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史氏曰】與三所學校學校的管理者主持的課題研究的主持人及部分領導共同商討了幾個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如何解決的實際問題,大致達成了下一步行動的共識。
首先,要根據原有的方案處理好立意要高遠與切入點要小的關系。即要有廣闊的視野和宏大的目標,更需要切入具體而細小的問題。這包括具體的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尤其是行為習慣方面以及相應的影響因素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剖析和詳細探索,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
其次,要重點探索在理論指導下的行動。不僅要在理論層面上進行分析和思考,還需要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際的教育行動來驗證理論及預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使教育研究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價值,并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導。
具體而言,實踐層面的研究需要處理好宏觀、微觀和中觀之間關系的任務。宏觀立意指的是對整體的把握和規劃,包括研究的目標、方法和戰略等方面;微觀思考是對細節和個體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而中觀行動則是針對具體問題或任務的操作和實施。要化繁復為簡約,要圍繞研究的整體框架和目標,把握事物的本質和關鍵點,避免陷入紛繁復雜的細節中。要針對具體的問題或任務,運用邏輯和分析的方法進行思考和解決,找出最核心、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還要注重精簡和優化工作流程,盡量避免重復勞動和不必要的環節,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的課題,要根據研究目標和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策略。更要具體規劃實施行動的路徑。行動研究的核心是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因此需要收集大量的數據來評估和改進行動策略的有效性。行動研究強調不斷調整和改進行動策略,在實施行動的過程中,及時了解行動的效果和影響,并根據強化行動策略、路徑與方法的關鍵在于明確目標、創造性策劃、詳細規劃、多元數據收集與實時反饋。
課堂教學改善的研究應該避免全面鋪開建議從個別學科、個別班級和個別教師開始。必須提醒的是,學生是不能折騰的,當然也不能以所謂的研究折騰老師。
以智慧教學為背景的研究,可以圍繞如何更好地整合不同平臺和工具的優勢,重視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并與傳統教學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教學改進的建議。要重點探索如何在智慧教學中實現人文與技術的融合,關注教師和學生的情感需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在進行這些深入探索時,可以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例如,可以采用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定性和定量的數據收集方法,以及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分析方法。同時,要注重研究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將研究成果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推動智慧教學的實際應用和改進。
以家校合作為出發點的研究需要處理好學校主導、學生自主和家長參與之間的關系。學校要在家校合作中應扮演主導的角色,制定家校合作的目標、計劃和策略,并提供相應的資源支持。學生應被視為家校合作中的重要參與者,要鼓勵他們發表意見、參與決策,并在家庭和學校中發揮自主性。要研究為學生提供更多可選擇的活動,提供適當的支持和指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領導能力。要在如何增強家長的參與意愿和能力做一些探討,家校合作要強調共同目標和利益,明確家校合作的共同目標和利益,使學校、學生和家長能夠在一個共同的框架下協調行動。應建立起與家長和學生有效溝通的渠道,接受他們的反饋和建議,并將其納入到決策和規劃中,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指導。通過共同努力,家校合作將能發揮最大的效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為確保研究行之有效,學校主要領導應鼓勵開放和創新的思維方式,鼓勵研究者提出新穎的研究想法和方法。創造寬松、包容的工作環境,為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和資源支持。應賦予研究者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可以在考核評價制度上對研究工作進行一定的傾斜。還要為研究者提供充足的時間去從事研究。
總之,還是那幾句話,所有的研究與工作,都要在“想明白,說清楚,做到位”上花功夫。想明白(Think Clearly)。在進行教育研究時,需要明確研究的目標和問題。包括理解研究領域的基本概念、相關的理論框架以及研究問題的背景和意義。只有通過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才能夠確定正確的研究方法和途徑。說清楚(Speak Clearly)。將研究的目標任務結果清晰明了地表達出來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可以指導自己與同伴的行動,還可以讓旁觀者明白你們究竟在干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干,這樣干會帶來怎樣的效益,如此他們才能理解你們,支持你們。只有確保大家都能理解研究的重要性和價值,菜可以進一步推動教育實踐的改進。做到位(Do Properly)。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證研究,都需要我們付出充足的努力來確保研究的嚴謹性和可靠性。這包括合理設計研究方案,采集準確的數據,進行深入的數據分析,并以科學的方法得出結論。只有這樣,研究才能經受住實踐的考驗,并為教育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建議。這三句話姑且作為研究與工作有效性的“TSD”模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