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習渠道匯總版
時間追追趕趕眨眼間2022年已經開始啟程了!大四的同學們開始準備畢業設計、撰寫畢業論文,穿上那學士服告別校園,從此歷練征途!而不管是對大一大二新生,亦或是對即將畢業后直接進入職場的同學來講,實習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常情況來說,大三暑假就應該有一份與你畢業求職方向或者申請方向相關的實習,如果個人課業不是很繁忙、時間有余裕的話,找實習的時機也可以提前,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大一就開始為之后兩年找實習做好基礎。
一般情況下,高校會要求在最后一年前的暑假開始進行畢業實習,該段實習經歷會被記入學分(不同高校規定也許會有所不同),而這是取得畢業證學位證的基本要求。畢業后找工作,人人都希望成為面霸,橫掃職位,最終拿個好offer。簡歷篩選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環,簡歷中的學歷,專業以及學生工作經歷,一般在入學后就已經定格了,唯一能擴充的就是實習經歷。而對于很多企業(比如房地產、互聯網等)而言,實習經歷是公司最看重的一項。相比于0經驗的小白,有過實習經歷的同學,相當于具有企業背書,而相關的實習經歷,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院校背景的劣勢。同時求職的時候,企業講究經濟利益最大化,在有那么多候選人的前提下,那么選有相關經歷的可以降低自己的培訓成本和培訓周期,很快地上手并勝任工作,所以你有相關的實習經歷,一定程度上會極大提升你在求職時的競爭優勢。實習是一個試錯成本較低的階段,如果實習階段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領域,此時轉換行業的沉沒成本是相對低的,能夠在實習期間進行快速調整的。而且經歷過實習,無論是面試前的準備,還是實習過程中與同事們的交流,都可以從很全面的角度深入理解這個行業,提高自己對行業的認知。這樣一來,不僅更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方向,還能夠在未來面試中跟HR針對關于行業的認知問題侃侃而談。不同于我們平時利用業余時間所做的兼職,實習一般指在校大學生進入用人單位在員工指導下對用人單位的工作內容、企業標準等進行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是所學專業的實際應用與拓展。只要認真做好實習,一定能夠學到很多專業知識,高效地提高專業能力,有助于我們靈活運用。此外,公司還會根據具體情況給予一定的補貼,并視公司職位需求和實習生表現的實際情況,可能有轉正為正式員工的機會,比如說騰訊的實習轉正名額就占了招聘的60%左右。在所有找實習的渠道中,排名第一的當屬內推渠道。內推都是通過企業的內部員工和合作伙伴把過關的,本身質量就是不錯的,HR一般會尤其關注內推的簡歷。下面是幾種常見的內推渠道:(1)超級簡歷:超級簡歷上,整合了很多優質的內推資源。(2)牛克網:偏向于互聯網方向,主要是互聯網企業,同樣也整合了很多優質的內推優質資源。(3)脈脈:脈脈是一個職場社區,永遠走在消息(吃瓜)的最前沿,堪稱職場界的“新浪微博”,同時也整合了很多優質的內推資源。此外,現在針對大學生找實習,會有很多機構通過公眾號讓你轉發推文,免費進入實習群,里面會有大量的內推實習機會。還有一些企業HR也會在里面提供很多崗位,這個渠道大家也不要錯過。一個可靠的招聘平臺也是很重要的,能夠幫你省去很多麻煩和擔憂,比如以下列舉:(1)實習僧:主打實習招聘,實習崗位資源豐富,反響迅速,并且會顯示每個環節的步驟,包括“已投遞-被查看-初篩-筆試-面試-不合適-錄用”幾個狀態,可以知道自己未被錄用的節點在哪里,比如簡歷被查看但是沒有后續了,證明自己的簡歷不適合或仍需完善;(2)Boss直聘:主推和hr直接聊天的形式,溝通很及時。由于他可以一鍵發起對話,設置固定的打招呼語句,海投非常方便;(3)前程無憂/智聯招聘:有專門的實習信息欄目,分類清晰,但信息比較雜亂,需要自己能夠區分;(4)應屆生求職網/大街網:主要針對在校的大學生,有較多的實習資源,信息更新快;(5)海投網:校招實習的好幫手,各大院校的校招和實習信息都會歸總在這里,不管是實習還是后續的校招,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6)刺猬實習:專注18-28歲青年的求職招聘平臺,解決招聘者和求職者間期望不對稱問題,提升企業、人才兩端溝通效率;一般互聯網大廠、一些知名企業都有自己的官網,像字節跳動、阿里等,并通過官網、公眾號推文等自有渠道發布招聘信息進行校招和社招,如果同學有自己心儀的企業,就可以直接登陸其官網,查看實習崗位。但是每家公司的網申渠道只允許你投遞1-2個崗位,想進入這些公司的同學要有針對性地去申請。校內渠道包括同學們所處高校的就業網以及學長學姐等校友資源。就業信息網會公布一些企業中長期招聘信息并明確應聘條件,既然能掛到學校就業網上,說明其信譽還是不會差到哪里去的。此外,學校也會提供些寒暑假的就業機會,學校會和一些公司機構開展合作,作為實習基地,推薦學生實習。很多老師也都曾是行業的翹楚,我們的學長學姐也慢慢成了行業的精英,這些都是我們的資源。所以我們平時可以多和老師、已經畢業的學長學姐、校內的就業輔導部門、各種校友群交流一下,看看有沒有工作機會。現在市場針對大學生群體關于“求職”的痛點問題出現了大量的求職機構,比如愛益思求職,職業蛙,offer先生等。這些機構會根據你的需求,針對性地為你定制職業發展路,幫助你提升簡歷,通過面試。但是求職機構魚龍混雜,大家選擇機構時一定要綜合他們的班型,服務態度與水平,成立時間,教資等去綜合考量,而且這種途徑,價格也是相當昂貴的,也不一定100%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崗位,這只是一個渠道,大家還是要慎重。雖然我們目前確實只是在實習,但是不要過分地給自己強調“我只是實習生”這樣的想法。因為這意味著你給你自己設了限,而你的實際能力一定是高于現有水平的。積極工作,努力表現,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判斷一個新人有沒有領導力,有沒有做管理的潛質,關鍵就是看遇到棘手問題的時候,是急于去問別人該怎么做,還是自己主導局面,協調資源去嘗試解決。這不僅是為自己加分的最好方式,也是為自己爭取實操,真正去做成一點事情機會的最好方式。許多剛找實習的同學都是害羞的小可愛,剛上手都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是卻不好意思去問各位前輩,只好自己“一個人扛”。但其實,這種做法效率非常低,自己一個人摸索要搭上時間和精力不說,大多數結果也都差強人意。而如果你開口問一下前輩,TA兩三下就能教會你,而且大多數前輩都是很樂于幫助新人的。所以實習生要記住一句話:請教沒關系,工作效率低、結果不好才是最可怕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