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擬禁止子女干涉老人婚姻自由 遭“啃老”可拒絕
齊魯網濟南6月17日訊(記者殷明姝)日前,山東省政府法制辦公布了關于《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條例》指出,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義務,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高于贍養人的生活水平。
適時提高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
《條例》指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根據經濟發展、人均收入增長、物價上漲以及老年人的實際需要等情況,適時提高老年人所享受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水平。
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承擔或者給予補貼。
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的,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老年人,屬于城市居民的,由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實行分類施保,或者由社會福利機構集中供養;屬于農村居民的,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五保供養,有條件的應當集中在敬老院供養,不能集中供養的應當落實到戶供養,并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城鄉社區應設立老年活動場所
據了解,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按照老年人口數量和分布情況,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設區的市、縣(市、區)行政區域內應當有與轄區內老年人口規模相適應的老年活動中心;鄉鎮、街道及有條件的城鄉社區(村、居)應當設立老年活動場所。
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對經濟困難的孤寡、八十周歲以上獨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當地人民政府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對長期生活不能自理的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護理補貼。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建立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
子女應尊重老年人婚姻自由權利
《條例》提出,子女以及其他親屬應當尊重老年人婚姻自由的權利,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其婚后的生活。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系變化而消除。
贍養人以及其他親屬不得以老年人婚姻關系變化為由,強占、分割老年人的財產或者限制老年人對其占有、使用、收益與處分,不得扣押老年人的有關證件。提倡老年人對婚前財產進行公證。
用人單位應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權利
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無業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財物。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贍養人及其有照料護理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員照料護理;對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意愿委托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照料等護理。
同時,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草案)
(征求意見稿)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家庭贍養與扶養
第三章社會保障與服務
第四章參與社會發展與優待
第五章宜居環境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對老年人的家庭贍養與扶養、社會保障與服務、參與社會發展與優待、宜居環境建設等事項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
第四條老年人享有憲法、法律和法規規定的政治、人身、財產、婚姻自由、文化教育、醫療等權利,有獲得國家和社會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受法律保護,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
鼓勵老年人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五條本省建立健全老年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和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和服務水平。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老齡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并鼓勵社會各方面投入,使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及境外友好團體和人士捐贈、資助老齡事業。
各級社會福利彩票公益金中的本級留成公益金,應當按照一定比例用于發展養老事業和產業。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和優待老年人的政策措施,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確定人員負責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第八條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本省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原則。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應當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組織開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老年人服務。
第九條本省應當加強人口老齡化省情教育,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的宣傳教育活動,支持老齡科學研究,逐步建立老年人狀況統計調查和發布制度,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意識。
青少年組織、學校、幼兒園和家庭應當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敬老、養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制教育。
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應當宣傳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敬老、養老、助老的先進事跡,譴責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和敬老、養老、助老成績顯著的組織、家庭或者個人,對參與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年人,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第十一條老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履行法定義務。
鼓勵老年人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
第十二條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第二章家庭贍養與扶養
第十三條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條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義務,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高于贍養人的生活水平。
贍養人的配偶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應當支持、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贍養人不得違背老年人意愿將老年人與其配偶分開贍養。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贍養人及其有照料護理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員照料護理;對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意愿委托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照料等護理。
第十五條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
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采取電話、網絡、書信等方式問候老年人。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第十六條用工單位、贍養人及其他家庭成員不得要求老年人從事力不能及、危險或者有害身體健康的勞動。
第十七條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無業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財物。
第十八條經老年人同意,贍養人之間或者贍養人與老年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贍養協議。贍養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應當監督贍養協議的履行。
老年人對贍養費用自愿公開的,所在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可以以適當方式公開。
鼓勵公證機關免費辦理贍養、扶養老年人的協議公證。
第十九條老年人自有或者承租的住房,任何人不得侵占,不得違法改變產權或者租賃關系。
老年人與子女或者其他親屬共同出資購買、建造的住房或者共有的住房在調換、拆遷、改建后,老年人可以通過申請房屋登記以共有的形式實現所有權以及其他權利。
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使用老年人房屋的,約定期滿應當及時歸還,不得無故拖延。
第二十條子女以及其他親屬應當尊重老年人婚姻自由的權利,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其婚后的生活。
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系變化而消除。
贍養人以及其他親屬不得以老年人婚姻關系變化為由,強占、分割老年人的財產或者限制老年人對其占有、使用、收益與處分,不得扣押老年人的有關證件。
提倡老年人對婚前財產進行公證。
第三章社會保障與服務
第二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根據經濟發展、人均收入增長、物價上漲以及老年人的實際需要等情況,適時提高老年人所享受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水平。
第二十二條本省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辦理補充養老保險。
第二十三條本省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建立并完善大病醫療保險制度。
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辦理補充醫療保險。
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承擔或者給予補貼。
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險辦法,應當對老年人給予照顧。
第二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的,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老年人,屬于城市居民的,由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實行分類施保,或者由社會福利機構集中供養;屬于農村居民的,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五保供養,有條件的應當集中在敬老院供養,不能集中供養的應當落實到戶供養,并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第二十五條具備醫療條件的醫療、急救機構應當及時接收救治老年病人,不得拒絕診治。
急救機構應當配備醫療救護員,滿足部分老年病人搬運、護送的需要。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為老年人設立家庭病床,開展巡回醫療、保健、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等服務。
有關部門組織醫療衛生機構免費對轄區內六十五周歲以上常住居民,每年進行一次免費體格檢查和健康指導,建立健康檔案,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覆蓋全體老年人。
第二十六條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更新、增加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所包含的老年人常用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備目錄。
第二十七條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
對具有本省戶籍的,年齡在一百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八十至九十九周歲低收入的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所需資金由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共同承擔。
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第二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引導、扶持專業服務機構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文化娛樂、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法律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