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發現肝功能不正常怎么辦?
上次我們聊了肝功能化驗指標的意義,相信大家能夠根據檢查結果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
若是發現檢查結果不正常,千萬不要陷入恐慌,在確診之前,你還有幾件事要做。
如果通過第二步搞清楚了是什么病,那就按照那些病來治。 若是在第二步發現都不是,那么我們要看看B超、ERCP等影像學檢查和肝穿活檢等其他體檢指標的情況: B超、CT或MRI檢查有沒有脂肪肝的可能; 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這些指標高不高,血壓高不高; 懷疑發生排斥反應就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和肝穿病理活檢這項金標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就是大家平時說的脂肪肝,是體檢發現肝功能不正常很常見的原因。 如果確定了肝臟的疾病后,要怎么治呢? ③護肝藥物:進展為脂肪性肝炎則很難完全逆轉。
肝功能損傷有時要靠保肝藥來幫忙,比如:多烯磷脂酰膽堿、水飛薊素、甘草酸等等。但是別急著用藥——選什么,用幾個,吃多久,這三個問題很重要!
選什么?
根據嚴重程度來選藥,這個交給醫生幫你定。
用幾個?
一般1到2個就可以了,不要超過3種。
吃多久?
通常需要6-12個月以上。
具體搭配免疫抑制劑的服用方法還請大家咨詢移植醫師制定個體化方案。
一般以下四種情況最好不要應用保肝藥:
①有病毒復制活躍的的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這些患者的轉氨酶升高幅度并不大,應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病毒被抑制,轉氨酶會自然下降,肝臟炎癥也會好轉。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一般的保肝藥沒有治療價值。
③失代償肝硬化,保肝藥難于起效。
④脂肪肝,常用的保肝藥基本無效,或療效不確切。
佳仁君1分鐘前
總的來說,光看化驗單的數值對疾病的診斷是遠遠不夠的,臨床醫生還需要結合您的既往病史、臨床表現/體征及其他輔助檢查等諸多信息,才能得出相對準確的判斷、診斷以及接下來的治療方案。
所以,大家在重視肝功能檢查的同時也不需要太過提心吊膽,一般定期復查隨訪,堅持自我監測,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都不會有大麻煩的!至于一些小問題,肝移植的“大坎”咱都邁過來了,還怕它不成!(實在怕的話,先來問問佳仁醫生)
專業 | 耐心 | 即時 | 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