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鎖場,其一指的是電影為了獲得高票房,利用“幽靈場”刺激觀眾和影院,用低成本創造高票房紀錄的行為。 其二指的是指粉絲為了避免電影因票房慘淡而被電影院線下線、換片而購買電影票的行為。
2015年10月14日,電影局頒發了“關于轉發《電影院票務系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主要針對票務軟件管理、電影院票務軟件使用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有望遏制“幽靈場”,打擊票房造假的不規范行為。
電影鎖場:其一指的是電影在午夜播放時場場場爆滿,而實際上根本沒有觀眾,被形象稱為“幽靈場”。
電影鎖場:其二就是指觀眾提前購買影院某場次的票,每場只買一兩張,來保證院線即使剩下的票全部沒有售出,也必須上映該片。
1、比如一個200人的影廳,只賣掉一張票,這個位置可能在最角落里,也有可能是第一排,這種沒有挑黃金位置的購票,基本上就可確定是在鎖場。
2、同一影廳15分鐘放一場,午夜放映場場爆滿。
2017年8月,楊洋和劉亦菲主演的電影版《三生三世》正式上映后,兩位明星的粉絲,尤其是楊洋的粉絲“羊毛”可謂操碎了心。
楊洋粉絲的瘋狂,錢報記者在楊洋前陣子來杭州為《三生三世》路演時,已經領教過了。她們從賓館追到西湖游船,甚至還有包船追的。
《三生三世》作為楊洋挑大梁的大銀幕作品,“羊毛”們為了助愛豆一臂之力,利用電影網絡售票平臺預售系統,進行了提前買票“鎖場”的策略。
粉絲們在內部的“公告”上,是這樣解釋“鎖場”的:“在影院放出排片后,第一時間購買空場次的電影票,把場次‘鎖’住。這樣電影院就不能撤銷場次或換場,以保證影片排片。大量鎖場可以給影院傳遞一個‘這部片子很受歡迎,需要大量排片’的信息。”
為什么會有“幽靈場”的存在?因為這是能用最低的成本造出高票房的手段。
在如今的電影市場中,返點和買票房是票房造假的常用手段。前者通過返利給影院,獲得更高的排片和票房;后者則是片方自己出錢購買大量電影票,再以贈送和低價售賣的方式將電影票給予觀眾,不僅制造了高票房的假象,還能排擠同期競爭影片。
但是,這兩種方法都需要付出相當高的成本。而“幽靈場”則是一種最極端的例子,片方和發行方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制造出很高的票房數字,最低只需花費8.3%的資金就能制造100%的票房。
“幽靈場”也就是做假場,業內也成為“過數”,業內人士透露:“一般院線會選擇觀眾最少的早場和晚場來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購票系統上都能看到這個場次,但卻作為售罄處理,實際根本沒有觀眾。那么發行方當然是一分錢票房都分不到,影院也只是拿一些好處費。比如說100塊錢的票,可能給10塊錢好處費。但場次排了,票房也就出來了?!?/p>
對于一些擁有影院資源的片方,更容易進行這種操作,而且連好處費都可以省了。在中國現在的分賬體系中,片方/發行方和影院分別分得43%、57%的票房,但對于自帶院線資源的影片,如果只在自家影院里面做“幽靈場”,那么同時作為片方和終端,僅僅只需要交5%的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之后,就能報上這百分之百的票房,也就是8塊3就能報100元?!蹲窖洝繁黄毓獾哪切┎徽E艌龆汲霈F在百老匯院線,而百老匯院線正是制片方安樂影業管理的。
