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中醫稱之為濕瘡,是一種由各種內外因素引起的,在急性階段以丘皰疹為主,在慢性階段以表皮肥厚和苔蘚樣變為主要表現的瘙癢性、炎性、變態反應性皮膚病。隨著中醫藥治療濕疹有效經濟、療效客觀化評價等需求的增長,制訂濕疹中醫藥臨床診療指南呼之欲出。我院皮膚科受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委托,組織了相關人員在大量文獻研究和循證醫學的基礎上,進行了濕疹中醫藥臨床診療指南的制定。其中濕疹的中醫外治是指南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方法多樣、簡便實用、經濟安全、療效可靠等特點,日益被醫患所重視?,F將《濕疹中醫外治指南(草案)》簡述如下。
1.皮膚病中醫外治概述
1.1 總原則:
①中醫外治的主導思想:“辨證論治、皮損論治、分期論治、部位論治”相結合;②外治方法選用的原則:有效性、實用性、安全性、多樣性。③中醫外治的目的:控制癥狀、鞏固療效、減少復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2 注意事項:
①詳細交代濕疹外治的操作步驟、藥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②藥物濃度選擇,因人而異,遵循由低濃度至高濃度的原則;③密切觀察藥物療效及過敏、慢性蓄積等反應;④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避免因中醫外治而誘發的感染。
2.濕疹中醫外治的一般規律
①急性階段——起紅斑、丘疹、丘皰疹而無滲液者用洗劑外涂或濕敷、油劑、粉劑外撲;丘皰疹、水皰滲液過多者宜用溶液或洗劑濕敷法、中藥冷噴、中藥湯劑溻漬療法;發展迅速,紅、腫、熱、癢明顯者可予三棱針刺絡放血法。
②亞急性階段——紅、腫、熱、癢減輕,滲液及糜爛少者宜用中藥外洗或浸浴、糊劑外搽、中藥散劑外撒,可配合針刺及局部封閉療法。
③慢性階段——有角化、浸潤、肥厚等情況,宜用軟膏、霜劑、乳劑、噴霧劑等??勺们檫x用梅花針扣刺并拔罐放血療法、刀片劃痕療法、封包療法、自血療法、艾灸、煙熏療法。
3.濕疹中醫外治的治療方法:
中藥藥浴(浸浴、坐浴、熏蒸、熏洗、溻漬);冷熱濕敷(溶液、洗劑);噴霧療法(冷熱噴霧、藥液瓶裝噴霧劑);外用制劑涂擦(軟膏、乳膏、霜劑、油劑、糊劑、酊劑、醑劑);散劑撲粉;封包療法;針刺、三棱針刺絡、梅花針扣刺;拔罐(留罐、閃罐、走罐);放血療法(三棱針刺絡放血、梅花針扣刺拔罐放血);局部封閉療法(自血穴位注射、中成藥注射液穴位注射);艾灸、煙熏療法、吹烘療法。
4.濕疹中醫外治常用藥
成方或自擬方藥煎劑(辨證、辨皮損、辨部位、分期處方)。
自制藥:三黃洗劑、黃柏溶液、苦柏洗劑、三子洗劑、爐甘石洗劑;黃連膏、青黛麻油膏、自制濕疹軟膏、克銀膏、紫草油;青黛散、三黃散、消炎散、如意金黃散、二妙散;濕疹噴霧劑。
中成藥:消炎癬濕藥膏、羌月乳膏、膚痔清軟膏、冰黃膚樂軟膏、吳黛軟膏、老鸛草軟膏;茯蒲洗劑、甘霖洗劑等。
5.濕疹中醫外治的具體方法
5.1 泛發性濕疹
5.1.1 急性期:
以清熱解毒、除濕止癢初起表現為水腫性紅斑、密集的粟粒大的丘疹、斑丘疹,有瘙癢而無滲出者,用清熱止癢類中藥洗劑外涂或濕敷,常用有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等,瘙癢劇烈者可選用濕疹噴霧劑外噴止癢。若丘皰疹、水皰糜爛有明顯滲出,瘙癢劇烈者,宜清熱收斂止癢之劑,常用制劑有馬齒莧溶液、黃柏溶液、三子洗劑、苦柏洗劑,或辨證處方煎劑藥浴或濕敷,藥浴水溫不宜高,42-45℃左右,常用的中藥有黃柏、苦參、白鮮皮、生地榆、馬齒莧、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蒼耳子、地膚子、蛇床子等。當有繼發感染時,局部紅腫癢痛時,甚則化膿者,宜清熱解毒之劑,常用黃連解毒湯或五味消毒飲煎劑濕敷或溻漬,或外敷如意金黃散、消炎散等,如紅腫明顯,皮膚灼熱可選擇三棱針刺絡放血療法。
