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某,男,22歲,大學生。1989年11月18日初診。
患再障住院已半年,鼻衄、齒衄、斑疹,屢發高熱。每周須輸血1~2次,家中告債累累。由我校在該院實習學生介紹請余診治。鼻衄不止,以藥棉充填壓迫,鼻如蒜頭,血從后鼻腔溢于口中,高熱39°C上下,軀干四肢斑疹甚多,口渴,面色晄白。檢前方,除西藥外,中藥多為溫補,或清熱涼血中雜以溫補,化驗血色素3~4g,紅細胞100萬左右,白細胞1~2000左右,血小板2萬左右。
舌淡,脈洪大躁數。
此血熱熾盛,迫血妄行,予清瘟敗毒飲主之。
生石膏40g,知母9g,黃連10g,黃芩10g,梔子12g,大青葉10g,元參15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槐花30g,紫草30g,小薊30g,蒲公英30g,水牛角30g(先煎)
1990年1月23日二診:上方加減共服60余劑,已不須輸血,鼻衄止,牙齦萎縮,刷牙時有出血,未再發熱。四肢尚有散在之小出血點,腰酸。脈已見斂,尚滑數,按之較軟。血色素12.5g,白細胞3900,中性52,淋巴48,血小板5.3萬,紅細胞380萬,此血熱未靖,虛象初露。
知母6g,黃連9g,黃芩9g,生石膏30g,梔子9g,大青葉10g,元參15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槐花30g,紫草30g,小薊30g,山茱萸12g,狗脊15g,水牛角30g(先煎)
6月2日三診:上方加減服約4個月,脈舌正常,面亦紅潤,無任何癥狀,長跑六七百米后覺腿酸,檢查其他均已正常,惟血小板較低,6.5萬。
生石膏30g,知母6g,丹皮10g,赤芍10g,紫草30g,槐花30g,太子參12g,山茱萸12g,熟地12g,山藥12g,枸杞子10g,鹿角膠15g,狗脊18g,川斷15g
8月28日四診:血色素12.1g,紅細胞470萬,白細胞4700,血小板13萬,骨髓報告正常,停藥。大學畢業后分配本市某廠工作,至今正常。已成婚生一子,其子已上小學,健康。
【按】
此案出血不止,雖面色?白,舌淡,指甲淡,然脈洪大躁數,乃陽熱亢盛之極。其衄血斑疹,乃血熱迫血妄行,急宜涼血散血,予清瘟敗毒飲。雖屢用寒涼之劑近一年,未見不良反應,概亦有故無殞。此證趙紹琴老師稱其為熱邪深入骨髓。恩師所論,確為精當。據文獻報導,多為益氣養血、補腎填精之類。余在1970年前,屢用此類補益之方,無一效者。后以白虎湯治寇某再生障礙性貧血而效,又受趙老師熱入骨髓的論斷啟發,不論面色慘白舌淡,只要脈屬陽脈,徑予清熱涼血治之,待脈已斂,顯現虛象之后,再稍加補益之品,亦不可驟用,恐余熱復燃。此法對急性、亞急性再障確有肯定療效,但慢性再障,病情復雜,非單純涼血散血所能取效。
再障出現的紅色斑疹與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急性泛發性牛皮癬之紅色皮損,只要脈屬陽脈,余皆認為是血熱迫血妄行,徑予清瘟敗毒飲加減治之,皆可獲愈。對血小板減少或過敏性紫癜,大約服藥半月即可正常,急性泛發性牛皮癬大約30~60日劑皮疹可消,但須忌發物。對急性再障,大約30~60日劑可脫離輸血,半年左右可恢復正常。以上乃余經驗估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