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社會心理學家都贊同這樣一句話:“對于追求成功的人生,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這不是故意貶低智力的價值,而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是由充滿情感的人所組成,所以其運作的大多數規則也充滿了人情,由此推知:想在人情的世界里獲得成功必然更倚重情商,而非智力。
有人說,智商決定了你同什么人競爭,情商決定了最終誰會贏。人們一直都在談論情商的重要,但什么才是情商呢?高情商是否意味著更高的人生成就并具有更高尚的人格?在與人交往時,是否高情商者一定善于隱藏情緒和隱忍情感?一直以來,其實我們對于情商的認識有許多誤區。
情商(EQ)是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的簡稱,是人對自己情緒察覺、管理、調整的能力,也是對他人的情緒進行體會、理解并通過社交技能促成情感聯結的能力。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在以往智商的認知基礎上,從情緒覺察、情緒管理、自我激勵、同理心和社交技能五個維度對情商進行考察,以此來衡量個體對情緒的管理以及自我覺知的能力。憑借情商方面的研究成果,戈爾曼本人也被稱為“情商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