這種午夜爆滿的“幽靈場”雖然成本低,見效快,但是破綻也很明顯。一般被網友發現并截了圖,片方很難自圓其說。還有一種“幽靈場”更為隱蔽,也可以稱為“半包場”,具體做法是片方和發行方先砸錢把黃金場次中間的好位置買下來,實際上并不會有人看,但卻造成了場場火爆、上座率高的假象,從而刺激了其他觀眾的觀影欲望,這也是一種饑餓營銷。因為這樣的場次有真實的排片,也是可以購票觀看的,只是每場悄悄植入水分,所以往往不易被發現,也很難查證。
在電影上映初期就使用此手段,可以使電影迅速地達到某一個票房成績,從而塑造超級大片的形象,讓沒有明確觀影目標的觀眾跟風買票。此外,通過“幽靈場”的方式貼補影院,也促使影院在排片時更傾向該片,從而獲得更好的票房成績。
業內人士透露,不少電影都會在快下線時用這種手法再沖擊一下票房紀錄,比如已經賣到九點幾億的電影,都會加把勁沖擊十億大關。
“幽靈場”讓某些影片收獲了高票房、好名聲,但對于其他同期上映的電影,對于電影行業的長遠發展,“幽靈場”絕對是業界毒瘤。
短期來看,使用“幽靈場”手段的電影利用羊群效應欺騙普通觀眾,又通過和影院院線的利益勾連而擠壓了其他影片的排片率,本質來說是造成了不正當競爭。院線理應給各個影片提供一個公平的競技場,本質上比拼影片自身的質量,宣傳營銷手段錦上添花,但“幽靈場”卻破壞了行業秩序,使得正規的媒體推廣、廣告宣傳效用大大降低,暗箱操作卻能主宰市場。
長此以往,這種破壞行業規范的行為必將摧毀中國電影的正常生態。一方面,能玩得起“幽靈場”的一般都是大片,大制作好資源再加上“幽靈場”等手段,無疑要將中小成本影片逼死,但一個良性運轉的電影行業,不能缺少中小成本影片這些后備力量。另一方面,“幽靈場”所帶來的虛假票房成績正在制造電影市場的泡沫,如果票房記錄全靠片方自己吆喝鼓吹造假,泡沫將越來越大,泡沫一旦破裂,將給電影行業帶來沉重的打擊。
2015年10月14日,電影局頒發了“關于轉發《電影院票務系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全面地規范了電影院票務管理系統軟件和各類電影票網絡代售票務軟件的使用。
文件中明確指出——電影院在票務軟件中編排的放映計劃(包括放映影片和開場時間等)必須與實際放映相一致,所有實際放映的場次(包括會議租場中的放映)必須如實地在票務軟件中編排或登記相應的放映計劃。
此條款幾乎是針對“幽靈場”而設立的,即要求系統中排片的場次必須放映,放映的場次也必須在系統里登記。而只出現在系統里,實際卻沒有放映或者沒有人觀看的“幽靈場”顯然與這條規定相違背。
文件這樣的兩條規定:
1。電影院(含電影票網絡代售商)須于每次售票操作完成后的10分鐘內將每張電影票的相關原始數據上報至國家數據平臺。
2。電影院須于當日12時前向國家數據平臺上報前一營業日統計數據,上報的統計數據應包含前一營業日內所有放映活動的數據。
這兩條規定也給了午夜幽靈場重重一擊。如果影院按照規定,在10分鐘內將爆滿的午夜場售票情況上報,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理應會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即使當時成為漏網之魚,第二天中午前的再次上報又是一道關卡,爆滿的午夜場一定會引起懷疑。
針對三生三世粉絲過度鎖場的行為,于是有些院線開始反擊,以設備損壞為由為鎖場粉絲退票,但粉絲們已經有了“對策”,就是拒絕退票,并表示如果退票將投訴影院等。
全國各大院線都開始絕地反擊,推出了各種反鎖場的策略,比如自己先把場次鎖定,讓粉絲不能購買預售票;把預售票價提高,只預售早晨和半夜的場次等。不過對《三生三世》造成巨大損失的是,很多院線十分反感粉絲鎖場的行為,大幅減少《三生三世》的排片量,從4日的38.01%,6日已經下降到24.48%,7日更是下降到2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