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水稻種業,非常明顯的一個特點是,聚焦“優質”,聚焦“食味”,聚焦“品種”。全國各地優質稻米品鑒活動接連不斷,“十大優質品種”層出不窮。你知道都哪些地方嗎?
前幾日,種業資深人士劉定富老師憑借豐富的行業知識,輔以百度,梳理出頗有影響力的省級或以上(農業廳或者政府組織)稻米品鑒活動。農財君在從基礎上添加了育種單位,供大家去參考。
1、首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會
時間:2018年5月2-3日
指導: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
主辦: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
承辦:廣東省農業廳、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2、首批認定的廣東絲苗米品種
時間:2018年10月31日
主辦: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
3、廣西十大優質稻品種
時間:2018年12月6日
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承辦:廣西壯族自治區種子管理局
協辦:廣西種子協會、廣西水稻良種聯合攻關專家委員會
4、2018江西十佳優質稻米品種
時間:2018年10月11-12日
主辦:江西省農業廳、江西省農科院
5、浙江省“十大好味稻”品種
時間:2018年12月27日
主辦:浙江省種子管理局
6、湖南省第十二次優質稻品種評選
時間:2018年12月28日
主辦: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7、2018年安徽省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會
時間:2019年1月15日
主辦:安徽省農科院、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安徽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
8、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稻米品鑒品評
時間:2018年10月9-11日
主辦: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黑龍江省商務廳、黑龍江省糧食局、哈爾濱市人民政府
承辦: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糧食協會大米分會、黑龍江省農科院
9、2018年福建省優質稻品種品質現場鑒評活動
時間:2018年9月28日
主辦:福建省農業廳種子總站
從這些品鑒活動的報道可以看出,農業行業對優質稻米的品鑒方式有三大明顯的轉變,即從重檢測到重品嘗,從重品質到重食味,從重品牌到重品種。
從品鑒結果看,就品種而言,常規稻品種多于雜交稻品種,三系雜交稻品種多于兩系雜交稻品種;在品種類型上,兩系雜交稻在米質食味上已經明顯落后!
就地區而言,秈稻品種華南稻區多于長江流域稻區,粳稻品種黑龍江省多于其他地區;沿海地區更加重視稻米品質食味,內陸地區在育種和產業(包括種植和加工、貿易)方面均已明顯落后!
就品類而言,粳稻品質食味優于秈稻,而且形成了“稻花香2號”這樣全國知名的品種品牌,而占居中國稻米三分之二以上天下的秈稻一直明顯落后,沒有叫得響的知名品種,其品質食味與優質粳稻相比,也有明顯距離!
但是,正是秈稻因其品質食味差于粳稻,現今秈稻對品質食味的重視力度遠強于粳稻,并且已有明顯突破,一些品種在南方稻區已經有了相當高的知名度。
此外,根據浙江省“十大好味稻”品鑒結果,5個秈粳雜交稻品種榜上題名,多于秈稻和粳稻。這值得水稻育種家密切注視!秈粳交是否會引領水稻育種的下一次飛躍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