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國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載人登月,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里,又接連開展了多達五次載人登月,成功把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并成功返回地球。
不過美國航天局的載人登月計劃在1972年戛然而止,如今都已經2022年了,半個世紀過去了,美國再也沒有開展任何載人登月計劃。其他國家也是如此,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從來沒有實現過載人登月。
為何會這樣?美國為何不再登月?
首先來講,載人登月在技術上早已經不是問題,畢竟半個世紀前人類的航天科技水平已經可以載人登月了。
半個世紀以來沒有進行載人登月的主要還有因為成本問題,說白了就是:錢,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不值得再進行載人登月。
雖然載人登月不存在技術問題,但整個登月過程成本是非常高的,每公斤的成本高達一萬美金左右。
同時,整個登月工程耗時是非常長的,絕不僅僅是火箭升空到達月球的幾天時間,在火箭真正點火之前,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工作,以保證登月過程的萬無一失。更需要多個部門協作一起完成,動輒需要上萬人的共同努力。
這都是極大的人力物力消耗。
即便是各方面的準備都很充分,但誰也不能保證沒有意外發生。一旦離開地球的保護到了外太空,危險就無處不在,一旦發生意外就可能是致命的,對于航天員來說能夠做的并不多,或許只有祈禱!
網絡上經常看到有人質疑美國上世紀的載人登月,到底是不是騙局呢?
美國載人登月確實經得起考驗。美國載人登月返回地球之后,從月球上帶回來不少月球土壤巖石,還贈送給了我國一克作為禮物。我國科學家對其研究,研究成果還發表了論文。
此外,有很多國家的月球衛星都觀測到了美國載人登月時飛船留下的痕跡,比如說我國的嫦娥二號探測器,日本的“月亮女神”探測器都觀測到了飛船痕跡。
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在月球上留下的痕跡很難被磨平,因為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不會形成風,沒有侵蝕作用,留下來的痕跡很容易保留下來。
作為地球上唯一一個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其實美國進行載人登月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被逼”的。
當時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一直在冷戰,兩個國家都在不停地向對方秀肌肉,而航天航空領域更是凸顯“肌肉”的最好領域。
蘇聯實現了人類首次飛入太空的夢想,美國也不甘示弱,集中各方面力量試圖超越蘇聯,而載人登月是向對手示威的最好方式。
如今,只剩下美國一個超級大國了,縱使美元主導著世界經濟,美國也不會輕易去折騰載人登月了:誰會與錢過去呢?
而且,如果蘇聯知道美國載人登月是假的,早就第一時間公布于世了!
最后,受到載人登月,不得不提到我國的載人登月計劃,我國將在2030年左右進行載人登月,難道我國就不怕浪費錢嗎?
畢竟是首次載人登月,意義重大,彰顯我國的科技實力,還可以大大提升我國的軟實力,同時更承載著我國億萬人民的夢想: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終于要“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