5.1.2 亞急性期:
外治原則為除濕收斂、祛風止癢為原則。有少量流滋者,選用三黃洗劑濕敷、外搽,或以中藥散劑調鋅氧糊外擦,常用三黃粉、如意金黃散、消炎散等;糜爛、結痂時,選用青黛散麻油調勻后外涂;無流滋者,可選用青黛散油調膏、濕疹軟膏等外涂??勺们檫x用針刺療法,取穴大椎、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陰交、合谷等,多用瀉法,或補瀉合用。
5.1.3 慢性期:
以潤膚止癢、活血化瘀為原則。局部皮膚肥厚浸潤,苔蘚樣變、干燥粗糙、有鱗屑,多以角質促成和溶解劑、潤膚軟膏或霜劑,如土荊皮酊、青黛膏、黃連膏、濕疹軟膏、硫磺軟膏、松餾油軟膏、黑豆餾油軟膏等,外涂藥物可配合封包療法。慢性階段可選用中藥加淀粉藥浴療法。皮損硬化、苔蘚樣變明顯者,可適當選用劃痕療法,用手術刀片在病變部位劃破表皮,使局部氣血流通,毒血宣泄,達到活血袪瘀,解毒止癢的作用。病程慢性,頑固性瘙癢者,可酌情選用穴位注射療法、梅花針扣刺并拔罐療法、自血療法、敷臍療法、煙熏療法等方法。脾胃虛弱者可選用艾灸、貼耳穴療法等。
5.2 局限性濕疹治療簡述
①頭面濕疹:宜采用濕敷或熏洗法,忌用刺激性強的藥物,并注意勿誤涂入口眼部。耳部濕疹可外用川粉散(炒穿山甲、炒鉛粉、輕粉各等量研細混勻)取適量加香油調成糊狀外涂,任其暴露,勿包扎。
②外陰濕疹:男性外陰濕疹局限于陰囊,有時延及肛門周圍或累及陰莖,女性外陰濕疹累及大小陰唇及其附近皮膚。宜選用濕敷、熏洗、坐浴、外搽等方法。忌用刺激性強的藥物,
③肛門濕疹:局部皮膚浸漬、潮紅、肥厚,可發生皸裂,奇癢難忍??捎柚兴幖鍎┭矗缈鄥?苦參、蛇床子、白芷、野菊花、黃柏、地膚子、石菖蒲、金銀花各10g),先熏后洗。
④手足部濕疹:急性或亞急性期多用溻漬療法或浸浴療法,慢性肥厚性者多用角質剝脫制劑。可選用中藥潤膚洗劑(當歸、桃仁、紅花、生地、雞血藤、苦參各20g,伸筋草15g,白蘚皮30g)、鵝掌風洗劑外洗,濕疹軟膏、水楊酸軟膏、硫磺軟膏等。
⑤乳房濕疹:糜爛滲出瘙癢者,多用洗劑濕敷,滲出減少或結痂,多用軟膏。
⑥小腿濕疹:常繼發于小腿靜脈曲張,呈淤積性皮炎表現,積極治療原發病,預防局部感染。多用洗劑或溶液濕敷,抬高患肢。
5.3 特殊類型濕疹治療簡述
①異位性濕疹:按泛發型濕疹分期外治;②干性濕疹:以潤膚保濕外用制劑為主;③傳染性濕疹樣皮炎:積極治療感染病灶,外用以局部濕敷、溻漬,外涂軟膏制劑;④自身敏感性濕疹:按濕疹的三階段原則外治;⑤汗皰疹:中藥煎劑浸浴;⑥嬰兒濕疹:外用散劑或洗劑,也可辨證處方中藥煎劑外洗、藥浴等,分階段外治。
6.討論
對目前正在從事中醫皮膚科臨床工作而又未經正規皮膚科??朴柧毜呐R床醫師,本指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盡管臨床指南的作用已漸漸被廣大臨床醫生所認識,但目前國內臨床指南的運用并不令人滿意。究其原因,一方面醫者對臨床指南期望值過高,過分的依賴,實際上臨床指南僅僅提供給臨床醫生的是一種推薦性的意見,在臨床診療過程中仍需根據醫生的臨床經驗,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以及醫療資源來決策。另一方面作為臨床指南本身難免存在不足或缺陷,尤其是慢性頑固性疾病,中醫藥臨床指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臨床醫生對臨床指南不予接受,在臨床診療過程中,仍然僅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來處理臨床問題。由于時間和人力的局限,本指南草案難免有不足與紕漏,仍需多次組織皮膚科專家討論,兼得廣大皮科醫生臨床中不斷完善,方能成定稿。同時,隨著濕疹治療方法的日新月異,濕疹中醫外治指南并非一成不變,需要定期更新,反復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