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性法學是指在法學與性學的交叉領域中研究對人類性關系和性行為的法律保障、法律規范和法律調整的科學。人類的性關系和性行為源于生物本能又被賦予濃重的社會性,對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生活影響極為深廣,它不僅關系到人類自身的延續和發展,而且直接關系到行為人的健康和幸福,關系到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運行。
在階級社會里,當權者為了維護階級利益和統治秩序,總是把自己的認識和意志注入到社會成員性關系和性行為的規范與調整之中。這就必然產生保障、規范和調整人類性關系和性行為的法律和法制,以及以它們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性法學。
歷史發展:早在中國古代夏商時期(公元前21世紀至前11世紀),法已涉及婚姻、家庭及有關性關系和性行為的許多問題。例如:“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兇”就是規定丈夫出征未回,妻子生育即不合法。當時對“淫”和“亂”已區別對待。“淫”指貪色、奸淫,“亂”則指亂倫。近親間的通奸行為被視為禽獸的舉動,必處以嚴刑。在古巴比倫的《漢默拉比法典》第143條規定:“倘她不貞潔而常他往,使其家破產,其夫蒙羞,則此婦應投于水。”
有關性關系和性行為的法律制度實質上是與人類性行為相聯系的自然與社會客觀規律在人們頭腦中,特別是統治階級集團或社會最高權力集團成員們頭腦中能動的主觀反映。其中首先包含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對性關系和性行為及其相關規律的認識,亦包含著對性科學的初步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社會性法制的發展和進步,總是與統治階級集團或社會最高權力集團對人類性關系和性行為的自然規律及社會規律的認識水平相適應的。
性法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性關系和性為以及與性關系、性行為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的民事法律調整、刑事法律調整和行政法律調整等幾部分;性法學在其性學方面則要以性解剖生理學、遺傳學、優生學、性心理學、性社會學以及性醫學等相關學科為基礎和依據。
目前,依照法律法規,行為人的性行為以及與性行為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行為即被劃分為3大類:
1、構成犯罪的性行為及構成犯罪的與性行為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行為,即性犯罪行為。根據有關法律,主要性犯罪行為有:強奸、奸淫幼女、重婚、強迫賣淫、組織賣淫、協助組織賣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故意傳播疾病,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組織播放淫穢音像制品,妨害婚姻和家庭,性虐待及性有關的流氓行為等觸犯刑律構成刑事犯罪的行為。
2、違反法律但尚不構成犯罪的性行為和與性行為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行為。如成年男女之間出于雙方自愿不構成犯罪的婚前或妨害婚姻與家庭,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等。
3、合法的受到法律保護的性行為以及與性行為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行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