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里面的辨證為什么說以“八綱辨證”為總...
中醫里面的辨證為什么說以“八綱辨證”為總綱,衛氣營血辨證,氣血津液辨證,三焦辨證等,都逃不過八綱辨證。有哪八綱呢;寒熱,虛實,表里,陰陽。
八綱辨證基于:《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景岳全書》凡醫者,不明陰陽,談何治病。學中醫沒有牢固的基礎理論,也就相當于你在茫茫大海中沒有指南針一樣,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建議學中醫的朋友們第一步慢慢把基礎理論學好(這只是人個的心得體會)。
一、陰陽:陰陽辨證由為八綱之總綱。陰代表:虛里寒;陽代表:實表熱。
陰的臨床表現:虛寒證,倦怠無力,四肢冷,喜熱惡寒,精神不振,面色暗淡,舌苔白質淡,口淡不渴,小便清長。這之類的患者居多,大家千萬不要被假象所迷,特別年老體弱多病者,從表面看來 是熱證,面紅目赤,起眼屎,口干燥,脈細數等,不渴,或飲水量不大,而且要熱飲,這是一種陰陽脫離,陽氣不浮,對于這類患者重用附子。(但也見過重用黃芩,黃連的,患者吃上了一二付必倒床“醫生能救人也能殺人”)之所以中醫里的辨證,最為重要,第一步都錯了,后面還能對嗎?
陽的臨床表現:實熱證,大煩大渴,躁動不安,大便秘結,呼吸氣粗,小便短赤,苔黃,脈洪大數等。
陰陽虛損:陰虛表現為潮熱,盜汗,消瘦,五心煩熱,脈細數。(里虛熱)
陽虛表現為:口淡無味,不渴,苔白,四肢畏冷,少氣懶言,脈細沉緩。男得女脈,女得男脈等(里虛寒)
陰陽任一虛久了都會導致陰陽兩虛,至陰陽兩亡。
二、虛實:虛實反應了患者正邪盛衰的一種表現;這里實是指邪氣盛,(攻)。虛正氣不足,(補)。注:兩者會自動轉換的。要兩者兼顧,攻多補少,補多攻少,湯頭要背,主要在于加減,靈活應用。這就是中醫美妙之處。
三、寒熱:寒熱表示是疾病的性質,一般來說,陰盛為寒證,陽盛為熱證。
寒證的病性屬寒,一般伴有臟腑功能減退,面色蒼白,大便稀溏,惡寒喜熱,四肢寒冷等。熱證病性屬熱,臟腑功能亢奮,面紅目赤,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脈大洪數,煩燥不安,喜冷惡熱等。注:大家不要被假熱假寒迷住了,要學會通過現象看本質,變的是現象,不變的是本質,大自然之規律。
四、表里:表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反應了疾病的深淺病位內外。
表證:是指疾病輕而淺,例如傷風感冒之類的,六淫從口鼻皮毛侵入產生的證狀,中醫 叫解表,不管,風熱風寒都叫解表。
里證:是指疾病深且重,里證指的是疾病深入內臟,氣血的一些證候,一般從表證沒解入里面的,或一些內傷病,里證的病程一般較長。
表里證的辨別,一般通過疾病寒熱,脈象,舌象的變化得出,脈浮多為表證,脈沉多為里證,發熱惡寒多為表證,發熱不惡寒多為里證,苔變化小為表證,苔變化多為里證。
鄙人才疏學淺,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 謝謝大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