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很注重孩子抗挫折能力培養,可是,看到這個悲劇,我在反省自己,自己以前也曾對小孩說過很重的話,雖然小孩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比較好,我還是有點擔心小孩心理健康方面。
我今天早上微信發信息給小孩:你要好好學習了,我給你說一聲,你談戀愛不要影響校規,還有要有意識提高自己心理素質,提高抗挫折能力。
小孩:知道了,這還用說嗎?
我:看到上海那個男生,他媽媽數落他幾句就自殺,心里脆弱,好可憐!千萬不要那樣,誰沒有遇到過不順心的事,誰沒有被別人批評過?
小孩:你沒看到更深層次的。
我發信問小孩:啥意思?你想說的是:更深層次是他媽媽教育方式有問題,對嗎?
小孩:對啊。
我:他媽媽是有問題,在橋上停車,可能邊開車邊數落那男孩,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要反省自己。
我在反省自己,在你小時候,我也犯過那樣的錯誤,那時我的出發點是好的,罵你,也就是為了鍛煉你的抗挫折能力。
小孩:知道了。我也在平時會反省自己。
我:我好像沒有怎么打過你,打你也是打不疼的那種。
小孩:我知道你疼我,沒有使勁地打過我。
我:不能經常表揚小孩的,你看,古時候的人,有過自殺的嗎?“棍棒底下出孝子”,以前很多人很孝順的,老師也打學生,現在老師誰還敢打罵學生?
小孩:知道了。
孩子們在小的時候和長大的時候應該怎么去教育?這真的是當今家長必須要深刻思考的問題!不管遇到什么事,雙方都要保持冷靜,“沖動是魔鬼”,我覺得首先家長要保持冷靜,孩子不是自己私有財產,不能用簡單暴力手段對孩子,要多點愛心、耐心,絕對不能簡單的打罵,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遇到問題,家長要用談心聊天的形式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那樣,孩子可能更容易接受些。
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可能更多,有的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好條件,背井離鄉,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他們把孩子留在老家那邊生活,請孩子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他們以為給孩子多留些錢就是對孩子的愛,城市有的家庭請保姆來照顧孩子,實際上這些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孩子們最需要的是父母親的陪伴和關愛。
在孩子成人以前,我覺得作為父母親的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此外,不要給孩子報許多課外班,那樣孩子會有太大的學習壓力。
我想最關鍵的是要讓孩子們明白生活不容易,人生過程也是奮斗的過程,要懂得感恩,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艱辛,如果在這種環境下沒有良好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孩子們可能會比較任性、自私自利、霸道。
我覺得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責任心,培養學生樂觀開朗的性格,讓學生擁有陽光的心態和灑脫的氣質,讓孩子明白:人一輩子不可能什么都是順自己心意的,會遇到挫折和磨難,生命只有一次,要敬重生命和珍愛生命,不僅僅是自己,自己的背后還有整個家庭,國家,全人類,要孩子真正明白“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意思才行,如果每個人都很脆弱,那么人類怎么繁衍下去?
當孩子們擁有了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和責任心之后,看問題會比較客觀,做決定時候便會更加理性!希望這樣的悲劇以后不要再發生,再次為那個孩子感到惋惜!為那個孩子媽媽痛心難過,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和家人一起平安、健康、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