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自己會以什么樣的方式
離開你的家人,離開這個世界嗎?
如果有一天
你的親人在你面前突然倒下
你知道應該怎么做嗎?
其實這并不少見
每年我國有54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
而心肺復蘇普及率只有1%
院外心臟驟停者的生存率不足1%
當意外發生時
除了撥打120,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谑行l生健康委員會、
海口市120急救中心
拍攝了一個宣傳片
《救在一步之遙》
一起來看看
當意外發生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習急救知識
一起點亮生活,守護生命
干貨有點多,快來一起get
對于沒有反應、沒有呼吸的患者
我們應該立即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
具體操作流程在此
環顧四周
判斷周圍環境是否安全
只有環境安全
才可以施救
采用“輕拍重喚看反應”的
方法判斷
輕輕拍打患者的肩膀
大聲呼喚:
“同志,您怎么了?快醒醒”
同時觀察患者的面部、軀干、四肢
是否有反應
如果只有一個人
手機開免提呼叫120的同時
進行心肺復蘇
如果有多人在場
應迅速分工
一人心肺復蘇
旁人呼叫120
以及尋找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在5~10秒內
迅速判斷病人是否有呼吸
采用觀察傷病員胸腹部
是否有起伏的方法
來判斷患者是否有呼吸
如果病人無反應
且沒有呼吸或出現嘆息樣
瀕死樣呼吸
應迅速將病人放成平躺仰臥位
開始胸外按壓
施救者一般站或跪于傷病員一側,施救者身體一側與患者肩部在同一直線,靠近傷病員適當距離以方便操作。
按壓部位:成人和兒童為為胸骨下半部,嬰兒為胸部中央、兩乳連線中點正下方。
為成人進行心肺復蘇時,施救者一手掌根壓在胸骨上,再將另一只手的手掌壓在手背上,雙手十指交叉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手臂伸直,直接向下以適當的壓力作用于胸骨,使胸骨被壓下至少5厘米、不超過6厘米。
為兒童進行心肺復蘇時,可以用單手進行按壓。
為嬰兒進行心肺復蘇時,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進行按壓
兒童(1歲至青春期)和嬰幼兒深度應至少為胸廓前后徑的1/3,兒童大約5厘米,嬰兒大約4厘米。
按壓后抬起手臂使胸廓回復原來位置。按壓和放松時間相等,但不要讓手掌離開傷病員胸壁。
操作持續進行,盡量不要斷按壓,如果必須要中斷,則中斷時間不要超過10秒鐘,最好在5秒鐘內恢復按壓,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120次。
1、清理口腔:施救者一手拇指和食指將傷病員下頜打開,另一手食和(或)中指伸入口腔和咽部,迅速清除異物,必要時嘴對嘴吸出異物。操作時如沒有禁忌也可把患者的頭偏向一側,更方便清除異物。如果傷病員有松動的單個假牙、義齒、牙齒應取下,防止開放氣道時掉入氣道引起梗阻,但是對于固定良好的整套假牙可不必取下,以維持口腔空間。
2、開放氣道:施救者位于傷病員一側,一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分開成直角,固定在傷病員前額眉毛稍上方,稍用力向下壓,配合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稍分開放在下頜骨緣下面,將頦部提向前(垂直向上)直至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然后用右手大拇指掰開下唇,打開氣道。
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施救者應保持傷病員氣道暢通狀態,同時將放在傷病員前額的拇指、食指將患者的鼻孔捏住,然后正常吸一口氣(不需要做深吸氣),用雙唇將傷病員的嘴包住保持密封,對準患者口部平穩吹氣。
口對口人工呼吸時要注意以下操作要點:
1、吹氣時應持續1秒以上,不能太快和太慢,總共吹兩口氣。
2、施救者吹氣量約400~600毫升/次,吹氣時,能看到患者胸部微微隆起即可,避免吹氣過多。
3、施救者吹完一口氣后,記住要松開捏住傷病員鼻腔的手指。
4、吹完一口氣后要把自己的頭稍抬高偏離傷病員面部,轉向一側,再平穩吸氣,防止傷病員突然嘔吐噴出。
5、無論兩次吹氣是否成功,都不要再做第3次吹氣,應立即進行下一步動作。
6、如果施救者身上剛好有干凈的紗布或類似紗布的手絹、布匹等,可以用來覆蓋在傷病員唇間,以保護自己。但如果沒有,也不要顧慮太多,目前還沒有進行人工口對口吹氣時感染疾病的報道,而且病情危急,救命要緊。
除了心肺復蘇術之外
如果你身邊有AED
(自動體外除顫儀)
請馬上安排
什么是AED
搶救心臟驟?;颊叩尼t療設備 AED
即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 ibrillator)
是一種便攜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訓即可熟練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其最大特點是無須使用者具備高水平判讀心電圖能力,只要根據錄音指示,接通電源,按動放電按鈕,即可完成心電圖自動分析、除顫。一般非醫務人員在接受4小時學習演練,都能完全掌握。現在從某種意義上講,AED不僅是種急救設備、更是一種急救新觀念,一種由現場目擊者最早進行有效急救的觀念。
AED怎么用
AED怎么找?
快快打開微信:
???2345
12345 服務找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