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孫權再三強調不能殺關羽,為什么呂蒙還是要殺?呂蒙要殺關于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如下幾點:
一是呂蒙想借關羽在天下立起自己的聲望。這就好比一個人挑戰已經非常著名的武術大師并把他打敗了,這時候人們就記住這個人了。這個人獲得技高一籌的美譽從而樹立起自己的威望。關羽在三國的時代是非常著名的,如果能把關羽打敗了,呂蒙能少奮斗二十年。
二是呂蒙被關羽羞辱過很凄慘,所以在私欲方面也存在仇恨。殺關羽是為了報仇。陸遜與呂蒙一樣,都是關羽所小看的鼠輩。在關羽眼里,他們就是不入流的小角色,關羽高高在上,很高傲。以普通人的心來看的話,假如有一個人非常非常地藐視自己,自己會不會生氣?當這個極度藐視自己的人成為了階下囚的時候而曾經被羞辱過的那些人有了羞辱復仇的機會,我想應該也是不會放過復仇的機會的吧?
三是呂蒙其實并不想孫劉聯盟。
四是呂蒙過度自負而且做事太過草率,不計后果。
孫權一再強調不能殺關羽的原因是因為他對吳國的實力是最清楚的,殺關羽就等于是跟劉備徹底翻臉。跟劉備翻臉,孫權的日子絕對不好過,吳國危在旦夕,所以三國中孫權誰都不能得罪,只有孫劉聯盟才能讓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在地圖上存續。
不能殺關羽的另一個想法是跟劉備諸葛亮有意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一個道理。只不過這次關羽替代了當年曹操的角色,然而遭遇卻跟曹操截然相反。在后來發生的劉備傾國之兵死啃東吳的事情來看,孫權絕對是一個有著超凡遠見的政治家。
對此,您怎么看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