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興起了一種妝容——【家暴妝】。
有很多美妝博主在“秀”,自以為很美,實際上很丑。
因為拿暴力消遣,在受害者傷口撒鹽的行為,毫無底線。
更氣憤的是,在很多家暴者尋求幫助的平臺上,總會看到很多不友善的言論。
比如某懷孕八個月的博主被老公家暴,評論區是這樣的:
“你做了什么?他為什么對你動手?動手是不對,但不會無緣無故動手吧?”
“咋不反思一下自己?”
“可能你把他逼狠了,或者他付出太多累了。”
“一個巴掌拍不響。”
“人生很多事都是相互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無緣無故的家暴,你是不是也應該自我反省是不是他很累的時候喋喋不休?”
“活該,為什么不離開?”
首先,我事先聲明,持以上想法的人,麻煩關掉這篇文章,你不配!
其次,本文應讀者要求所寫,全文6758字,上下篇,干貨滿滿,建議收藏、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
被家暴不是任何受害者的錯,只是施暴者選擇了虐待。
站在上帝視角評判別人,對沒有選擇的人講道理,說正確的廢話,非常不厚道。
你必須認清事實: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施虐者和受害者。
哈佛大學TED演講中,叫Leslie Morgan Steiner的女人,擁有市場營銷MBA學位,在“財富”500強的公司任職(強生、李奧貝納和華盛頓郵報等),一樣被家暴。
而家暴她的老公畢業于美國常青藤大學,是華爾街精英。
所以不要再說受害者“笨蛋”、“愚蠢”、“軟弱”、“沒眼光”、“層次低”。
家暴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受害人為什么不離開?
答案很簡單,只有受害者自己心里清楚離開施暴者有多危險。
喜歡問“為什么她要留下”的人,天真得殘忍。
別說你的初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你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等于在說“這是她自己的錯”。
就好像在怪她們有意和傷害自己的男人在一起,是在堵她們的嘴,阻礙她們向外呼救的意愿。
作家菲茨杰拉德說:“當你批評一個人的時候,你要記住,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你那些優勢。”
所以,永遠不要用“活該”去說受害者,不能共情就理解,不能理解就閉嘴。
沒有人愿意挨打,被家暴之所以沒離開,原因大概分四種:
1.斯德哥爾摩情結
六十年代后期,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生一起搶劫案,幾個劫匪劫走了六名銀行女職員,把她們關在地下室。
對她們不斷恐嚇,說可以隨時殺死她們,但是并沒有殺,說他們有能力讓她們更痛苦,但是他們沒有那么做。
半個月后,女職員們被救了出來,奇怪的事發生了。
她們都對綁匪們感恩戴德,有一位還嫁給了劫匪,另外兩人傾家蕩產也要為綁匪辯護。
犯罪心理學家稱之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癥。
家暴中長期受虐的女性,會模糊被虐待的事實。
因為她們的生死被對方捏在手里,對方卻沒有殺死她們,所以產生了感激之心。
加上很多男人虐打妻子后,都會下跪、認錯、請求原諒,對受害者予以補償,所以她們對施暴者有依賴心理,會保護施虐者。
2.山魯佐德情結
山魯佐德情結來自于故事《一千零一夜》。
皇帝努亞在外游歷,被女巫告知,天下女人都不可信賴。
他半信半疑,回到王國,恰好發現王后行為不端,一怒之下就殺死了她和宮女,從此對女人產生了厭惡。
他每天娶一個女人為妻,次日殺死再娶,持續三年,殺掉了一千多名女子。
宰相大女兒山魯佐德為了終止殺戮,自愿進宮陪伴國王,每天晚上給他講故事,只講開頭和中間,不講結尾。
國王為了聽故事結局,就把殺山魯佐德的日期延遲了一天又一天。
山魯佐德一直講到第一千零一夜,國王終于感動了:“我決心不殺你了,你的故事讓我感動。我將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永遠保存。”
山魯佐德情結指有些女人比較圣母心,渴望做拯救惡魔的天使,感化惡霸的傻白甜,吸引流氓的大小姐。
所以抱著改變對方的想法,堅持不離開。
3.擔心孩子、父母和自己的安全。
很多家暴者擅長找到女性的軟肋和弱點,比如孩子、女方父母家人,女方的人身安全,以此威脅女性無法離開。
“你敢走,我就殺你全家!”
“你敢離開,我殺了你兒子/女兒!”
“我追到天涯海角也不放過你!”
害怕身邊的人受到傷害,寧愿自己忍受痛苦,這很難理解嗎?
