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創造了宇宙萬物,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關于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論,雖然它并不完美,也有瑕疵。那么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發生宇宙大爆炸,到底是什么樣的力量引發了宇宙大爆炸?
簡單講,人類并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去猜測,根據現有的理論去猜測。
宇宙大爆炸表明,我們的宇宙起源于“無中生有”,但是這種觀點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無”怎么可能生“有”呢?宇宙大爆炸發生瞬間的奇點怎么會憑空產生呢?
有科學家試圖通過其他方式詮釋宇宙大爆炸的發生。比如,有些科學家認為所謂的宇宙大爆炸其實就是兩個宇宙相撞產生的。
在我們的宇宙誕生之前,有無數個其他的宇宙早已存在,存在于多維空間中。兩個多維空間的膜發生相撞,誕生了我們的宇宙。而碰撞的瞬間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真實寫照。
這就是所謂的“膜宇宙”理論。
膜,其實就是用來描述不同的宇宙,我們可以把所有的宇宙都看做一個平面的膜,在多維空間中有很多膜宇宙存在,不同的膜之間會發生互動,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超乎想象的能量,宇宙大爆炸可能就是這樣發生的。
膜宇宙碰撞的過程中,不僅僅創造了超級能量,在創造了時空,而我們所在的四維時空就是兩個膜宇宙碰撞產生的。
除了膜宇宙理論,還有多重宇宙理論。我們所在的宇宙只是多重宇宙的一部分,就好像銀河系是宇宙的一部分一樣。
不同的是,在多重宇宙里,不同的宇宙擁有不同的物理法則,比如說光速是我們宇宙的速度極限,但在多重宇宙里,某個宇宙的速度下限可能就是光速,也就是說,在那個宇宙,萬物的最低速度是光速。
多重宇宙理論并不會讓我們感到太奇怪,畢竟僅僅一百多年前,人類認為銀河系就是我們的宇宙,但如今我們知道銀河系僅僅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中存在上千億個星系,銀河系相對宇宙只是一粒塵埃。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論,比如不少人就認為我們的宇宙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無始無終,它既是那樣存在著,沒有原因,也不存在所謂的“意義”,宇宙不會為“意義”負責,“意義”只是人類的定義。
隨著科學的發展,未來可能會有更高級更嚴謹的理論取代宇宙大爆炸理論,但目前來看,宇宙大爆炸理論還是被主流科學界認可,雖然該理論是一個假說,但有證據的支撐。
宇宙起源,本來就是一個宇宙終極之謎,相對宇宙來講,人類太渺小了。或許人類永遠也無法發現宇宙的真正起源,但無論如何我們會盡可能地靠近這個終極之謎的答案!
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正是在“揭開一個又一個宇宙奧秘”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的嗎?
在“揭開一個又一個宇宙奧秘”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