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是人體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微量元素,既可以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還能夠參與蛋白質、糖分以及能量的代謝。
也可以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只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人會因為鉀元素攝入不足,或者是其他一些因素刺激,導致體內長期缺乏鉀。
而一旦缺乏鉀元素,就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很容易出現一系列不適感。那么,身體長期缺鉀會出現哪些癥狀表現呢?
一、心臟癥狀
鉀元素能夠維持心肌細胞的正常運轉,一旦體內長期缺乏鉀元素的話,會使血清當中的鉀元素低于正常狀態。
就會導致心臟的健康受到影響,從而出現一系列心臟癥狀。比如患者會出現心動過速,或者是室性期前收縮等癥狀。
如果鉀元素缺乏嚴重的話,就會導致心室顫動、心室撲動,甚至會誘發心力衰竭,導致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
一般在出現一系列心臟不適癥狀的時候,患者還伴有呼吸不順暢的情況。如果出現了呼吸肌麻痹,就會導致患者發生呼吸困難,甚至是窒息的危險。
二、肌肉無力
鉀元素可以維持肌肉正常的收縮,并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能。一旦體內鉀元素含量過低的時候,就會導致神經肌肉出現麻痹現象。
患者會經常出現身體過度乏力、全身肌無力,以及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疼痛等現象。
三、消化道癥狀
如果體內長期缺乏鉀元素,就會影響到患者的消化道健康。比如患者經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惡心,或者是嘔吐現象,并且還會伴有嚴重的食欲降低、排泄過多、腹部脹痛等一系列胃腸功能紊亂現象。
如果情況嚴重的話,會使患者的腸道植物神經系統平衡,影響到平滑肌的收縮。腸管的蠕動和擴張消失,就會使患者出現肛門停止排氣或排便,以及腹部嚴重脹痛的現象。
四、泌尿、神經系統癥狀
長期缺乏鉀元素會使得腎臟的功能受到影響,很容易引起醛固酮增多癥,以及尿崩癥,或者是缺鉀性腎臟疾病等。
患者的腎臟濃縮功能會出現障礙,就會出現排尿量特別多現象。尤其是在夜晚睡覺時,夜尿量非常的多。
而且在出現泌尿系統一系列癥狀表現時,患者還會伴有反應過于遲鈍,精神萎靡不振、肢體軟癱、嗜睡等一系列神經系統癥狀表現。
總而言之,如果身體當中缺乏鉀元素的話,就會使人出現以上4種程度不同的癥狀表現。
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一旦反復出現這些癥狀時,應快速前往醫院就診。如果是鉀元素缺乏導致,必須接受正規治療。
對于急性期的患者來講,可以采取靜脈滴注補鉀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屬于一般患者的話,患者可以服用一些藥物進行補鉀。
另外,要注意飲食方面的調整,多吃一些富含鉀元素的食物,比如香蕉、海產品和豆類等食物,能夠起到為身體快速補充鉀元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