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是控制高血糖的兩大常規武器,兩者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用,可以機制互補,取長補短,增強降糖效果,減輕藥物的副作用。1. 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用,可以節省各自的用量,防止「醫源性高胰島素血癥」,避免因藥量過大而加重肝腎負擔;2. 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合理聯用,可以避免體重增加,減輕胰島素抵抗(IR),減少低血糖的發生風險;3. 口服降糖藥與胰島素早期聯用,有助于保護和修復胰島功能,延緩胰島 β 細胞的功能衰竭,避免或延緩口服降糖藥繼發失效,實現血糖長期平穩達標;4. 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用,不僅有助于血糖控制達標,而且可以減重、降壓、降脂,護心保腎,全面獲益,改善病人遠期預后。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等非胰島素降糖藥物的聯用方案有很多,近年來,以 DPP-4 抑制劑、SGLT2 抑制劑以及 GLP-1 受體激動劑為代表的新型降糖藥物的問世,給臨床聯合用藥提供了更多選擇。下面,我們就分三大類情況分別加以介紹:基礎胰島素主要是指中效(如諾和靈 N、優泌林 N)及長效胰島素(如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德谷胰島素等),側重于降低基礎血糖(即空腹及餐前血糖)。
基礎胰島素可以與任何一種口服降糖藥(如 DPP-Ⅳ 抑制劑、α-糖苷酶抑制劑、短效磺脲類或格列奈類、二甲雙胍、SGLT2 抑制劑等)聯用;
也可以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作用機制的口服降糖藥物聯用,如「基礎胰島素 二甲雙胍 DPP-4 抑制劑」、「基礎胰島素 二甲雙胍 α-糖苷酶抑制劑」、「基礎胰島素 SGLT2 抑制劑 DPP-4 抑制劑」等等。舉例如下:
① 基礎胰島素 短效胰島素促泌劑:三餐前口服短效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格列奈類)控制餐后血糖,睡前皮下注射中、長胰島素控制基礎血糖。該方案適用于尚保留部分胰島功能、體型偏瘦、空腹及餐后血糖均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1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重度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不宜采用該方案。由于長效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與基礎胰島素的作用重疊,一般不推薦兩者聯用。② 基礎胰島素 α-糖苷酶抑制劑:三餐前口服 α-糖苷酶抑制劑控制餐后血糖,睡前皮下注射基礎胰島素控制基礎血糖,兩者聯用,可以安全、平穩地控制患者全天血糖。適用于飲食結構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體型正常或偏胖、空腹及餐后血糖均高的糖尿病患者(包括 2 型和 1 型),妊娠糖尿病不宜采用該方案。③ 基礎胰島素 二甲雙胍:二甲雙胍除了降糖作用外,還能減輕體重,二者聯用可以減輕胰島素引起的體重增加,改善機體胰島素抵抗,適用于以基礎血糖升高為主的糖尿病患者。④ 基礎胰島素 DPP-4 抑制劑:DPP-4 抑制劑具有血糖依賴性的降糖作用,低血糖風險小,無胃腸道不良反應,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主要降低餐后血糖。基礎胰島素與 DPP-4 抑制劑聯用,每天只需打一針、一片藥,便可很好控制全天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既簡便又安全,特別適合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不能耐受 α-糖苷酶抑制劑的糖尿病患者。⑤ 基礎胰島素 SGLT2 抑制劑:SGLT2 抑制劑的降糖機制不依賴胰島素,而是通過減少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來降低血糖,同時還具有減肥、降壓、降脂以及心腎保護作用。特別適合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具有心血管危險因素)、心衰以及慢性腎臟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有嚴重腎功能不全及明顯酮癥傾向的糖尿病患者忌用。⑥ 基礎胰島素 GLP-1 受體激動劑:基礎胰島素與 GLP-1 受體激動劑作用機制互補,前者主要是降低空腹血糖,而 GLP-1 受體激動劑則是通過提高體內 GLP-1 水平,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此外還有明顯的減輕體重和心血管保護作用,缺點是患者胃腸道反應比較明顯。兩者聯用不僅可以全天候地控制患者血糖,同時降低體重,減少低血糖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特別適合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具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⑦ 餐時胰島素 噻唑烷二酮類: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但可容易引起水鈉潴留及肝損害,因此,該方案只適用于有嚴重胰島素抵抗(IR)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衰浮腫及肝功異常者禁用。餐時胰島素主要指短效胰島素(如諾和靈 R、優泌林 R、優思靈 R、甘舒霖 R 等)和速效胰島素(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谷賴胰島素等),主要側重于控制當餐后血糖。餐時胰島素可以與二甲雙胍、SGLT2 抑制劑、α-糖苷酶抑制劑、DPP-4 抑制劑等降糖藥物中的一種或兩種聯用。由于餐時胰島素與胰島素促泌劑(包括磺脲類或格列奈類)作用重疊,通常不推薦兩者聯用。① 餐時胰島素 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抑制肝糖輸出,側重于降低空腹血糖,餐時胰島素主要控制餐后血糖。兩者聯用,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很好地控制全天的空腹及餐后血糖。②餐時胰島素 SGLT2 抑制劑:SGLT2 抑制劑的降糖作用不依賴于胰島素(換言之,胰島功能不好的糖尿病人也可以用)。兩者聯用,機制互補,不僅可有效降糖,還有減輕體重、輔助降壓,保護心臟、減少蛋白尿等多重功效,尤其適合于合并腎病及心衰的糖尿病患者。③ 餐時胰島素 α-糖苷酶抑制劑:兩者都是側重降低餐后血糖,α-糖苷酶抑制劑主要是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該方案適合于飲食結構碳水化合物為主、餐后血糖明顯升高的糖尿病患者。④ 餐時胰島素 DPP-4 抑制劑:二者機制互補,但都是側重于降低餐后血糖,兩者聯用,可以增強降糖效果,減少胰島素用量,適合于餐后血糖明顯升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預混胰島素可以同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DPP-4 抑制劑、SGLT2 抑制劑等口服降糖藥物中的一種或兩種聯合使用。在使用預混胰島素時,我們一般也不建議與胰島素促泌劑聯用,但有些早、晚兩次注射預混胰島素的患者,午餐后血糖控制欠佳,這時可以在午餐時口服 α-糖苷酶抑制劑或格列奈類促泌劑協助控制午餐后血糖。總之,每種聯合方案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適應癥,需要結合每個患者的具體病情合理選用。盡管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用益處多多,但并不適合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對有嚴重急性并發癥、處于應激狀態或胰島功能完全衰竭的糖尿病友,應當采取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這種情況一般不建議口服降糖藥物治療。這些情況包括:1. 患者發生酮癥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非酮癥高滲性昏迷等急性代謝性紊亂時;2. 伴有昏迷、嚴重燒傷、嚴重感染、外傷和重大手術、急性心腦卒中等應激情況時;總之,任何藥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用,可以取長補短,實現強效、安全、平穩控糖,無論是療效、安全性,還是心血管獲益等各個方面,都遠遠勝過各自「單打獨斗」,不失為一種理想的臨床治療之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