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在完全成熟后,外表是鮮紅色的,讓人看起來就想一口吃下去,但是很多人種植出的草莓大都出現青紅相接的情況,看起來就像沒熟的一樣。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草莓著色不良,有沒有什么解決方法,一起來親農網看看吧。
1、缺乏營養
在果實膨大期時,著色的的好壞和營養密不可分,在施肥時氮肥施用過多,而鉀肥、硼肥缺乏時,果實會著色不佳。
解決方法:草莓在生長前多施氮肥可促進植株生長發育,但到了果期對于氮肥的需求就不大。這時就需施鉀肥、硼肥,另外鈣等元素也對草莓著色有促進作用,所以施肥時要均衡搭配,建議施用有機肥。
2、溫度、光照
草莓著色主要是一種叫花青甙色素合成,這種物質在20-25度的環境形成,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它的形成,所以出現著色不良現象。另外光照不足,果實的糖分累積不夠,會出現生理性白果現象,最后果實變為淡黃白色,而且味道較淡,果實質軟易爛,不易儲藏。
解決方法:嚴格控制溫度、光照條件,在果期白天控制在20-25度,晚上在15-20度,每天保持光照在12-15小時之間,修剪莖葉,增強植株的通風、透光性。
3、果實長期和地面接觸
由于草莓植株較矮,莖匍匐在地上,所以結果時大部分果實和地面接觸,這也出現果實一部分紅一部分青的現象,這是因為和地面接觸的的部位接觸不到光照才導致的。
解決方法:在轉色期時定期將果實翻轉一下,讓靠近地面的一面也能接觸陽光,或者在種植時太高植株種植高度,這樣就可避免這一問題。
4、過量使用激素或膨大劑
有些果農為了提早上市和增加產量,在果實膨大期,常常使用激素或膨大劑促進果實快速膨大,這樣果實確實很大,但是它的花青甙形成需要時間,所以導致果實大,但著色不佳。
解決方法:盡量少使用或不使用激素和膨大劑,這些東西對于人體有一定的傷害,應該合理控制溫度、光照條件,科學施肥,使果實又大又甜。
以上是親農網為你帶來的的草莓著色不佳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另外在種植時也要注意種植密度,密度過高,植株間通透性差也會導致著色不佳、畸形果的形成,更多農業知識,敬請關注親農網。
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