4.意識不到自己被虐待。
家暴的人陰險狡詐,像“鯊魚”一樣,擅長找到原生家庭不幸、缺愛、低自尊、圣母心、心理有傷口的目標,用自己凄慘的童年、破碎的原生家庭、心理問題、抑郁癥、精神疾病等去迷惑她們,讓她們意識不到自己被虐待。
她們會有一種錯覺:我是一個很厲害的女人,正在幫助我深愛著的飽受困擾的男人,對抗自己的心魔。
家暴的類型包括但不僅限于:
經濟管控,逼你上交工資和收入,控制你的每一分花銷。
X虐待:字母圈,不知道的可以自行百度。
肢體傷害:各種方式的毆打。
精神暴力:辱罵,貶低、打壓、敗壞你的名譽。
學業或工作:否定你的想法,打壓你的觀點。
科技:翻看你手機的所有內容、拍攝luo照,散播你的隱私。
我國最新的《反家暴法》規定:家暴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特別注意:精神暴力也屬于家暴范疇。
另外本法附則第三十七條明確指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也就是說,情侶、同居關系也算家暴范疇。
家暴周期
之前說過,家暴是循序漸進的,一般不會一上來就流血或傷及性命,它有四個周期:憤怒醞釀期,暴力毆打期,道歉期,親密互動期。
家庭暴力和情感虐待的目的只有一個:獲得并維持控制你的權利。
施暴者利用你的恐懼、內疚、羞恥逼迫你就范,直到你完全屈服。
如果不及時離開,結果只有兩種:被折磨致死,或者殺死施暴者。
家暴男類型
偶發型:發生爭執、吵架的時候。
雙面人型:善于偽裝,人前“陽光大男孩“,人后暴力渣男。
瘋狗型:見誰都咬,誰也不怕。
現實中雙面人型家暴男最多最可怕,因為他們在上司、朋友、同學面前,非常nice,外人很難相信他們是暴力狂。
他們很清楚誰可以打,誰打不過,打哪里,打多少下。
(1).認清現實,放棄幻想
廖一梅說:“以愛之名,干盡人間丑事。”
家暴兩字,迷惑了太多人,其實我更愿意叫它“故意傷害”。
請所有曾經被傷害,正在被傷害的女人,認清形勢,從思想上跟家暴男割席。
家暴就是錯的,沒有任何理由。
千萬別信“我太愛你,看你跟別的男人說話才忍不住打你”這種鬼話,不要給自己洗腦。
能對你動手的男人,百分之百不愛你,沒有例外,別再心存僥幸。
(2).精神獨立
被家暴后,請摒棄舊思想和對你沒有實質傷害的顧慮。
不要再說“他雖然打我,但他顧家/愛孩子/對我大方/不打人的時候很溫柔/下跪道歉了/他父母對我很好“,請把但是后面的話統統刪除。
“離婚就是失敗,所以我不能輕易離婚。”
“我被打是自己不夠好,改好就不會被打了。”
“他只是一時糊涂。”
“孩子不能失去爸爸,離異家庭會被歧視。”
“離開他,我就找不到條件更好的人了。”
“我也有錯,他是為了我好。”
“我對他媽的態度的確不太好。”
以上請統統趕出你的腦海。
為了孩子隱忍家暴,是在害孩子。
家庭暴力的知名心理學家Steven Stosny說:“看到母親被毆打受虐待的孩子,比孩子自己被毆打帶來的心理傷害更大。有家暴的家庭,毫無疑問對孩子來說是個悲劇。”
不要執迷沉沒成本,及時止損才是王道。
不要顧及面子,別人的看法不重要,你的命最重要。
一旦被家暴,無論輕重,你都必須得學會精神獨立,積蓄力量,隨時準備離開。
如果沒有條件離婚,也不要輕易原諒。
最安全的辦法,不是妥協,而是有條件的妥協再逐漸過渡到不妥協。
①.男方要手寫道歉信,承認家暴的事實,并作出保證。
或者錄道歉視頻,有聊天記錄,也必須正面承認存在家暴行為,不能避重就輕。
②.讓他出讓夫妻共同財產,表達誠意。
③.做好離婚準備,了解夫妻共同財產、債務、對方銀行卡、商業保險、投資,房產具體地址、價格、出軌的證據,謀定而后動。
④.灰色巖石
顧名思義,灰色巖石(grey rock)就是你對他的態度要像灰色的石頭一樣,保持距離,不起沖突。
對他客客氣氣,不原諒,學會敷衍,把話題停留在淺層,不要談深刻,帶任何感情的話題。
⑤.轉換供需關系
暴力程度比較輕,你可以適當反擊。
當你戰勝內心恐懼,不再是待宰的羔羊,他就會慫了。
想分手,要慢慢淡化聯系,不要分得太突然,那樣容易有危險。
這種時候,就要考驗你的演技了。
你可以用傳染病(比如艾滋病)、抑郁癥當借口(病情診斷書),也可以告訴他你身體有問題無法生育,可以說父母被人騙了,欠下了巨款,讓他覺得你沒有了價值,不值得浪費時間。
也可以扮演他最討厭的類型,比如粘人、疑神疑鬼,邋遢、作天作地,讓他對你產生反感。
在這個過程中,你內心要堅定,不能心軟。
⑥.向外界尋求幫助
要把處境如實告訴父母、朋友,閨蜜,這一點很重要。
他們能給你心理和經濟上的支撐,幫你渡過難關。
有人遭受長時間暴力不敢告知父母,非要自己扛,扛到最后,哪天遇害,父母都不知道。
如果對方不是非常偏激的話,可以去他所在的單位求助,暴露他的真面目。
不要覺得羞恥或丟人,該羞恥的人是使用暴力的人。