowcarb
老年癡呆癥的標準測試,Steve Newport從開始攝入椰子油,到第37天,畫出鐘表的完整度有明顯進步 。
Mary Newport在其丈夫攝入椰子油后的1年,記錄下了他的改變,主要表現在:
臉部不再顫抖,步伐變得正常,對運動開始感興趣并且能慢跑,能開始閱讀,能完成很多家務甚至園藝工作,可以記住時間,不再沮喪,可以跟其他人對話,而且言語間有幽默感……
基本上完全恢復,這樣的效果真的非常驚人,不用藥,只是單純的改變飲食。
還有很多最新的研究發現,低碳飲食,能改善老年癡呆,這也許是老年癡呆患者的一線生機。
(叼叼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