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錢的大漢朝,又解除了內憂外患,此時的劉徹該做什么呢?前面,我們說過,劉徹繼承了劉邦的所有性格特點,除了知人善用之外,還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條,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沒錯,接下來,漢武帝就該處理這些幫助他走上如今地位的功臣們了!為了自己的皇位,更為了自己的后世子孫,他開始使用只有帝王才會使用的權謀之術,那就是帝王之術!前面,我們在帝王之術中已經說過了。沒錯,漢武帝開始把手伸到了自己的大臣身上!
首先,從漢高祖劉邦開始,大漢朝一直有外戚干政的現象,文景兩帝沒有廢除,而漢武帝也是深受這外戚篡權干政的弊端的影響!他知道,如果不廢除這一弊端,早晚有一天,他的子孫要跟著遭殃的!
此時的大漢王朝的外戚,只有王太后了!朝中當官的也只有王太后的弟弟了!所以,在漢武帝劉徹這一代,也許是廢除外戚亂政弊端的最好時機,因為等到王太后死后,外戚之中只有一人了,只需要處理掉他就可以了!所以,劉徹等王太后死后,立馬就頒布法令,從今天開始,后宮不得干政!太后皇后亦如此!拿下了王太后的弟弟,就是劉徹的親舅舅!從此,大漢王朝再也沒有出現像呂后和竇太后的局面了!
從解除外戚干政這件事開始,漢武帝開始清理曾經的功臣了,首先,就是漢武帝時期著名的酷吏----張湯!張湯此人,是一個典型的商鞅派人物,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執(zhí)法嚴酷!正因為這樣,他幫助漢武帝背了不少的黑鍋!也幫助漢武帝找到了桑弘羊!實施了鹽鐵專賣!使得大漢王朝國庫慢慢開始充盈!但是此時的漢武帝已經垂垂老矣!他開始相信歧黃之術!所以,開始聽信讒言,于是,位高權重的張湯被人誣陷了!漢武帝相信了!!!最后逼得張湯為了自證清白,自殺了!
在我看來,這并不是漢武帝聽信讒言,而是他想要除掉張湯了。因為他知道現在的大漢朝,已經不需要這位酷吏了!再要留下他,恐怕以后皇帝的威嚴總是要被這個人給威脅到,大漢王朝還有以為執(zhí)筆如刀的司馬遷呢!一旦被他的筆記下來,漢武帝就要臭名遠揚了!所以,漢武帝借人之手,除掉張湯,最后為了勉力忠臣,又殺掉了誣陷張湯的李長史~他以為,這樣的權謀之術,后世之人不會責怪他,卻不知道,帝王的點點滴滴,都被司馬遷記錄了下來,至于對錯,流于后人去評說吧!
第二位,主父偃!這位仁兄,也是一位難得的人才,他幫助皇帝實施了大統(tǒng)一的政策,真正意義上消除了諸侯國的隱患!著實是大漢朝的一位頂梁柱!而這位仁兄是怎么死的呢?又是漢武帝聽信讒言,聽信趙王誣陷之言,殺掉了這位為大漢朝立下赫赫功勞的人才!
第三位,飛將軍李廣!大家都知道,李廣將軍是抗擊匈奴的英雄。他是大漢朝少有的戰(zhàn)將!在衛(wèi)青和霍去病還沒有發(fā)際的時候,李廣將軍已經在邊關鎮(zhèn)守了,甚至在劉徹沒有登基之前,李廣已經是一個有名的將軍了!與匈奴的最后決戰(zhàn)漠北之戰(zhàn)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zhàn),他怕漢武帝責罰,于是憤愧自殺。李廣至死都沒有被封侯,一個是他自身原因,軍功不夠,還有就是漢武帝的原因。人們不禁要問封侯就那么難嗎?為什么漢武帝可以在一年內把一個毫無軍功、只會糊弄人的方士欒大封侯,而不能把和匈奴打了70多場戰(zhàn)斗的飛將軍李廣封侯?還有人說李廣迷路和大將軍衛(wèi)青有關,而衛(wèi)青的后面是漢武帝,所以漢武帝對李廣的死也要負責任!李廣死了,這位歷經三朝的飛將軍,致死都沒有封侯!
第四位第五位,就是最后的名將,霍去病和衛(wèi)青了,霍去病、衛(wèi)青是漢武帝時候抗擊匈奴的最大功臣!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wèi)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發(fā)動漠北之戰(zhàn),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從此“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戰(zhàn)后,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都加官為大司馬,兩人共同管理漢軍所有軍事行政事務。有句話叫”欲取之,必先予之“,漢武帝就是這么做的。剛封賞完霍去病,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就蹊蹺地去世了,年僅24歲。之后衛(wèi)青也是更加小心謹慎,從不敢養(yǎng)士人門客,位極人臣而不敢有半點私威!元封五年(前106年),衛(wèi)青病逝,逝世時約45~48歲左右。史書上面關于霍去病和衛(wèi)青的死亡原因沒有任何記載,只說了兩人去世后,漢武帝厚葬他們,又是讓他們陪葬茂陵,又是為他們修建豪華墓冢。霍去病、衛(wèi)青這對舅侄的死亡原因一直是個謎,但是從后來漢武帝對待衛(wèi)青兒子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端倪!衛(wèi)青二子衛(wèi)不疑和三子衛(wèi)登,在前112年因為沒有響應朝廷號召參軍,被漢武帝奪去爵位。衛(wèi)青長子衛(wèi)伉在前91年,因受巫蠱之禍的牽連被處死刑。之后就沒有衛(wèi)青兒子的記載了。按照漢武帝用人的原則,用完則棄,不管你功勞大小,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人們懷疑,霍去病和衛(wèi)青的死也很可能和漢武帝有關,只是太過于隱蔽,當時人不知道,我們今人也不知道!
第七位,司馬遷。司馬遷并沒有死,這大家都知道,但是,司馬遷遭受了最慘無人道的刑法,被自宮!因為司馬遷秉筆如刀!他不懼怕皇室的淫威,只是照實記錄史實而已,這樣觸怒了漢武帝,但是,他不敢殺掉司馬遷,因為這樣,會在史上留下他誅殺忠臣的惡名,所以,他只是處置了司馬遷,并且給他安上了一個應有的罪名
綜上所述,漢武帝殺人,基本上都是在借刀殺人!他沒有親自動手解決誰,即使有,也沒有在歷史上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就像是霍去病和衛(wèi)青!
其實后世想想,他們的死也許真的都跟漢武帝有關系,末年的漢武帝,迷信岐黃之術,祈求長生不老,再加上,他有跟他祖宗一樣的猜忌心理,所以,為了他的后代,為了這些功高蓋主的名臣名將,殺死他們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漢武帝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太多的惡名,反而是他的圣明卻流傳于世。當然,即使是秉筆如刀的司馬遷,也并不一定能夠把所有的史實全部記錄下來,因為有時候,皇帝可以蒙住所有人的眼睛,包括史官的眼睛!所以,有些事情,也許司馬遷不知道,也許知道了也不敢直說,也許是他說了,但是皇帝又改了也說不定!總之,留下來的,沒有漢武帝的罵名!這也許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原因把!
晚年的漢武帝,誅殺功臣,迷信岐黃,心心念念的想著長生不老!不管朝政。在晚年的漢武帝,基本上就是一個昏君!好在,他沒多少年就去世了,后世人說,可能是英雄寂寞,所有一同陪他走過一生的大臣都被他一一處死了,漢武大帝沒有了與他有共同語言之人了。所以,漢武帝只是這樣沒幾年就去世了,了結了他光輝燦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